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五千多年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目前在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發展中,人們提升對中國文化的正確認知和理解,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承等工作有了新的認識。這對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全面發展來說產生深遠意義。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關于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繼承與發展新要求。如何正確推動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繼承與發展,成為當前業內人士主要思考和探究的問題。基于此,文章通過對工藝美術發展現狀、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的發展現狀分析,了解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具有民間性、地域性特征,還需要結合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意義,探究未來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方法,進而更好地為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創新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木雕工藝;傳統工藝美術;繼承與發展
在我國文化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作為重要瑰寶,以其完美的藝術風格不斷影響現代中國人,對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產生深遠意義。同時,為實現中華民族文化多元化發展目標,還需要采用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與現代化技術有機融合的發展方式,盡可能地發揮工藝美術的藝術價值。
在平遙木雕神像工藝設計發展中,美是對木雕工藝的總體概括,這種美還依賴于木雕的品質。因此,還需要從多角度出發,合理推動平遙木雕神像工藝設計發展工作的進步,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目標,滿足社會發展對于木雕神像的需求。
1 工藝美術的發展現狀
新時期背景下,工藝美術的發展呈現出現代化特征,運用一些工藝原料合理創造主觀需要的藝術形式的方式,盡可能地豐富人們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突出現代人民對于文化和藝術的喜愛。
工藝美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工藝美術采用與人們當時生活有機聯系的方式,以突出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包含和凝聚著多樣化的精神內涵。隨著商品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傳統工藝美術在藝術樣式方面得到創新,不斷衍生出刺繡、瓷器、剪紙、木雕等工藝美術創作方式,推動工藝美術的多樣化發展,間接強化人們的生活品質。
在中國文化發展過程中,工藝美術作為不可磨滅的燦爛一筆,需要通過創新性的發展理念,突出工藝美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藝術發展形式。近年來,傳統工藝美術通過不同的方式和魅力影響著一代中華兒女,對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產生深遠意義。當前在傳統美術工藝發展中,是選擇發展創新還是固本傳承,是當前工藝美術愛好者主要關心的問題。在工藝美術創新和發展中,需要結合社會發展形式,讓工藝美術創作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機融合,達到舊技術與新技術工業巧妙發展的目標,從而才能防止傳統工藝美術和藝術形式從人們的視野淡出,讓工藝美術變得更富有活力和生機。總之,任何事物都會經歷一些挫折、創新,工藝美術的發展還需要在新時代背景下走更加踏實、安穩的路線,強化工藝美術的發展時效性。
2 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的發展現狀
目前,中國傳統木雕工藝在發展中仍存在很多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生產方式發生改變,給傳統木雕工藝的發展帶來挑戰。新時期背景下,傳統木雕工藝采用集約化生產的方式,生產出更多木雕工藝品,這種生產模式影響傳統木雕工藝和藝術美學的創新發展,也不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在工藝美術創作和發展過程中,如何做好保護與傳承相結合的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發展目標,也是當前值得思考和探究的主要問題。此外,隨著市場上木質品種的不斷豐富,使中國傳統木雕工藝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工藝品更多地通過機械化生產、高效率批發的方式,快速生成和制作成木質產品,這對更好繼承和傳承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產生不利影響。當前還存在中國傳統木雕工藝人地位較低的現象,而且普遍存在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缺乏傳承人的問題。雖然很多學校通過開設中國傳統木雕工藝課程實現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但是很多工藝實踐課程的開設顯得捉襟見肘,缺乏充分啟蒙和教育的價值,進而很難調動青年人追求工藝美術的積極性,導致木雕工藝繼承人的缺失。中國傳統木雕工藝在發展中,忽略與現代化技術的結合,在創新傳統工藝技術、推動藝術現代加工發展等方面存在不足,仍然存在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發展的錯誤理念和認知。
