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磊 陳峰
中圖分類號:S858.31? ? ? ? 文獻標識碼:C? ? ? ? 文章編號:1673-1085(2021)5-0029-03
近年來,我國肉雞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規模化、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各種疾病也日趨復雜化,支氣管堵塞成為由眾多因素引起的一種臨床表現綜合癥。雞群起初有呼吸道癥狀,隨后炎性分泌物增加,繼而形成干酪樣物質堵塞支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由于發病急,缺乏有效治療措施,往往導致窒息死亡。各品種的肉雞均有發生,白羽肉雞發病最為嚴重,給肉雞產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1? 臨床癥狀
雞群發病初期采食量、飲水量和糞便顏色基本正常,表現為張口喘氣,甩鼻。2~3 d后采食速度減慢,出現咳嗽,伸頸怪叫,并出現眼瞼腫脹和流淚[1]。發病后期,采食量明顯下降,羽毛蓬松,精神狀態變差,死亡率開始上升,常出現突然怪叫,身體向后翻轉,腹部朝上的急性猝死,死亡率可達5%~10%以上。
2? 解剖癥狀
病變主要在呼吸系統,解剖可見氣管內部有粘液,氣管環輕微出血。支氣管分叉的后三分之一處,單側或雙側有干酪樣栓塞,病情嚴重的可見二級支氣管和三級支氣管末端以及肺泡處擠壓出混有泡沫的堵塞物;肺臟水腫、充血甚至黑色壞死;氣囊渾濁。支氣管內干酪物常見空芯和實芯兩種,其中空芯的堵塞物對雞群造成的危害往往大于實芯堵塞物。
3? 病因分析
肉雞發生支氣管堵塞的直接原因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纖毛受損并脫落,粘膜細胞正常分泌物和炎性分泌物堆積、凝集,在支氣管或細支氣管處形成堵塞物。因此能使呼吸道粘膜表面纖毛受損的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飼養管理中的冷應激、低濕度等,都會引起臨床綜合癥的出現。
3.1? 雞群自身因素
3.1.1? 商品肉雞機體代謝旺盛? 增重速度遠遠大
于免疫系統發育速度,對于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差,所以白羽肉雞容易出現支氣管堵塞的癥狀,而蛋雞出現該癥狀比例較低。
3.1.2? 家禽呼吸系統較為特殊? 由鼻腔、咽喉、
氣管、支氣管、肺和氣囊組成,肺臟很小,氣囊充斥雞體內各個部位,體內又沒有橫膈膜將胸腹腔分隔開來,可謂體腔內互相連接[2];雞體內沒有淋巴結,等于缺少組織病原體在雞體內通行的關卡。所以雞抗病力差,呼吸道疾病較多,傳播速度快,發病嚴重,死亡率高,容易形成全身并發、繼發感染,造成的損失很大。
3.2? 病原微生物因素? 發生支氣管堵塞的病例實
驗室檢測結果呈現多樣性,往往出現單一病原、混感病原的檢測結果。分離病原的動物回歸試驗結果差異較大,有些無法復制出明顯臨床癥狀,有些能出現類似臨床的支氣管堵塞癥狀,但很難完全復制出和養殖現場相同的嚴重支氣管堵塞;混感病原回歸試驗中出現“支賭”比例高、癥狀明顯,所以病原微生物只是發生綜合癥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產現場還有其他誘因或“幫兇”等綜合因素推動“支堵”癥狀的加重。
3.2.1? 病毒因素? 多種病毒均能通過呼吸道感染,
損傷粘膜表面的纖毛,造成雞群發病,通過實驗室檢測,檢出率較高的病毒有低致病性禽流感H9、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傳染性喉氣管炎等。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也佐證了病毒是支氣管堵塞的重要因素,2012年,王正東[3]等從安徽發生的支氣管堵塞麻雞中分離出了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2014年,齊茜[4]從濰坊地區肉雞支氣管堵塞病料分離到了大腸桿菌與H9亞型禽流感病毒。
3.2.2? 細菌因素? 發病肉雞經常伴隨著明顯的氣囊
炎,部分病例出現“包心”、“包肝”等癥狀,進行細菌分離鑒定,多數能夠確定為大腸桿菌。2015年,王守榮[5]從山東聊城地區肉雞支氣管堵塞的病雞分離出了H9亞型 禽流感、新城疫、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2020年,張夢琳[6]等在河北省某養雞場發生支氣管阻塞肉雞中分離到了H9亞型禽流感、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另外,像鼻氣管鳥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是支氣管堵塞的影響因素。
3.2.3? 支原體? 雞毒支原體也是實驗室檢出率較高
的病原之一。Dykstra等采用電子顯微鏡技術研究致病性雞毒支原體接種氣管環培養物后對其組織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纖毛上皮細胞的脫落比細胞纖毛的丟失更為嚴重些。當雞毒支原體在體內存在時,遇到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病毒感染,乃至此類病毒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種,就會促進雞毒支原體在體內的增殖速度,使原來因數量少不發病或發病輕微的雞變得發病和病情加重。研究表明:雞毒支原體與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病毒、大腸桿菌混合感染時,有明顯的協同作用,會使呼吸道癥狀明顯加重。
