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麗嫻,王婭妮(.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省絲綢與時尚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學 服裝學院)
歐洲工業革命爆發后,機械生產方式的出現引發了思想、文化乃至商業領域的激烈沖突,流水線生產帶來分工細化,設計師職業隨之出現。當時的設計師群體積極探討了手工藝、機械生產、商業運營等內容與設計的關系,設計管理思想由此萌蘗。19世紀以后,美國紡織教育項目在東部沿海布局,加之“二戰”后因一直仰望膜拜的巴黎高級時裝屋因戰爭紛紛停業,美國時尚不得不經歷從效仿為主到自主創新的轉型,美國紐約隨之逐步建構了以“流行文化與大眾市場”為特征的時尚體系。區別于歐洲時尚的“傳統文化高地”優勢,美國紐約時尚自成一體,形成了綜合商業與藝術的特有時尚發展模式,期間的相關設計政策落實成效,法、美時尚中心的轉承互動,均是值得研究的西方時尚歷史樣本。
回望西方時尚歷史進程,從高級時裝屋到高級時裝品牌,再到時尚品牌,各個階段的設計管理思想與設計管理方式往往與對應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生產方式、時代精神配伍。其中,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創建恰逢高級時裝產業鼎盛期,更是西方時尚中心轉承與紐約時尚中心建構過程中的鮮活樣本。
本文旨在通過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個案分析,以點帶面地研究美國高級時裝品牌所采用的設計管理方式,進一步豐富時尚設計管理的研究視角。
20世紀上半葉,西方資本主義工業化進程加速,貴族與新興資產階級群體逐漸成為西方社會的主流時尚群體。查爾斯·沃斯、雅克·杜塞、保羅·波烈、艾爾莎·夏帕瑞麗等一大批法國高級時裝設計師享譽國際市場,鞏固了法國高級時裝的世界時尚話語權。然而,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歐洲成為“二戰”的主戰場,致使歐洲高級時裝產業一度走向低迷。在“二戰”引發的歐美政治、經濟格局驟變的時代背景下,加之19世紀起美國東部沿海紡織教育項目的布局,為美國時尚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一眾歐洲時尚人才流入美國,美國時尚產業捕獲發展契機,逐步形成了由跟風效仿至自主創新的發展路徑,進而推動了美國以“流行文化與大眾市場”為特征的時尚體系構建。這一背景下,“二戰”爆發后,定居于巴黎的高級時裝設計師查爾斯·詹姆斯,意識到法國時尚產業環境的顛覆性轉變,審時度勢地將其高級時裝商業陣地轉回自己的出生地美國,并從客觀上推動了20世紀中葉以后高級時裝屋向高級時裝品牌的轉型進程,這一轉型是因生產方式、消費群體、審美觀念轉變的時尚歷史進程的必然發展,也是與美國大眾時尚市場與流行文化相配伍的品牌主動轉型。
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以后,原本以人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單一動力來源的狀況發生了變化,即人力勞動越來越多地被機器取代,相應地,如何有組織地管理機器生產體系,成為了新的時代訴求。而后在19世紀末又面對新的問題,即如何實現手工藝生產與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協同,進一步催生了對設計管理的需求。最終,設計管理概念在20世紀60年代最先在英國被提出,英國設計師邁克爾·法爾在1966年將設計管理定義為“設計管理是在界定設計問題,尋找合適設計師,且盡可能地使設計師在既定的預算內及時解決設計問題。”[1]從最初提出至今,設計管理的概念、范疇、研究視角被一再拓展。
1.2.1 基于管理視角,設計管理是管理者對設計資源的高效管理 1990年,彼得·格羅伯(Peter Grob)將設計管理定義為:“設計管理是管理者為達到組織目標,對企業設計資源的有效部署和調配。”[2]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格羅伯認為設計管理是管理者對設計資源的優化調配,旨在實現設計效率提升和價值最大化。因此,此時的設計管理更多地建立在純粹工具性和技術性手段的思維方式上,管理者在具備管理職能的基礎上,還需具備對設計資源的把控能力。
