王 冰 魏玉鋒 李守璽 張亮銀
甘肅省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足顯微外科,甘肅 白銀 730900
相關數據表明,對骨性錘狀指患者采用改良克氏針張力加壓牽引治療,可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手術安全性高,可為其取得更好的預后[1]。為此,本研究為探討改良克氏針張力加壓牽引在骨性錘狀指患者中發揮的臨床效用,以我院接受治療的20例骨性錘狀指患者展開分析研究,具體治療過程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骨性錘狀指患者2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在這20例患者當中,男女比例為13:17,年齡最小20歲,年齡最大46歲,均齡為(35.5±5.28)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實驗標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此次實驗已經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
1.2方法 改良克氏針張力加壓牽引:常規消毒,神經阻滯麻醉,指根部上應用橡皮條止血帶。在C臂機的應用下實施手術。應用注射器針頭(直徑1 mm)在指背正中線向遠端插人骨折塊下,當針頭頂端直至中節指骨頭,向遠側傾斜針頭90°,推移骨折塊,將針頭插入中節指骨,屈曲近指間關節,背伸牽引、使骨折復位。應用2枚的克氏針(0.8 mm),在垂直位置處將撕脫骨折塊進行固定,保證兩枚克氏針距離在3mm左右。經遠端指腹穿出,使克氏針近端在撕脫骨折塊背側,余留一定長度,在指腹處折彎、剪短,拔除注射器針頭。將另一克氏針固定在遠指間關節伸直中立位,術畢,在C臂機透視下對復位情況進行檢查,做好術后相應處理工作[2]。
1.3療效評價 分析患者實施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滿意度。
生活質量評分:以QOL評分為標準,分析患者實施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生理功能、軀體健康以及精神狀態來進行比較,每一項分值均為100,分數越高效果越佳。
術后恢復情況:以Crawford評分為標準,劃分為優、良、可、差4個等級。
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克氏針松動、釘道感染、甲床壓迫壞死以及變形的情況。
滿意度:總分為100,從滿意、較滿以及不滿意的概率進行分析,總滿意度=滿意度+較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平方差表示,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用(n/%)表示,數據處理時選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20.0,檢驗結果以P值表示,P<0.05則表示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生活質量評分 數據表明,相比于治療前,患者實施治療后的疼痛情況、生理功能、軀體健康以及精神狀態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生活質量評分更佳,且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分]
2.2術后恢復情況、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滿意度 數據調查顯示,患者在實施治療后,優、良、可、差的比例為10:6:4:0,治療效果顯著;患者在治療后期出現克氏針松動、釘道感染、甲床壓迫壞死以及變形患者共有2例,總概率為10.00%(2/20),而且經后續治療以及護理后并發癥完全消失;在這20例患者當中,患者滿意:較滿意:不滿意的概率為11:8:1,患者臨床總滿意度為95.00%(19/20)。
骨性錘狀指為臨床常見疾病,主要是由于帶骨片的伸肌腱撕脫造成,對患者的指關節功能以及外形帶來不利的影響[3]。目前針對該疾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本文以改良克氏針張力加壓牽引治療展開分析探究,具體如下。
在本研究當中,通過改良克氏針張力加壓牽引在骨性錘狀指患者當中的應用,結果表明,從生活質量評分的角度出發,患者實施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與治療前相比較,改善幅度較大,P<0.05;患者在實施手術治療后,療效顯著,術后恢復效果更佳,并發癥的發生率得到了有效的管控,患者的滿意度更高,治療效果顯著[4]。
通過改良克氏針張力加壓牽引在骨性錘狀指患者治療當中的應用,在實施治療期間,整個操作流程較為簡單,而且手術費用較低,在治療期間,克氏針不用鉆入骨折位置處,因此不會造成骨折塊碎裂的情況[5]。基于后期持續加壓工作的開展,有效避免復位后出現移位的情況,固定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骨折更好的愈合。手術治療在直視的條件下進行,保證復位的精準性,避免患者治療后期甲床出現變形的情況,治療效果顯著。但是在具體實施期間,為進一步保證患者手術治療效果,要保證各項治療工作能夠穩定有序地進行,尤其在進行銳性剝離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周圍組織的保護工作,避免對指關節功能造成損傷[6]。
綜上所述,在治療骨性錘狀指時,通過改良克氏針張力加壓牽引的應用,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在保證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能夠為其求得更好的預后,應用價值顯著,可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