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明,鄭露盼,張繼紅
上饒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江西 上饒 334000
頭孢拉定是第一代半合成頭孢菌素,結構式見圖1。其合成方法以化學合成法為主:即以7-氨基去乙酰氧基頭孢烷酸(7-ADCA)經成鹽或酯化后,與經保護后的雙氫苯甘氨酸中間體縮合,再水解、結晶得到頭孢拉定[1]。隨著對藥品雜質特性的深入研究,依據雜質的藥理特性,逐一制定每一個雜質限度的“雜質譜控制理念”已經被國內外普遍接受[2-5]。本研究前期采用了HPLC 法測定頭孢拉定膠囊強制降解產物,明確了頭孢拉定膠囊粉末在酸、堿及氧化條件下均有明顯的降解產物生成[6]。而本次研究根據雜質譜控制理念,運用強制降解試驗,進一步對頭孢拉定膠囊強降解產物的結構及來源進行推測,為頭孢拉定制劑穩定性研究提供重要依據,為藥品生產、運輸及貯存條件提供重要參考[7-11]。

圖1 頭孢拉定化學結構
WatersTQ-S 液相質譜儀(美國沃特世),電子天平(Sartorius 公司),恒溫水浴鍋(北京市永光明醫療儀器有限公司),pH 計(Thermo 公司)。
頭孢拉定膠囊(A 企業,批號:200310,250 mg/粒);頭孢拉定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30427-201107,含量88.3%),頭孢氨芐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30408-201411,含量94.4%);乙腈、甲醇為質譜純(德國EMD Millipore 公司),甲酸(Formic Acid),水(市售屈臣氏飲用水)。
采用SuperLu C18(100 mm×2.1 mm,1.8 μm)色譜柱,以0.2%甲酸溶液-乙腈(90∶10)為流動相,流速為0.3 mL/min,柱溫為30 ℃,進樣量為5 μL。
電子噴霧離子源(ESI)正離子模式,噴霧電壓4 500 V;錐孔電壓20 V;離子源電壓50 V;離子源溫度150 ℃;霧化氣壓力7.00 bar;錐孔氣流量150 L/Hr;噴霧氣流量1 000 L/Hr;碰撞能量10~40 eV;采用全掃描模式,掃描質量數范圍50~500 m/z。
2.3.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頭孢拉定膠囊內容物25 mg,置于25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2.3.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頭孢拉定對照10.25 mg,置100 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2.3.3 強制降解試驗溶液的制備強制降解條件如下:酸破壞(1 mol/L HCl 1 mL,50 ℃水浴,1 h);堿破壞(0.05 mol/L NaOH 1 mL,50 ℃水浴,3 h);氧化破壞(0.5% H2O21 mL,室溫,1 h)。酸破壞和堿破壞在終止破壞前用相應濃度的NaOH 溶液和HCl 溶液中和,所有破壞樣品最終用水稀釋成含頭孢拉定約1 mg/mL 的強制降解試驗溶液。
2.4.1 強制降解試驗結果強制降解試驗結果表明:在酸、堿和氧化試驗均產生相應雜質,三種條件下雜質種類和數量有區別,尤其是在氧化試驗條件和堿強制降解條件下區別明顯,酸強制降解條件下產生的雜質與氧化試驗條件下產生的雜質相似。隨著強制降解條件的加強,雜質的離子流豐度越來越強。在供試品中除主峰外還檢出了雜質12 頭孢氨芐和相對保留時間為1.67 的雜質11,質荷比352 m/z 推測為4'-5'-二氫頭孢拉定,且該雜質峰在堿強制降解條件下容易被降解。

圖2 總離子流圖(50~500m/z):a 氧化試驗;
2.4.2 雜質結構的分析首先根據一級質譜掃描得到各雜質的母離子,確定其相對分子質量和元素信息,再根據二級質譜獲得碎片信息,結合化合物的一般裂解規律,推測其可能的化學結構。
雜質1 相對保留時間為0.1,氧化試驗產生,一級質譜圖中[M+H]+離子峰為416 m/z,與[C16H21N3O8S]+離子式相對應,二級質譜掃描的離子碎片峰399、273、158、140 m/z 等,均可由此結構經合理裂解產生。推測裂解過程及二級質譜圖見圖3。

