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倫
摘要:數字化時代,數字軟件在VI(Visual Identity)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手段與技術表現過程中的應用,將成為預測企業或文化團體整體視覺形象的前提和依據,國內外校園文化視覺設計在數字軟件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論文以馬鞍山學院的視覺識別系統設計與應用為例,著重研究標志與吉祥物的設計。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校園文化 ;學校VI設計; 標志;吉祥物
一、視覺形象識別系統設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在當今高校里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所學校對外品牌樹立的關鍵因素。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構建一個高雅、和諧、怡人的生態教書育人環境是學校的VI 設計的目標,優秀的VI 設計可以奠定校園文化環境的堅實基礎,學校的VI 設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有著如下作用:
作用一,在建設和諧校園環境過程中發揮作用。
作用二,在學校VI設計中如何能設計出個性特色的校園文化,在形式上的特殊性與內容上的差異性即為個性。
作用三,提升學校的品牌價值,擴大社會影響力。
作用四,能較好地傳達學校校園文化活動中的教育主旨思想和教育教學理念。
二、學校VI設計的組成要素
學校VI設計的組成要素有非常嚴格系統規定,標志圖形標識、標準色彩、企業象征圖案、中英文字體形等形式要和諧一致,基本要素要從根本上得以規范,校園視覺基本要素系統是學校文化形象的核心組成部分,而學校視覺文化識別系統(VI)又是學校文化識別系統(SIS)中最為直觀的組成部分。它兼顧學校內部不同的功能需要,以校徽、吉祥物、標志、標準字、標準色和輔助色、標志和標準字的組合為核心,其范圍涉及到教學、管理、辦公、后勤、公關等一百多種實際應用元素,通過既有特點個性、又規范系統的視覺符號來呈現學校的辦學教育理念,在現代激烈的教育競爭中,塑造學校優良的視覺文化形象。
三、馬鞍山學院校園文化系統視覺形象設計分析
(一)馬鞍山學院CIS建設
1、馬鞍山學院的理念識別建設(MI)
馬鞍山學院根絕自己學校的特點整合學校辦學理念,在不斷改革創新,著力提升“以育人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的辦學理念,逐步形成了“德才兼蓄,知行合一”的校訓精神和“團結、勤奮、嚴謹、創新”的優良校風。
2、馬鞍山學院的行為識別建設(BI)
馬鞍山學院特色在于:學校將產教融合和國際合作辦學作為實現快速發展兩大抓手。產教融合學校一是將專業結構布局與舉辦方產業布局結合,設置新工科專業,如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機器人等;二是根據“新工科”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設置院系專業,制訂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期逐步建成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生態體系。三是通過設置實驗性的創新學院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其中軌道交通實驗室于2019年獲批省級重點實驗室。
3、馬鞍山學院的視覺識別建設(VI)
在確定學校辦學理念和特色以后,設計符合本校的VI設計,2019年年底本人受馬鞍山學院委托,設計學校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內容分為基礎部分和應用部分,基礎部分包括為校徽、標準字、標準色、輔助圖形、吉祥物;應用部分為行政辦公系統和多媒體辦公系統。校園文化建設內容豐富,意義深遠。校園的設計策劃是重要內容建設之一。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針對學校的特色,擬出了校園文化特色菜單,現針對其中藝體特色菜單進行了設計與策劃。
四、馬鞍山學院標志與吉祥物設計
(一)馬鞍山學院標志設計定位
對于馬鞍山學院標志設計之前,本人大量查閱資料,收集了很多資料,對很多優秀高校對標志設計進行了學習、借鑒和反思。中國高校的標志外形大部分都是圓形設計風格,很多高校標志表現方式和手法有圖形創意法,如同濟大學的校
徽是以三人劃龍舟的圖形為主體,喻示三人成眾,同舟共濟,向著目標奮勇拼搏;。也有運用文字法,如北京大學的校徽,就是用了篆書“北大”。
馬鞍山學院是一所新的民辦大學,學校的視覺形象定位不能利用慣性思維模式,應該推陳出新,緊跟時代步伐,體現時代精神和年輕大學的精神風貌。
(二)馬鞍山學院標志設計
標志是闡明事物特性的記號、以單純、明顯、易識別的物象、圖形或文字符號為直觀語言,表達意義,情感和指令行動等。標志是在形象要素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要素之一,是VI的核心部分,應該具有獨特的識別性和感染力。
(三)馬鞍山學院吉祥物設計
在學院吉祥物設計過程中,其外觀形象設計尤為重要,需要深入了解校園文化內涵。每個高校都有著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這些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積淀出了不同的校園內涵,為了設計出更具有美觀度和代表性的吉祥物,必須對吉祥物的姓名、原型、性格、體態、五官、色彩服飾等方面進行全方面的調查研究并開展設計實踐,把抽象的校園文化形象擬人化為人或者動物、植物能更好地詮釋高校可視形象,文化特色等。
五、馬鞍山學院校徽和吉祥物實際運用
馬鞍山學院校徽和吉祥物設計完成之后,得到了學校教師和師生的一致認可,并已經在校園各個方面投入試用。
結束語
本次校園文化建設論文經過一個非常艱辛的由實踐到理論的過程,由于本人參與來該項目的視覺系統中標志和吉祥物設計,因此本文也主要圍繞這個兩個方面重點闡述。在設計之前,對馬鞍山學校文化建設做來全面的系統的了解,針對校園做來深入的調研和分析,包括學校的辦學定位、特色分析、以及學校教學人員和學生的基本意愿。重點對校園文化識別系統進行來認真的研究,圍繞VIxi通中的標志和吉祥物開展設計與制作。
通過對馬鞍山學院標志和吉祥物的設計了解到國內外一些非常優秀的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標志和吉祥物設計案例,從別的優秀作品中吸取了有益的精華和設計理念,從而形成了馬鞍山學院標志和吉祥物設計,并得到了馬鞍山學院師生一致認可。
參考文獻
[1] 陳青.VI設計新模板.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6
[2] 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3] 黃炳青.現代平面設計與制作實用手冊.哈爾濱:黑龍江科技出版社, 2005
【校級青年基金項目】名稱:數字時代校園文化系統的視覺形象設計,項目編號:QS201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