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基層組織生活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載體,是黨組織對基層學生黨員進行黨性教育的重要形式,更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方法和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了更好全面提升疫情之下基層黨組織生活,更好解決基層黨組織線上組織生活問題,我們展開了一系列專題調研,提出了“學思悟行”提升黨組織生活質量的思路。
關鍵詞:黨組織;生活質量;研究
一、基層黨組織生活質量存在問題
按照《中共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關于基層黨組織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組織生活的通知》精神,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在疫情防控中的戰斗堡壘作用,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學生黨員教育管理不掉線,做到疫情防控和學生黨建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探索疫情之下行之有效的組織生活形式,充分發揮支部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學中的中堅力量和戰斗堡壘作用,在“學思悟行”中堅定理想信念,在擔當作為中踐行初心使命。與此同時,在調研中也發現一些有待改進的問題,主要如下:
(一)因應形勢開展疫情防控期間的黨員組織生活缺乏新內容。黨支部的戰斗力直接體現在其作用的發揮上,而黨的組織生活是黨支部作用發揮的重要形式和載體,是基層黨支部發揮組織育人功能的重要基礎。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生實行開學不返校的教學模式,如何因應形勢開展疫情防控期間的黨員組織生活,如何讓黨組織生活內容更加豐富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形式創新不夠。在調研中有70%的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形式缺乏活力,不是聽報告就是念文件;另有30%的黨支部經常選擇一些實踐式和體驗式的組織生活方式。
(三)黨支部組織育人功能導向性不夠。有相當一部分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自覺性不強,甚至認為是否參加黨組織生活無所謂。
二、構建疫情之下“學思悟行”提升黨組織生活質量模式
(一)疫情防控期間工作部署到位
學院黨總支成立了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學院疫情期間各項工作,院第一、第二學生黨支部根據學院部署聯合成立疫情期間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黨小組,由學工辦主任、第二學生黨支部書記任組長,全面推進疫情期間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學思悟行”提升黨組織生活質量模式的探索
學”講話精神,樹牢必勝信心。通過線上黨支部專題學習會、主題黨課、黨員沙龍等形式組織全體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疫情期間累計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學習 12 場次,在疫情防控最緊張、最關鍵的時刻,堅定了廣大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抗疫必勝的信心,也為學生黨支部在疫情期間如何更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疫情防控期間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思”制度優勢,樹牢“四個自信”。在引導學生樹牢抗疫必勝的同時,黨支部及時結合抗疫中的先進事跡引導學生黨員和廣大學生思考中國抗疫取得巨大成就背后的中國制度優勢,通過舉辦主題線上手抄報大賽、學生微黨課大賽、黨員沙龍、線上演講比賽等活動,“雷神山”、“火神山”、“請戰書”等紛紛出現在學生的作品中,出現學生激情的演講里,廣大學生黨員通過思考更一步深刻認識到中國抗疫背后呈現出的中國制度的巨大優勢,更進一步樹牢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悟”初心使命,樹牢宗旨意識。把學習抗疫先進事例與初心使命教育相結合,探索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疫情之下的常態化,引導黨員學生進一步樹牢宗旨意識。結合回精神感悟青年大學生黨員的初心使命,讓學生黨員感悟到即使在疫情肆虐的困難環境下,也要堅持理想信念,在奮斗中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 、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
“行”當行之事,樹牢志愿精神。作為大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如何在抗疫中發揮作用,行當行之事,疫情發生以來學院共有10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向上學院號召,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每個志愿者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過480小時;同時開展精準結對服務,關心滯留湖北學生,疫情發生時,學院有9名學生正滯留在湖北地區,學生黨支部按照三個精準”原則(精準排查、精準跟進、精準服務)安排9名黨員志愿者,以“一對一”結對方式用心用情用愛關心身處湖北的9名學生,每日通過電話或微信關心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學生做好自我防護。
三、疫情之下“學思悟行”提升黨組織生活質量模式效果與啟示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充分發揮了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學工作中高高飄揚。概括起來,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堅持黨建引領,鍛造更加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新冠肺炎屬于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學生黨員牢記入黨初心和本色,沖鋒在前,以實際行動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支持復工復產復學,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和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是一支可以緊緊依靠的中堅力量。
堅持創新引領,創造更加豐富、多樣的黨建活動內容和形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既給傳統的黨員教育等工作開展帶來困難和挑戰,也為創新黨建活動新形式提供了新契機。新時期,如何因應時代變化、學生學習和知識接受特點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新模式,成為亟待解決的時代課題。新時期,黨建工作,必須主動順應時代發展,不斷創新黨建工作內容和形式。
參考文獻
[l]吳超.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
[2]葉佳林.加強高校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思考[J].中國輕工教育,2013(1).
作者簡介
陳麗蓉(1986-),女,漢族,廣東省河源市人,講師,教育碩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