1.2.2 基于設計視角,設計管理是設計師對設計過程的管理 2002年,比爾·荷林斯(Bill Hollins)將設計管理描述為:“設計管理是設計師對開發新產品和服務過程的組織與管理。”[3]基于設計師視角,荷林斯認為設計管理是以設計師為中心,指向設計過程的高效運作。因此,隨著時代語境及產業需求的轉變,此時對設計管理的理解從管理者視角轉向設計師視角,對職能的要求也由早期單一的管理職能逐步轉向設計與管理并重。
1.2.3 基于品牌視角,設計管理兼顧設計與管理職能,并通過設計、運營、戰略維度貫穿設計管理全過程 2010年,美國設計管理協會將設計管理界定為:“設計管理的目標是開發和維護有效的業務環境,在該環境中組織可以通過設計來實現其戰略和任務目標。包括設計流程、商業決策和戰略,三者能夠積極促進創新,創造出有效設計的產品、服務、通信、環境和品牌。”[4]基于品牌視角,美國設計管理協會對設計管理的定義明確指出了設計管理的維度、過程及目的。因此,對設計管理的理解在設計與管理職能分析基礎上,可以明確劃分設計、運營、戰略維度。
盡管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設計管理的概念不斷更新,然基本圍繞其作用、職能、范圍及對象展開。綜上所述,本文將高級時裝品牌的設計管理界定為:“由時尚品牌設計師驅動,以時尚品牌核心消費群為對象,基于設計與管理的雙重視角與職能,以設計問題的解決為目標,涵括設計、運營、戰略環節的設計與管理過程。”基于以上認知,下文對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研究可以從設計與管理的職能,以及設計、運營、戰略3個核心維度展開。
以1958 年美國經濟危機為轉折點,劃分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4個階段的發展歷程(見圖1)[5]。

圖1 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發展歷程
初創階段:美國設計師查爾斯·詹姆斯出生并求學于歐洲,1924年,在美國公用事業大亨薩繆爾·因薩爾的關照下,于聯邦愛迪生公司從事建筑設計工作。1926年,詹姆斯在芝加哥開設了一家名為“ 寶詩龍(Boucheron)”的女帽店,成為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前身[6]。
發展階段:1927—1943年,查爾斯·詹姆斯開展了一系列積極的商業實踐活動。例如,詹姆斯于紐約默里山創立小型制衣公司,于紐約長島開設店鋪,與英國和北美的服裝公司、彼斯特(Bicest)和馬歇爾·菲爾德(Marshall Field)等公司、紐約百貨公司洛德泰勒(Lord&Taylor)展開商業合作、開設綜合服裝店、創立設計工作室、組建專屬時裝沙龍、開設用于出售時裝產品的陳列室(Show Room)等。
拓展階段:1944—1957年,是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鼎盛時期。1952年,查爾斯·詹姆斯為拓展其高級時裝品牌的規模,在紐約麥迪遜大街716號建立了生產車間,同年在紐約東57街12號開設專賣店。
衰亡階段:1958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發展由盛轉衰。財務困境、官司纏身以及與主流時尚格格不入,使查爾斯·詹姆斯關閉了2間工作室和1間時裝沙龍展廳。1964年,查爾斯·詹姆斯將高級時裝品牌遷至紐約切爾西酒店直至1978年去世。
查爾斯·詹姆斯的設計職能主要表現在對其高級時裝作品藝術風格、服裝造型、面料、色彩、款式等方面的把握。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的藝術風格致敬維多利亞時代的品牌設計風格,運用緊身胸衣、裙撐和有箍襯裙展現女性的身體曲線;查爾斯·詹姆斯對服裝造型的把控,體現在以雕塑家的標準塑造嚴格遵照黃金比例的高級時裝上[7];查爾斯·詹姆斯擅長使用羊毛和棉花混紡面料、臺球桌布、羅緞、拋光皮、尼龍等創新面料,首次將玻璃布應用于時裝中;查爾斯·詹姆斯具備敏銳的色彩感知度,擅長使用拼色、撞色等手法將不同色彩應用于高級時裝中;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既有成衣業務,又有高級定制系列,迎合差異化的消費者訴求。其款式有禮服晚裝、夾克、外套等多品類,其中禮服又包括日裝和晚裝[8]。
