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甲求



摘要:平面設計作品由文字,圖形、色彩、基本元素構成,版面設計是把這些基本元素按照視覺美的原則在有限的版面空間內進行合理的安排。在版面設計中,我們經常會運用到形式美法則。
關鍵詞:基本元素、版面設計、形式美法則
任何藝術設計的形式都具有形式美法則,平面設計自然也不離外,平面設計是指二維空間內的設計,通過運用不同的文字、色彩、圖形等元素,在一定的版面空間內進行編排。平面設計作品的美觀,體現在材質美和版面各元素編排的形式美。形式美主要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元素本身的美,具體包括元素的線條、顏色、圖形等;二是在版面排列組合的規律所展示出來的形式美,常表現的形式美法則:
(一)、對稱與均衡:對稱與均衡是一對統一體,使觀者在視覺上產生一種靜止和平衡感。對稱有以水平線為軸心上下對稱, 有以中軸線為軸心的左右對稱;均衡指平面設計元素在重量、大小及材質感覺上得出的平衡判斷。畫冊版面調整對稱均衡的技巧,是根據版面元素分量來考慮,點的疏密、線的粗細、圖形大小,字體的變化、色彩的深淺、圖片的面積都可以將其化解為一定的輕重分量,在畫冊封面設計中常運用。如圖一,利用虛實關系產生畫面對稱。
(二)、重復與韻律:重復和韻律本是音樂上的術語,現借用到視覺傳達上,在平面設計中連續出現兩個相同的或兩個以上的元素,稱之為重復。相同的圖形不斷重復會產生一種
整齊、秩序、安定感。沒有重復就不會產生韻律,有重復的存在和有規律的變化最終形成韻律。在畫冊設計活動中,重復是某種元素有規律的變化,比如形狀大小的漸變、圖形的重復排列等。如圖二,利用圖片桔子圓形的大小產生畫面的重復,增加畫面圖形面積的對比效果。
(三)、對比與調和:在平面設計中各元素之間進行互相比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強調差異性,稱之為對比。在版面中各元素之間是統一和諧的關系,而不是相互矛盾,互相排斥稱之為調和。總之對比強調差異、矛盾;調和強調統一,緩解矛盾。對比是畫冊設計中運用較廣泛的法則之一,常見的對比有主從對比、大小對比、色彩對比、疏密對比、方向對比等。如圖三,產品圖片通長圖形的寬窄,占用版面的面積產生對比,利用藍色塊結合圖片形狀產生調和,使畫面具有整體感。
(四)、虛實與留白: 中國傳統美學上有“計白守黑”這一說法。就是指編排內容是“黑”,也就是實體,斤斤計較的卻是虛實的“白”,版面的實體可為細弱的文字、圖形、色彩,這要根據內容而定。留白則是版中未放置的任何圖文的空間,它是‘虛的特殊表現手法,其內容形式,大小,比例,決定這版面的質量。留白的感覺是一種輕松,最大的作用是引人注意。在排版設計中,巧妙地留白,集中視線和造成版面的空間層次。
留白是版面形式空間中的虛實存在,在平面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企業畫冊設計制作中為了更好地突出主題,講究空白之美,起到版面內容的一種陪襯與烘托,給讀者產生一種思考。
平面設計版面有限,要在有限的版面空間排列過多元素,版面會產生一種堆砌與繁鎖,元素過少會產生一種內容簡單空洞。精心思考安排一些元素,不僅讀者產生心情愉悅,而且也提升了版面的美感。如圖四,這是一張三國公園遺址企業畫冊中宣傳企業的形象插頁,結合企業文化歷史,版面圖片選取與安排給讀者產生遐想的空間,意味深久。
(五)、變化與統一:在平面設計中變化是指各元素自身和其它元素之間的差異性和不同點稱之為變化。統一指各元素的同一性和整體性,各元素之間有一種內在的聯系。統一是更高層次的調和,比調和具有更多的共性,它使整個版面甚至整個設計作品更加完整美觀。變化與統一是形式美的總法則,是對立統一規律在版面構成上的具體運用,將兩者完美的結合,是版式設計的根本表現,也是表達版面設計藝術性的體現。如圖五,畫冊由于圖片數量的限定采用圖片的放大,達到整體統一的效果。
(六)、比例與適度:早在古希臘就把比例被確立為美的源泉,亞里士多德亦有“美即比例的和諧”的名言。一本精美的企業畫冊版式的安排,首先是良好的比例關系,它體現在部分,部分與整體各元素之間的關系。由此,版面采用黃金分割法的比例尺度關系,作為審美標準。適度指版面的各元素安排在視覺上適合讀者的心理,和諧適度的比例關系使版面達到勻稱有序,而不成比例的版面設計會給人感到零亂而缺少美感。如圖六,手冊封底、封面沒有采用水平居中的分割方式,而是采用圖形面積三分之一,而主體色彩面積占用三分二,符合黃金分割比例,達到版面比率適度。
(七)、漸變與特異:漸變是指某一個對象逐漸發生變化的過程,是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平面設計作品中,常表現為色彩的漸變,圖像的漸變,圖形的漸變等,漸變的過程本身也是美產生變化的過程,給讀者視覺生理和審美心理產生諸如舒適,自然、柔和的感覺。特異是指對規律現象的突破,是在整體中元素中局部的突變,頗具有“鶴立雞群”之感,在畫冊設計中所帶給讀者的感受是視覺沖擊力強,具有獨特的審美效果,“萬綠叢中一點紅”就是具有特異的美感,色彩感人。如圖七,底紋采用特異、漸變效果更加突出圖形與文字。
(八)、精微與宏大:在傳統的中國山水畫中講一幅好畫應該“近看其質,遠觀其勢”。指的就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對作品評價。畫冊設計的精微就是體察秋毫、盡精刻微,巧妙處理各種元素在版面中的關系,版面元素和諧共處,賞心悅目。宏大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大氣,是從宏觀的角度對作品加以評述,具有整體的特征。
在精致與宏大的形式美法則訓練中,更加關注于畫面上細節的刻畫、線條的粗細、字體的大小、圖形的樣式,質感的表現與肌理的微觀差異與審美情趣。同時亦更加強調畫面上宏觀形態氣勢,圖片的大小、視覺中心、畫面圖形張力與沖擊力及形式美感。如圖八,圖片的宏大,占領整個版面的五分之四,而圖片內容場景也所表現空間規模開闊,在刊名文字排版中把“在”字進行精微處理,顯示刊名的字體大小層次,版面的生動性。
參考文獻
[1]張小紅. 構成理論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 科學大眾, 2019, 000(003):P.90-91.
[2]阮英爽. 形式美法則在景觀設計中應用的探索[J]. 中華少年,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