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
摘要:我國的智能電網建設已經基本完成,現代化的電網格局初步建立。智能化改造進一步保障電網運行的安全、可靠,在電網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智能化的推進,以后電網的高效、降耗等方面將進一步顯現。基于此,下文將對智能電網建設與電力產業發展展開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智能電網建設;電力產業;發展策略
1 智能電網分析
智能電網主要是將電力供應與信息技術相互結合,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的智能性,提升供電網系統的綜合服務性能。同時,智能電網的進入可以為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的供電服務。其實,對于智能電網的理解,不僅僅局限于這幾方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從實際情況來說,智能電網建設不是僅僅滿足電力企業發展,也是我國社會對電能需求一個必然趨勢。但是,在智能電網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對各個方面進行考慮,這樣才能保證智能電網建設的先進性,滿足各個方面對智能電網的需求。(2)從電網系統這個大環境來說,智能電網屬于一種新型的模式,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優質的供電服務,促使電力企業的發展進程。(3)從技術環境的角度說,智能電網建設主要是將各項先進的技術形式融合到一起,例如:綜合傳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方面,加強對電網運行的控制,降低運行故障的產生,大大提升了電網系統運行的工作效率。
2 智能電網建設對電力產業的促進作用
2.1 發電環節
在能源危機和全球碳減排的壓力下,水力發電、風電并網、太陽能并網和大容量儲能已成為發電側的重點建設方向。根據中國水電規劃,到2020年,中國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億千瓦左右。“十二五”期間,大中型水電比重超過80%。除了發展水電,智能電網對新能源發電設備的需求也將大幅增加。對于目前常規供電,智能電網的建設將促進電網廠間的協調和調峰技術創新,推動快速并網和抽水蓄能等設備核心技術的突破。同時,發電監控設備制造業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2.2 發電環節
在能源危機和全球碳減排壓力下,水力發電、風電并網、太陽能發電并網、大容量儲能成為發電側的重點建設方向。根據我國水電規劃,到2020年全國水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億千瓦左右。除發展水電以外,智能電網對新能源發電設備的需求將大大增加。對于目前的常規電源而言,智能電網建設將促進其網廠協調和調峰技術創新,推進快速并網、抽水蓄能等裝備核心技術突破,同時發電監控設備制造業將進入高速增長期。
2.3 社會效益方面的作用
近些年來,通過大量的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持,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已初具規模。電力設施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之一,同時也能夠確保我國的能源安全。對于電網來說,智能化改造過程不僅可以大大提升電力系統的供電能力,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增強我國供電的高效性、安全性與穩定性,在節能、減排、降耗等方面也發揮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另外,智能電網還可以將水力、風力等一系列新型的清潔能源充分融入到電網建設當中,以此來進一步增強電網建設的穩定性,為我國現階段的并網發電提供重要的保障。與此同時,智能電網的建設也能夠有效擴大我國電力行業的市場運作空間,有效構建起發電企業、電網與用電客戶之間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從而有效避免電力行業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與局面。
3 智能電網建設發展策略分析
3.1 建立并完善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
智能電網本身是一個新生事物,其研究才剛剛開始,其中制定技術標準體系的工作應該首當其沖。標準系統可以幫助行業節約資金,避免走彎路,并為智能電網的互聯創造條件。目前,我國現有的電力關鍵設備(系統)及其技術標準不能滿足智能電網建設的需要,而智能電網系統的技術研究還沒有得到國家層面的統一規劃和指導,不同的產品供應商將采用不同的技術和標準。2010年6月,國家電網公司發布了兩個標準相關文件,即《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規劃》和《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發展規劃綜合研究》。前者由8個專業分支、26個技術領域、92個標準系列和若干具體標準組成,如綜合與規劃、發電、輸電、變電站、配電、用電、調度、通信和信息。它是國家電網公司關于智能電網的行業標準,可作為我國國家標準編制的重要參考。后者是與R&D和智能電網關鍵設備制造相關的指南。
3.2 變革能源配置方式
在現階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完善,我國的新能源也得到了有效的開發與應用。特別是在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新時期,新能源領域的開發與應用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化石類能源的消耗,同時也能夠大大降低化石類能源的使用頻率。這一過程不僅可以有效促進能源配置方式的變革,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時也可以充分實現網絡手段輔助背景下,電網能源輸送的進一步優化處理。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我國電力系統儲能技術的日益發展與成熟,能源資源的實用化優勢也大大凸顯出來,智能電網的應用與配置效果也十分突出,這就會在最大程度上增強我國電力能源資源的有效整合。
3.3 結合我國的實際制定智能電網目標
由于我國的電網建設需要考慮相關的地域因素以及電力需求等等因素,在智能電網的建設中需要建立符合我國電力行業發展的智能電網系統。智能電網的建設是分步驟進行,在不同的時期需要制定不同的目標,將電網的建設分期進行,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有利于智能電網的規劃。在智能電網的規劃中需要充分考慮電網建設,用戶需要以及電力分布等因素,針對這些因素制定出比較完善的電網建設規劃,為智能電網的建設提供一定的指導。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智能電網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現代電網格局不斷擴大,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電力企業應進一步加大智能電網的改造和建設力度,從而大大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智能電網的建設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大大提高電網的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中國城市報記者 張永超. 加快構建堅實智能電網建設步伐[N]. 中國城市報,2022-03-07(008).
[2]蘇建民.智能電網的變電運行分析[J].大眾標準化,2022(0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