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斯怡
摘要:財務稽核既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文章通過對供電企業財務稽核管理現狀的分析,探索和研究在電力體制改革迫在眉睫、電力技術革新日新月異、內外部檢查監管日趨嚴厲的形勢下,財務稽核工作如何整合審計、運營監測、監察等分散的監督力量,構建起協同高效的以“大監督”工作體系為核心的財務稽核管理模式,從而有效避免監督資源的浪費,實現“規范理財行為、防范經營風險”的稽核管理工作目標。
關鍵詞:供電企業;財務稽核;管理模式
一、研究背景
在電網企業,財務稽核工作不僅局限于對會計核算工作進行自我檢查或審核,它已延伸至對預算管理、項目管理、物資管理等所有經濟業務的稽核。作為公司內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線,財務稽核有效地防止了會計核算工作上的差錯和有關人員的舞弊,也為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了重要保證。但隨著內部經營壓力的增大和外部監管的日趨嚴厲,單純依靠財務部門單打獨斗的財務稽核方式已不能滿足公司發展需要。
二、供電企業財務稽核管理現狀
(一)稽核機構和稽核崗位設置
國網公司和省公司層面在財務部專門設置稽核處,負責本部及所屬單位的財務稽核和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工作,統一制定公司范圍內的年度風控稽核工作計劃,負責統籌組織各所屬單位開展專項稽核、內控專項評價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督促整改。
(二)財務稽核管理工作方式
目前地市供電公司的稽核管理主要側重于線下的憑證稽核和不定期的飛行檢查,輔助以管控在線稽核。每月對稽核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整改,形成月度實時監督報告上報省公司;省公司對當月稽核工作進行總結,形成省公司層面的實時監督報告上報國網公司。
三、現有財務稽核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從上述財務稽核現狀可以看出,公司現有稽核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基層財務稽核力量薄弱,財務風險得不到有效防范
首先,縣級供電企業根據規定不設置稽核崗位。而作為目前最基層的電網經營企業,它同樣承擔著轄區內電網運行維護管理和電力經營服務等事項。稽核管理崗位的缺乏必然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的不到位,財務風險及經營風險的防范能力必然會減弱。其次,在地市供電公司層面,根據規定必須設置財務稽核崗位,主要負責地市公司本部及其所屬縣級供電公司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管理和稽核管理。此外,這種稽核人員配置頭重腳輕的現象還會導致“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在經營環境復雜、業務繁雜時,地市公司財務稽核人員應接不暇,必然導致基層供電公司的財務稽核工作重管理、輕業務,有些稽核業務甚至只能流于形式或只能走馬觀花。
(二)稽核業務僅局限于財務內部,與業財融合的要求不相協調
首先,業財融合對財務稽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財務稽核作為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減少企業經營風險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SAP、財務管控等系統的應用,使得財務與業務融為了一體,記賬憑證中各要素的錄入、審核等工作再也不是財務的單方面行為,而是依賴于前端業務系統及各業務部門專職的行為。其次,在稽核人員的專業素質方面,業務能力和專業知識結構千差萬別,對財務專業以外的生產、營銷、規劃等專業的業務流程也是知之甚少,這些“先天不足”使得財務稽核工作只能是站在“財務”角度看“財務”,最終導致財務稽核不能發現本質問題,或雖然發現問題卻不能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三)內審、監察、運監中心等監督部門各司其職,監督資源嚴重浪費
隨著公司內部審計部、監察部、運營監測中心等監督檢查部門職能的強化,各類評價、監督、檢查工作紛紛開展。雖然這些部門的工作任務、工作職能、工作方式、監督重點各不相同,但歸根結底都是對公司的各項生產和經營業務進行監督和檢查。
四、供電企業財務稽核管理模式創新
針對上述不足,基層供電企業應構建以“大監督”工作體系為核心的財務稽核管理模式。大監督體系建設是整合監督資源、提高監督效力,有效解決體制不順、溝通不暢、力量不足、重復監督等問題的有效途徑,為創新監督機制指明了方向。具體做法如下。
(一)成立“大監督”體系柔性團隊,建立跨專業、跨部門的柔性工作機制
建立由財務、審計、監察、運營監測和各業務部門的相關專責組成的“大監督體系人才庫”,人才庫中所有成員即為“大監督”體系柔性團隊成員。對于日常稽核任務,由人才庫中財務部相關專業崗位人員負責實施;對于專項稽核任務,稽核人員的配備則根據稽核內容,采取專職為主、兼職為輔的原則,成立專項稽核小組,成員分別由“大監督體系人才庫”中相應部門專責擔任,稽核小組成員跨專業、跨部門協同工作,根據稽核方案對風險進行診斷分析。
(二)以關鍵業務為基礎,梳理各業務領域風險
財務稽核的目標是監控企業的各項經濟行為,及時發現經營管理問題和內部控制薄弱環節,從而糾正違規行為,促進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必須“知己知彼”。供電企業應以“大監督體系人才庫”的各位專家為核心成員,以各專業的關鍵業務為基礎,對各業務流程及其步驟逐一進行風險辨識,梳理各業務流程的主要風險點和關鍵控制點;根據風險的類別、性質以及風險事件發生的頻率,分別制定不相容崗位分離、授權審批、會計系統控制等風險防控措施和符合財務稽核工作實際的工作范圍、工作規范,從而形成“財務稽核業務信息庫”。
(三)以財務標準化應用為契機,制定財務稽核工作規范
“大財務”管理模式的建立,財務管理端口的前移,以及公司面臨的形勢變化,需要公司不斷創新財務稽核方式,拓寬財務稽核領域。在稽核方式的選擇上,供電企業應參照并結合鏈式內控評價的方法,以基于流程的稽核為方向,按照全壽命周期業務鏈的理念實施全面稽核,把跨流程信息傳遞、步序銜接、系統對接等風險點納入財務稽核視野,查找流程缺失、信息前后不匹配等問題,形成完整的“鏈”式稽核,從而進一步提升稽核的效率效果,完善內部控制體系閉環。通過鏈式稽核,稽核人員可以提出績效改善建議,優勢鞏固得更加堅強,缺失則進行改善,引導企業進行再一輪的“PDCA”行動。
參考文獻
[1]劉勇.如何發揮財務稽核在電網公司依法治企中的作用[J].消費導刊,2015(02).
[2]徐高瞻,郁樂瑜.地市級電網企業財務稽核管理創新探索[J].中國電業,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