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付玲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在迅猛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建筑行業在我國發展十分迅速,本文簡要介紹了建筑工程裝飾裝修運作的基本特征:專業性、規范性、流程性、經濟性;提出了建筑工程裝飾裝修施工的關鍵技術:抹灰、水泥砂漿、衛生間防水、地面、吊頂各項施工工藝,嘗試有效提升裝飾裝修工程的建設品質,保障各項工程建設質量,發揮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建設的積極意義,促進建筑工程裝飾裝修有序發展。
關鍵詞: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綠色施工技術
建筑裝修工程是一項工程量較大的施工項目,在操作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建設期間會產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給社會帶來很大的能源壓力。如何科學有效地將綠色環保施工技術應用到裝修工程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和諧社會,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
1建筑裝修裝飾施工的任務
通常意義上的建筑裝修裝飾施工應當是要先制定施工計劃的。簡單來說,施工計劃就是解決先做什么、緊接著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以及各工序如何配合的問題。施工人員將其具體分為六大步驟。首先是進行隱蔽工程的制作,它是按照水電鋪管布線、消防、弱電、暖通、防水的從上往下的順序進行的。其次則是天花吊頂的施工。第三是墻面的裝飾、各種固定家私等。第四是進行地面鋪貼。第五是門窗、燈具、開關插座、監控等。最后就是保潔和驗收工作的開展。進行如此繁雜的工作的目的是達到更好的裝飾效果。建筑裝修裝飾施工以設計人員提供的設計為基礎,將其中的設計意圖能夠真正以現實化、可視化的方式展示給大家。同時,它也起到了能夠檢驗設計人員設計是否科學、是否合理的作用,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實現最佳的裝飾效果。通過相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總結到:建筑設計體現了建筑物的功能要求;結構設計則在于保證建筑物的結構安全要求;建筑施工則是按照圖紙進行建造。
2建筑工程裝飾裝修施工的關鍵技術研究
2.1室內抹灰
室內抹灰施工建設,應嚴格依據施工工藝標準內容予以完成,具體施工工藝流程如下。(1)加強基層處理,利用水使基層處于濕潤狀態,繼而在底層、中層等位置予以抹灰,在完工時加強工程清理,有序落實后期養護各項程序。(2)在抹灰施工建設期間,對施工工藝提出了較高要求:在抹灰施工前期,應在底層完成塑膠水泥漿涂刷。(3)水泥砂漿作業程序。結合各類施工項目的具體需求,選擇適宜金屬網型號。(4)在面層施工建設期間,應綜合考量底層干燥性,應在底層采取濕潤處理,為其設計出管線孔、水暖設備等區域,適時采取保護措施。(5)室內抹灰所使用的砂漿原材料,應依據試驗標準予以配置,保障砂漿性能的標準性,比如凝結時間、坍落度等。(6)在抹灰程序中應加強作業面平整性保持,減少凸凹現象發生,提升作業面顏色的均衡性。
2.2提高裝飾人員的綜合素質
首先,企業可以定期舉辦知識技能培訓,向裝飾工作人員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提高建設管理水平;其次,企業可以邀請一些知識經驗豐富、工作能力較強的環保建筑專家為全體員工進行專業的講解,并對其提出的實際綠色施工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提升綜合素養;最后,企業可以設置一些綠色施工技術的理論知識和相關實操案例,對成績優秀、工作能力較強的員工給予升職加薪獎勵,提供深造進修等培訓機會,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3選用環保材料,降低甲醛、放射性含量
新材料所具有的優點是其他材料所沒有的,例如對墻面進行粉刷時,舊材料可能要經過兩次或者多次的反復粉刷之后才能夠符合預期的想法,反復多次的粉刷無疑會帶來非常多的浪費,但是如果將舊材料換成新材料,那么可能僅僅粉刷一次就能夠達到期望的效果。甲醛、TVOC是新裝修的房屋的常見污染。當甲醛、TVOC超出一定的范圍之后,就會使眼睛和鼻子等器官感受到強烈的刺激,讓人們能夠明顯的感受到身體上的不適。所以裝飾裝修材料的選擇上面,要盡量選擇那些有害物質含量較低的綠色環保性材料,如采用硅藻泥或液體壁紙代替內墻涂料減少粉塵污染;采用仿石涂料或貼片石代替外墻裝飾的石材降低放射性物質排放、縮短工期;采用仿石墻磚或鋁塑板代替室內天然大理石、減少切割粉塵和放射性污染;采用免漆地板、集成墻板代替傳統施工縮短工期、降低成本。
2.4完善建筑裝修裝飾施工技術管理體系
在建筑裝修裝飾施工技術管理體系方面,德國是做得非常成功的。德國的施工過程以其中的繁雜條款為顯要特點。例如,在德國,通常是由第三方對于分包商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問題專門負責的。當問題發生時,這些主體之間的責任是極其明確的,其中的補救方法也能夠提前分條列出且詳細規整。完善建筑裝修裝飾施工技術管理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僅能夠起到防止事故責任不明情況出現的作用,同時還加強了工作人員自身安全意識,使得施工人員能夠自覺遵守相應的條款和減少違規現象的發生。
2.5衛生間防水施工技術
衛生間區域水流較多,加強防水施工建設,作為裝飾裝修工程的關鍵項目。衛生間區域防水性能,直接作用于居民建筑舒適度。如若衛生間防水性能欠佳,將會發生衛生間積水過多的現象,甚至引發安全事故,給人們生活帶來影響。為此,應加強衛生間防水效果,嚴格遵守裝飾裝修施工標準,綜合開展干濕分離施工程序,以期提升混凝土澆筑作業效果。在指定區域完成管線安裝,在施工建設初步完成時,有序開展防水試驗,針對衛生間實際存在的滲漏問題,采取有效防滲處理措施。在防水層施工建設期間,應關注防水層施工效果,使其具有平整性,規避凸凹不平作業現象。同時在易發生漏水區域,完成防水膠涂抹,比如排水管穿墻區域、地漏位置等。在工程建設完成時,重點排查防水區域的滲水性,保障衛生間防水能力符合工程建設標準。
結語
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建筑結構設計要求,提升綠色施工技術效果,相關建筑企業應與當地政府部門有機配合,積極響應當地的綠色環保號召,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在不斷優化和改進綠色施工管理模式的同時,提高建設人員的專業素養,保證建筑結構的整體質量水平,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峰.建筑裝飾裝修工程項目管理和施工新技術的應用探析[J].門窗,2014,(05):138-139.
[2]曾其道.加強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現場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5,(15):28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