圖3 416 m/z結構裂解過程圖(a)和二級質譜圖(b)

表1 強降解產物的LC-MS/MS信息
雜質2 和雜質3 相對保留時間分別為0.12 和0.16,在酸降解,氧化試驗中均有產生,其質譜圖基本相同,[M+H]+離子峰為366.24 m/z,[M+Na]+離子峰為離子388.11 m/z,與[C16H19N3O5S]+離子式相對應。子離子峰348 m/z,為[M+H]+離子脫去一分子H2O 后形成的碎片離子,說明結構中含有裸露的羥基。子離子峰322 m/z 與[M+H]+離子相差44,推測為[M+H]+離子脫去一個羧基,說明結構中含有羧基,綜上所述,見圖4a(為《歐洲藥典》雜質C 和D 異構體)和圖4b,質譜圖見圖4c。

圖4 雜質2和3的結構圖(a、b;368 m/z)和質譜圖(c)
雜質4、雜質5 和雜質6 相對保留時間分別為0.33、0.39 和1.11,在酸、堿降解和氧化試驗中均有產生。其[M+H]+離子峰均為368 m/z,質譜圖相似,與[C16H21N3O5S]+離子式相對應,可能為同分異構體。有文獻報道[1]推測為β-內酰胺環上的酰胺鍵斷裂,被氧化水解形成羧基。在氧化試驗中還產生了雜質7 相對保留時間為0.2,其[M+H]+離子峰也為368 m/z,其離子碎片與雜質4、5 和6 的子離子碎片相似,但有一定差別,其結構有待進一步考察,結構見圖5。


圖5 368 m/z結構圖
雜質8 相對保留時間為0.58,在氧化試驗中產生。在質譜圖中存在340 m/z 和363 m/z 的離子峰,分別推測為[M+H]+和[M+Na]+峰,即雜質8相對分子質量為339。其二級質譜子離子碎片189、122、322、278、305 m/z,均可由此結構經合理裂解產生。推測裂解過程及質譜圖,見圖6 和圖7。

圖6 雜質8裂解過程圖

圖7 雜質8質譜圖
雜質9 和雜質10 相對保留時間分別為0.26和0.45,均在堿降解試驗中產生。雜質9 質譜圖中[M+H]+離子峰為177m/z,子離子峰149m/z為[M+H]+脫去一個羰基[4],質譜圖及結構推測如圖8。雜質10[M+H]+離子峰為220 m/z,其結構有待進一步考察。

圖8 雜質9和10的質譜圖(a,b)及雜質9(c)結構推測
據報道,對本品進行雜質檢查時大多采用磷酸鹽緩沖液作為流動相,不適合電噴霧離子化的質譜分析。本研究建立了適合頭孢拉定LC-MS/MS 分析的色譜條件,并對其進行了優化。通過對甲醇:水、甲醇:0.1%甲酸水、乙腈:水、乙腈:0.05%甲酸水、乙腈:0.1%甲酸水、乙腈:0.2%甲酸水、乙腈:醋酸銨緩沖溶液和甲醇:醋酸銨緩沖溶液等8 種流動相系統,分別調節不同比例進行試驗,結果表明在“2.1”項流動相條件下,頭孢拉定峰保留時間適當,雜質有效分離,且峰型好,是較理想的流動相。
本研究采用LC-MS/MS 分析法,檢測出頭孢拉定膠囊強制降解產物12 個,根據質譜分析和相關文獻報道,其中可能包含了《歐洲藥典》收載的雜質C 和雜質D,以及頭孢氨芐和4'-5'-二氫頭孢拉定等已知雜質。其余為未知雜質,其中m/z368 的雜質有4 個,有文獻報道其1 種相關結構,針對這4 種雜質是同分異構體還是不同物質,有待進一步考察。其余的未知雜質結構未見相關文獻報道。利用二級質譜進行結構解析,推測出其可能的結構,但結構的精準鑒定還有待借助多種手段進一步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