3 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體現
3.1 民間性
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在繼承與發展中,呈現出民間性特征。以平遙木雕神像為例,平遙木雕神像結合民間傳統文化發展特征,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為發展方向,實現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
清虛觀作為平遙古城內最大的道觀,其原本的名字為太平觀,在宋治平元年改為清虛觀。在其木雕神像中,充分立體地展示了中國道教文化,而且展現中國的悠悠歷史、燦爛文化等,其文化珍品異彩紛呈,充分突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在傳統木雕神像中,主要采用“懸梁吊柱”的奇特結構,讓木雕中人的骨骼更加雄健、神態勇猛、體態完好。在殿內陳列的木雕神像中,都是以道教中的五岳山神和男女供養人為題材,突出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民間性特征,而且顏色、配飾至今仍保留宋元風格,具有文化傳承的意義和價值,結合立體圓錐手法雕刻而成,也能讓作品呈現出不一樣的工藝美術特征和內涵。
3.2 地域性
地域性是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繼承與發展的重要體現,而且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和發展也能將一個地方的脈絡文化展現出來。平遙木雕神像在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中是結合木構件的裝飾符號,盡可能地突出明清時期木建筑的延續性,加上受優秀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影響,在選擇傳統木雕工藝木材等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如質地硬朗、紋路美觀等。在品相和雕工具的應用方面也體現著地域性的特征,充分沿襲中國建筑用木的特點,提升平遙木雕神像設計的靈活性,展示木雕藝術的魅力和傳承價值。
此外,平遙木雕神像借助傳統民間故事,提煉和概括民間傳統文化故事和內涵,進而形成具有本民族特征的設計理念和發展形式,推動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地域性繼承和發展。
4 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意義
4.1 建筑裝飾中的運用意義
在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中給建筑裝飾的創新發展帶來很大機遇,而且平遙木雕神像的工藝設計方法和美學特征也在建筑裝飾中的運用上體現出來。通過精美的造型,讓中國傳統木雕工藝在建筑裝飾上的應用疏密有致,造型華美,而且在欄桿、天花上均有應用。在建筑裝飾的欄桿設計中,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還發揮著對建筑物的裝飾功能,結合平遙木雕神像的裝飾手法多樣、紋樣精美特點,突出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在建筑裝飾中的應用特點,使其室內天花堪稱木雕裝飾中的精華,強化天花板在建筑裝飾方面的工藝水平和價值。
4.2 家具藝品中的運用意義
繼承與發展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需要發揮傳統木雕工藝美術在家具、手工藝品方面的應用作用,進而實現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現代化傳承和發展。平遙木雕神像在設計中的制作選材要求很高,而且在制作、雕刻工序等方面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通過在家具和手工藝品中繼承與發展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也能促進傳統手工藝品的有效發展,盡可能地發揮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收藏和欣賞價值。家具手工藝品中運用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也能實現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創新化發展,在保持原有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發展特征的基礎上,提升新時期背景下的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繼承與發展水平。
5 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策略
5.1 滿足經濟發展需求,弘揚傳統文化精神
在平遙木雕神像的工藝設計發展中,可以堅持與時俱進的發展原則,推動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滿足經濟發展需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精神。
