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長水
中圖分類號:S835.4? ? ? ? 文獻標識碼:C? ? ? ? ?文章編號:1673-1085(2021)5-0048-02
產蛋期種鵝的體力消耗量較大,需要為其補充如蛋白質、鈣、磷等營養元素,維持身體營養均衡。由此可知加強種鵝飼養管理十分必要,相關人員應結合目前飼養條件,為種鵝提供衛生、舒適的生活環境。通過對飼養環境和對技術優化改進,使種鵝產蛋數量和質量均獲得提升,增加養殖戶經濟利益。
1? 產蛋期種鵝飼養要點
1.1? 飼養品種選擇? 要想鵝產蛋數量多少,就需
要選擇好的種鵝飼養品種,淘汰品質較差品種。品種選擇是提升飼養管理能力的關鍵,相關人員在種鵝品種選擇前期,應對相關品種進行仔細觀察,對種鵝生長情況提高重視。同時做好品種備選方案,保留體重合適、外貌良好和毛色均勻的品種。為確保選擇合理性,相關人員需要查看種鵝的產蛋記錄,預留產蛋數量多、質量較高的種鵝,并且對鵝蛋形狀和色澤進行仔細觀察。品種培育期間,相關人員應做好公母鵝混群飼養,增加彼此之間熟悉度和親和力,為后期配種工作提供良好條件。
1.2? 溫度條件控制? 充足的光照和適宜溫度是保
證產蛋能力的關鍵,通常情況下,北方種鵝的光照時長保持在13 h以上,種鵝在4周生長階段全晝夜光照時間達到15 h,此時技術人員需要做好補光工作,確保光照充足。
實踐表明,在種鵝產蛋期間,其體表溫度的變化情況影響產蛋質量,考慮到北方春天氣溫變化明顯,晝夜溫差較大,飼養管理人員應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工作,確保圈舍內門窗緊閉,并使用布簾將門窗遮擋完好,防止冷風入侵,便于控制成年種鵝的體表溫度,維持機體正常消耗。
1.3? 疾病防治? 產蛋期種鵝的疾病防治工作同
樣重要,尤其是對禽霍亂病和大腸桿菌病的預防和治療。產蛋前應做好相關疾病疫苗的接種工作,對已防疫接種的種鵝,產蛋后期增加藥物干預,強化疾病防控能力。此外,飼養管理人員也需要做好鵝舍衛生保持,定期對相關區域進行清理和消毒,發現傳染病鵝應立即做好隔離處置,對病死種鵝進行深埋,防止疫情擴大化。
2? 產蛋期種鵝管理技術
2.1? 提供充足的飼料營養? 母鵝產蛋期間應給
予充分的營養支持,為母鵝提供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等營養物質。飼料營養應均衡,應含有礦物質和維生素等成分,使得喂養品質穩定。營養干預階段,應采取定時定量方案,每日對母鵝補充精料180 g以上,分成早、中、晚三次喂養。產蛋期種鵝飼料配方成分有玉米、豆粕、魚粉、蛋氨酸、石粉、鹽、碳酸氫鈣、預混料。
根據實際需要,飼養管理員應對種鵝產蛋期進行放牧,每日可使用青草0.5 kg,并保證飲水量供應,對母鵝體重進行監控,防止出現種鵝過度肥胖,影響產蛋質量。
2.2? 優化配種條件? 考慮到種鵝交配時間一般
出現在早晨和傍晚,推薦種鵝在水中配種,使得配種成功率提高。根據實際需要,可設計種鵝水上活動場所,為配種提供良好條件。技術人員應了解種鵝的下水規律,將鵝群趕至水邊,對種鵝交配情況進行觀察,發現性欲望較弱或生病種鵝,應立即將其挑出,更換新的種鵝,使得配種條件得到優化。
2.3? 增加產蛋管理? 鵝產蛋集中時間多為凌晨
1點~10點之間,在此期間做好產蛋母鵝的管理工作,防止母鵝外出,應確保其產蛋在圈舍內。產蛋結束后,方可進行放牧。值得注意的是,種鵝產蛋存在擇窩習性,一旦形成習慣難以改變,因此,管理人員需要對種鵝產蛋習慣進行培養,促使其在固定地點、干凈衛生的區域內產蛋,預防出現臟蛋和破蛋情況。
增加產蛋管理,對初產母鵝的產蛋行為進行約束和調教,在產蛋巢穴內放置“引蛋”使得產蛋管理具有一定規范性。對種鵝放牧前,相關人員應關注母鵝產蛋征兆,如鳴叫不安和依戀圈舍,當發現種鵝存在腹部飽滿、泄殖腔增大、坐臥不安等情況時,應重點加強管理,將產蛋地點設計在便于觀察位置,確保產蛋母鵝及時回舍,每日收集鵝蛋,防止出現污染和破損。增加產蛋期管理后,種鵝產蛋能力有所提升,繁殖生育能力改善,對種鵝市場供應穩定性產生深遠影響。
3? 小結
加強產蛋期種鵝管理,能夠提高繁殖能力,為養殖戶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相關人員應認識到種鵝飼養要點,明確具體飼養方式、溫度條件和相關疾病防治方法,提高整體飼養水平。同時,對產蛋期種鵝的管理技術進行升級,為種鵝提供充分的營養支持、優化配種條件和升級產蛋管理方式,以期為養殖戶提供有效指導,改善傳統飼養技術應用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