查爾斯·詹姆斯同時擔任了其高級時裝品牌的管理工作。他通過創立設計工作室及制衣公司,開設陳列室、時裝店鋪及綜合服裝店,組建并設立專售時裝和服飾配件沙龍、拓展跨國業務等一系列管理決策,逐步擴大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業務規模與市場份額,通過英、法、美3國囊括明星、演員、名媛、藝術家、時裝設計師等上流社會群體的運營、傳播、推廣,逐步提升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查爾斯·詹姆斯被譽為“時尚界的雕塑家”“美國時尚行業首位高級定制設計師”[9],曾備受巴倫夏加、香奈兒、迪奧等設計大師推崇。下文綜合設計、運營、戰略3個維度分析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
2.3.1 設計維度——標識性的設計手法與品牌風格 基于設計維度,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以“融合雕塑、建筑和幾何學原理為一體,以不受常規服裝制作慣例、理論或技術限制”為設計理念,設計師將緊裹身體的褶皺、形如彩帶的分割、螺旋形式的裁剪、生動復雜的垂墜和堆積等造型手段貫穿于設計作品,沉淀為品牌精于分割的風格。基于對女性身體結構的關注原則,3種常用的設計手法:一是純粹依靠裁剪和縫接,創造性地利用面料塑形;二是內部使用類似緊身胸衣的支架、外部罩以褶皺面料展現女性身體曲線;三是通過改造變形打造夢幻般的服裝輪廓,凸顯夸張造型[10]。
2.3.2 運營維度——多渠道、全局性的品牌運營模式 品牌標識與原創申明。作為美國高級時裝品牌的代表,查爾斯·詹姆斯率先將品牌標識(“布標”“織嘜”)繡在高級時裝作品上。早在20世紀他就強調原創設計的重要性,他的品牌標識上往往標有一串英文字母“an original design by Charles James”(查爾斯·詹姆斯原創設計)。
時尚沙龍展示: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運用時尚沙龍向上流社會群體展示最新設計。1945年,查爾斯·詹姆斯在麥迪遜大街699號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和時尚沙龍,以沙龍的形式向上流階層的名媛們展示最新時裝款式,在提供定制服務的同時,更加深刻地理解個體消費需求。
時尚社交圈:20世紀恰逢西方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宮廷貴族與有閑階級成為歐美時尚的主流消費群體,上流階層的社交活動、名流聚會頻繁,對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屋的傳播起到促進作用[11]。詹姆斯自小生活在英國名流聚集地貝爾格拉維亞(Belgravia)富人區,母親為芝加哥社交名流之后,父親是英國軍官,外祖母是法國高級定制的常客。上流社會的成長環境為詹姆斯的設計生涯積累了包括明星、演員、上流社會名媛、藝術家、時裝設計師在內的強大人脈(見表1)。

表1 查爾斯·詹姆斯的名流社交圈構成與代表作
時尚營銷推廣:20世紀,西方時尚信息的傳播以時尚雜志、畫報、廣告牌、時尚聚會、時尚人偶為主要媒介,而《Vogue》和《Harper's Bazaar》作為當時美國的權威時尚雜志及信息傳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發展。美國時尚雜志對查爾斯·詹姆斯的報道情況如下:
1929年,《Vogue》和《Harper's Bazaar》雜志刊登了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的士連衣裙;1936—1958年,《Harper’ s Bazaar》雜志聚焦于歷史上的關鍵時刻,重點展示包括詹姆斯作品在內的一系列作品;1937年,《Harper’s Bazaar》雜志發表了關于裁縫的文章,并附有詹姆斯在酒店工作的照片;1938 年,《Harper’s Bazaar》雜志刊 登了詹 姆斯設計的晚裝夾克,該夾克現收藏于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1947年,《Harper’s Bazaar》雜志刊登了詹姆斯設計的晚禮服,該禮服現藏于FIT博物館;1948年,攝影師塞西爾·比頓為《Vogue》拍攝了一張查爾斯·詹姆斯的經典禮服作品。
2.3.3 戰略維度——全球市場拓展查爾斯·詹姆斯時遇高級時裝產業發展的鼎盛時期,其發展背景與產業需求的交織,驅動查爾斯·詹姆斯積極拓展跨國業務與全球市場。詹姆斯早期于英國、法國、美國巡回從事時裝設計工作,積極與各個國家有影響力的人物建立聯系,為其高級時裝品牌跨國業務的發展積累潛在客戶。通過對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跨國業務拓展歷程的歸納總結,包括4個階段的國際市場拓展活動(見圖2):