首先,在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平遙傳統木雕工藝美術和工藝品的發展需要實現自我革新這一途徑,有效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和特征,還要滿足不同人對于不同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發展的文化審美需求。從而達到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與時代發展有機同步的發展目標,提升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繼承與發展效果。
其次,在平遙木雕神像的創新發展中,可以堅持在傳統文化上繼承與創新的原則加強傳統文化與現代化設計藝術之間融合,進而也能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同時,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極強的民族性特征,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發展,可以在巧妙運用中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實現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發展與其他優秀文化之間的融合,讓平遙木雕神像的工藝美術走出國門,進而也能吸引更多愛好者參與到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工作中,讓工藝美術實現自我的創新和發展,這樣也能為中國走向世界和文化弘揚等工作提供極大的契機。
最后,在滿足經濟發展需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基礎下,可以豐富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發展的內容,結合平遙木雕神像的發展歷史盡可能地挖掘其豐富的文化內涵,還要結合木雕工藝美術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的特征,全面地展示平遙木雕神像獨特的藝術魅力和不同的藝術風格,讓更多人了解與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發展有關的文化內容。
5.2 加強傳承人才培養,傳遞工匠精神內涵
平遙縣博物館里陳列著20余尊神情各異的木雕神像,主要以五岳山神和男女供養人為題材,推動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展,屬于宋元作品。木雕神像中的顏色、配飾至今仍保留宋元風格,對于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作產生深遠意義,其文化價值極為珍貴。
在中國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中,可以加強培養傳承人才,提升創新型人才對圓雕立體手法雕刻的正確認知,提升傳承型人才在作品生動、傳神、細膩、逼真等方面的創作水平,進而更好地參與到傳統木雕工藝美術的繼承工作中。
平遙木雕神像屬于一種寫實的造型藝術,具有十分復雜的工藝特點和美學藝術特征,對于人體各個部位的比例協調、面部表情的雕刻方面有著較高要求,為有效傳承傳統木雕工藝美術,應加快培養傳承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在木雕工藝美術設計和創作方面的能力,給予人才更多發展和思考空間。
此外,木雕神像與石雕神像相比存在一定差異性,不僅是在材料性能、刀法技術上有所不同,還在造型鏤空展開、體面棱角設計等方面存在差異性。因此,為幫助學生真正了解平遙木雕神像的設計理念和內涵,傳遞工匠精神,需要加大傳承人才培養力度,讓學生了解更多與木雕工藝有關的學習知識和實踐技能。
5.3 創新傳統工藝技術,推動藝術現代加工
在傳統工藝發展過程中,可以創新傳統工藝技術,推動藝術現代化加工和發展。在創新傳統工藝技術中,可以堅持嚴謹、精益求精的態度,實現傳統工藝技術與現代化工藝技術之間的融合發展,而且木雕工藝品要想在保持傳統文化風采的基礎上,提升藝術現代化設計價值,也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工藝手段變革,突出木雕工藝美術發展的現代化特征。同時,平遙木雕神像在工藝設計和發展中可以突破純手工的思想限制,積極利用科學技術、現代化技術,對平遙木雕神像進行規模化生產,從而提升木雕神像生產和發展方面的影響力,讓其更好適應現代化市場的需求,達到文化多樣化傳承的發展形式和特征。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平遙木雕神像的藝術創作和發展工作,還可以與網絡化資源有機結合,對中國文化進行現代化的加工,不斷在木雕神像的美學工藝和創作發展中融入現代化理念和發展意識,這樣也能提升木雕神像在設計和發展方面的競爭力,促進相關設計工作的有序發展和傳承。
6 結語
總之,雖然我國木雕工藝發展歷史悠久,但是仍然存在缺乏創新力的問題,為永遠保持工藝美術的魅力,還需要從多角度出發,加強木雕工藝多樣化方式應用,并且根據平遙木雕神像的工藝美術發展困境,強化木雕工藝美術發展的水平和創新方式。
參考文獻
[1]黃建龍.傳統工藝美術的繼承和發展—以木雕工藝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19(8):5-6.
[2]向樂超.中國傳統木雕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藝海,2015(12):65-66.
[3]李紅葉,韓永紅.探討木雕藝術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5(5):47.
[4]彭偉哲.淺析中國傳統木雕在現代建筑裝飾中的應用[J].美術大觀,2015(4):110.
[5]林崇華,郝志敏,許錦蓉.傳統木雕工藝的文化內涵及實際應用研究—以山西常家莊園為例[J].藝術科技,2017(3):165.
[6]剡娟.傳統木雕裝飾美學藝術研究[J].中國建材科技,2017(5):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