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芳

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快樂自主的活動。在類型豐富的幼兒園游戲中,區域建構游戲頗受幼兒青睞。建構游戲是幼兒通過操作各種建構材料、運用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創造性反映周圍生活的游戲。基于幼兒興趣,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福永鳳凰幼兒園提供了寬敞的空間和豐富的建構材料,支持幼兒充分享受建構游戲。
一次區域游戲,我走進了中一班,在積木區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下來,看見希希和同伴們將積木一塊接一塊地平放在地板上,組合成一條馬路或一個大圓圈。一段時間后,他們不再只是平鋪積木,還把一部分積木堆高。重復多次堆高和平鋪相結合的建構方式后,希希對同伴們說:“我們在里面搭個高樓吧,就像我們住的小區。”說罷,幾個幼兒便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幼兒A負責把積木從柜子里搬出來,幼兒B按照積木塊的大小、形狀、高度、長度分類,幼兒C有序擺放不同類型的積木塊。
希希和同伴們花了10分鐘左右完成了材料的準備,為順利建構打下了基礎。幼兒們湊到一起商量,最終決定先用圓柱搭第一層。第一層搭好后,幼兒B不小心將其碰倒了,圓柱四散滾落,幼兒生氣地互相埋怨,游戲停滯不前。一旁觀察的教師及時介入游戲,引導幼兒解決了問題。幼兒們再次投入建構游戲。基于第一次高樓的失敗經驗,幼兒們明白了“地基”的重要性。他們先找了一個相對平坦的位置,再小心翼翼地搭建高樓的第一層,隨后用不同形狀的積木搭建其余樓層。
大樓搭建完畢后,希希和同伴們在積木堆里找到一塊斜面積木。他們再次展開討論,幼兒A說:“這個很像我家小區停車場的下坡。”幼兒B說:“那我們就給大樓搭個停車場吧。”于是希希到游戲區的柜子里找了一輛小車和兩個小玩偶,將他們擺在停車場里,幼兒眼中充滿生活氣息的社區便搭建完成了。
區域游戲結束后,教師請希希講解一下搭建的作品,希希大方地進行了分享。他給作品起了一個名字叫作“鳳凰小區”,并介紹說,自己和同伴們選擇了柱形、大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不同形狀的積木,采用平鋪、疊高、架空、圍合的搭建方式完成了大樓的搭建。每一塊積木都有其特征,例如大小、形狀、重量以及所占據的空間。用積木搭建大樓的過程,正是幼兒不斷探索、計劃、觀察、試驗的過程,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經驗、收獲了快樂。
游戲過程中,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與合作者,在幼兒遇到問題時,并沒有直接干涉,而是以觀察為主,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使幼兒的搭建經驗、興趣、持續性不斷提升。
建構游戲是以觀察、想象、創造性思維為基礎的一種游戲,是具有代表性的創造性游戲。在自主的搭建過程中,幼兒通過細致地觀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他們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還獲得了豐富的生活經驗。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福永鳳凰幼兒園)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