3.2.4? 混合感染? 肉雞支氣管堵塞的病例中往往
能檢測到兩種或多種的病原微生物,其中低致病性禽流感H9、傳染性支氣管炎、大腸桿菌三種病原的組合比重最大,通過動物回歸實驗,這三種病原混合感染,能夠快速破壞呼吸道粘膜,導致肉雞發生嚴重的呼吸道疾病。
3.3? 管理因素
3.3.1? 空氣質量? 肉雞基礎代謝旺盛、生長速度
快,對空氣質量要求較高,需要充足的氧氣來維持生長。據研究[7],雞舍內有害氣體含量過高,20 mg/m3以上的氨氣、15 mg/m3以上的硫化氫,會對呼吸道粘膜造成刺激,導致纖毛發生脫落,造成呼吸道天然屏障功能減弱。另外空氣中的灰塵也是病原微生物的載體,刺激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
3.3.2? 雞舍溫差? 肉雞支氣管堵塞在冬春、秋冬
季節交替之際發病尤為嚴重,特別是每年4、5月份和11月份,氣溫變化大,晝夜溫差大,導致機體抗力下降。特別是冷應激,呼吸道粘膜在冷空氣的刺激下,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造成纖毛擺動減緩或完全停止,便于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粘膜上定殖,破壞纖毛和粘膜屏障,導致雞群發病。短時間內過大溫差造成的應激是雞只發生支氣管堵塞的最重要誘因之一。
3.3.3? 濕度? 雞只適宜的濕度為60%~65%。雞舍內濕度過高,尤其高溫高濕環境微生物易于滋生繁殖,易導致雞群發病。濕度過低,呼吸道粘膜表面大量水分散失,分泌物粘稠度增加,會造成纖毛枯萎脫落[8];加之雞舍內灰塵增加,伴隨呼吸進入呼吸道的灰塵和以灰塵為載體的病原微生物也會增加,所以不適宜的濕度成為支氣管堵塞的重要誘因之一。
3.4? 免疫因素? 疫苗免疫作為預防和控制雞群傳
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如果使用不當,往往會誘發某些疾病發生或加重。選擇疫苗的安全性(毒株毒力強弱、疫苗純凈性)是首要考慮的因素。例如,過早使用毒力較強克隆一系、傳染性支氣管炎H52株免疫就會引起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其次,考慮疫苗有效性。例如,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最好選擇與當前流行毒株匹配的同源性QX株進行防控;禽流感H9亞型選擇與當前流行毒株匹配的H9.2.4.5分支的WJ57株;最后,免疫操作細節也是造成免疫失敗或誘發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孵化場噴霧免疫的霧滴選擇(150~180 um)、劑量選擇(10~12 mL/百羽)、時間控制(2~3 s),以及存雛間和運輸車內的環境不合適,都可以誘發呼吸道疾病發生。養殖場新城疫和支氣管炎加強免疫時疫苗選擇和免疫方式也需考慮。建議選擇具有呼吸道和腸道雙嗜型新城疫毒株;控制好飲水免疫的用水量、飲水時間等免疫要素。
4? 科學防控
近年來隨著食品安全法的執行,對于疾病的防控不能寄希望于藥物治療,要靠環境控制和免疫防控才能有效降低肉雞支氣管堵塞等呼吸道類疾病的發生。
4.1? 環境控制? 環境因素是形成支氣管堵塞的重
要外部影響因素,控制好通風量,保證舍內充足的氧氣含量,減少有害氣體、灰塵、病原微生物等對呼吸道的刺激,避免冷風直吹到雞只,造成冷應激。在冬春季節交替的月份,通過通風管理,穩定舍內溫度,防止出現晝夜溫差過大,導致呼吸道粘膜受損。保持雞舍內合適的濕度,濕度過低,肉雞氣管內水分散失大,造成粘膜表面的纖毛脫落,干燥季節可通過噴霧消毒等方式增加濕度,降低灰塵和有害微生物,降低發生支氣管堵塞的發病幾率。
4.2? 免疫防控? 免疫防控是控制病原微生物危害
的有效手段。對于肉雞來說,重點防控的疾病是低致病性禽流感H9,傳染性支氣管炎和大腸桿菌。首先,要求疫苗安全性高,保證疫苗純凈,避免因疫苗使用引進外源病毒;毒力適宜,不會因疫苗毒株毒力強造成對呼吸道的損傷;其次,考慮疫苗的有效性。疫苗選擇與當前疾病流行毒株匹配的疫苗株進行免疫接種,一般來講,同源性越高,免疫原性越強,保護效果相對越好。對于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防控,除了毒株匹配對型之外,還要注意免疫方式,噴霧免疫效果要優于點眼、滴鼻和飲水,其中飲水免疫受多種因素干擾,效果最差。另外,噴霧免疫一定要控制好霧滴大小,霧滴太小,會進入到雛雞的各級支氣管或肺泡,引起較重的呼吸道反應。
參考文獻:
[3]? 王正東,余弟和,張建軍,等.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分離與鑒定 [J]. 安徽農業科學 ,2012,40?(8):4572-4574.
[4]? 齊茜. 濰坊地區肉仔雞“支氣管栓塞”流行病學調查、病原分離鑒定及防控技術研究 [D]. 泰安:山東農業大學 ,2014.
[5]? 王守榮.肉雞氣管阻塞的發病機理研究 [D]. 聊城:?聊城大學 ,2015.
[6]? 張夢琳,丁芳,段淇凡,等.白羽肉雞“支氣管?阻塞”的初步診斷 [J]. 北方牧業 ,2020(15):18.
[7]? 賀春萌. 雞支氣管堵塞的病因、臨床癥狀、剖檢變化? 和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0(8):111-112.
[8]? 馮駒. 肉雞支氣管堵塞的原因及防控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19(6):197-199.
[2]? 張光濤,張洋洋. 肉雞支氣管堵塞并發大腸桿菌病? 的防治對策[J]. 現代畜牧科技2017(2):72.
[1]? 蔡亞瑋,王子璇,陳立功,等. 雞支氣管堵塞研究進? 展[J].今日畜牧獸醫2021,37(0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