圖2 查爾斯·詹姆斯國際市場拓展
(1)1928年,查爾斯由英國移居美國,于芝加哥開設“寶詩龍”女帽店,于紐約默里山創立制衣公司,于紐約長島開設時裝店鋪,逐步推進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國際業務。
(2)1929—1933年,憑借在英、法兩國巡回期間積累的人脈資源,查爾斯·詹姆斯分別與英國和北美的服裝公司、紐約百貨公司洛德泰勒、彼斯特和馬歇爾·菲爾德等公司進行商業合作,開辟了基于戰略合作的代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銷售渠道與規模,繼而推動其跨國業務發展。
(3)1934—1939年,詹姆斯定居法國巴黎,期間詹姆斯為法國紡織品制造商科爾孔貝(Colcombet)設計面料,在一定程度上為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積累了法國市場的資源。
(4)1940—1952年,詹姆斯重返紐約后,開展了一系列商業實踐活動。如開設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綜合服裝店,創立設計工作室,組建并設立時裝專售店和服飾配件沙龍,舉辦培訓設計師的工作坊,開設陳列室,擴大生產車間及店面等。
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作為美國時尚產業的典型案例,所開展的一系列設計與實踐活動映射出在當時相對先進的時尚品牌設計管理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國時尚轉承及紐約時尚中心構建進程。
首先,基于設計維度,查爾斯·詹姆斯及其高級時裝品牌統籌藝術風格、服裝造型、面料、色彩等基本要素為一體,致敬維多利亞時代的品牌設計風格、嚴格遵照黃金比例的時裝造型、融合當時新興技術的面料使用、夸張的色彩組合塑造出獨具一格的品牌風格。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兼具較高品牌識別度及鮮明強烈的設計風格,當代時裝品牌應注重品牌設計風格的差異化定位,可以通過塑造獨特的藝術風格及造型,使用新開發的面料及特定色彩搭配等方面提升品牌的識別度。然而后期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歷經美國經濟危機,未能審時度勢地轉變自身設計運營方式以適應時代需求的轉變,致使其逐漸走向衰落。
其次,基于運營維度,查爾斯·詹姆斯及其高級時裝品牌兼具全方位的運營模式,品牌標識與原創申明、沙龍展示、涵蓋明星及演員、上流社會名媛、宮廷貴族、藝術家、時裝設計師等社交圈的運營、《Vogue》和《Harper's Bazaar》雜志的營銷推廣等一系列的商業運營實踐,展現了查爾斯·詹姆斯多渠道、全局性的運營推廣模式。當代時裝品牌可以借鑒其全局性的運營模式,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運用多渠道傳播實現品牌的運營推廣。
第三,基于戰略維度,查爾斯·詹姆斯憑借其超前的設計管理思想將其高級時裝品牌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囊括英國、法國、美國3個主要消費市場,折射出先進的品牌發展戰略意識。此外,查爾斯·詹姆斯與彼斯特、馬歇爾·菲爾德、英國和北美的服裝公司、紐約百貨公司洛德泰勒等公司達成品牌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將授權代理銷售給其他公司的模式,不斷擴大品牌市場占有率。
基于設計管理視角,審視20世紀美國時尚進程,曾經出現了一批推動美國時尚自身風格形成的時尚品牌,均展開設計與管理并重、創意與市場兼顧的設計管理實踐活動。其中,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于19世紀40年代曾一度達到發展的輝煌時期,影響空前,卻僅存世40余載。從設計管理視角審視查爾斯·詹姆斯高級時裝品牌的設計與運營活動,雖然在20世紀50年代鼎盛期后逐漸衰落,但是其設計與運用方式曾經引領美國時尚,且貢獻于美國大眾流行文化與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