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巖
摘要:在水稻種植上我們要不斷優化水稻種植技術,努力提高水稻產量和質量,促進水稻產業和傳統農業經濟發展,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并且在種植中要盡量減少農藥的使用,探討預防病蟲害、確保食品安全、提高水稻品種質量的更好的物理方法。
關鍵詞:水稻;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農業的總產值收到水稻產量和質量的直接影響,所以對于水稻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探究依然需要進一步深入,不但可以使產量得到有效提升,還可以有助于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對推動我國的農業發展同樣意義重大。
1.水稻的種植技術
1.1科學選種
選擇優質的水稻品種,可以有效保證水稻的抗病性,進而保證水稻的產量和質量。首先,購買水稻種子時一定要選取正規的渠道,如大公司或口碑好的門店,確保水稻種子具有合格證明、出售證明等相關材料;其次,選擇的水稻品種必須經過國家審定或省級審定且審定區域涵蓋本地區,在進行播種之前,種植人員一定要對水稻的種子進行篩選,將干癟、受潮等劣質種子進行排除,從而更好地保證水稻秧苗能夠出苗整齊,秧苗健壯。
1.2播種育苗
每年春季是水稻進行育苗的主要時期,首先,種植人員在進行播種之前要將水稻種子浸泡在消毒液中,從而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有效防止病蟲害侵害;其次,種植人員要合理選擇育苗的苗床,并對其進行整理工作,在苗床周圍要設置好排水溝,防止在灌溉時產生積水,進而導致種子腐爛;最后,在進行育苗時,種植人員必須要控制好育苗的密度,植株密度太大會導致其無法充分吸收營養,最終導致水稻植株纖細、瘦弱,生長緩慢。
1.3合理插秧
插秧是水稻種植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主要分為人工插秧和機械插秧兩種方式,雖然機械插秧的方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但相比較于人工插秧來說,機械插秧受到地理環境因素的制約較大,在地勢崎嶇的地區是無法使用機械進行插秧的。除此之外,種植人員還要注意氣候環境的變化,在晴朗天氣時進行插秧工作,降水天氣不僅會增加插秧工作的難度,還會使水稻秧苗遭到破壞;同時,還要合理控制插秧密度,保證水稻健康成長。
1.4正確施肥
只有種植土地具有較高的營養成分,才能保證水稻種植具有較高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在進行水稻種植時,要對土壤進行合理的配方施肥工作,從而保證水稻更好地成長。對于不同生育期的水稻來說,都要選擇不同的肥料和配方來進行施肥工作。在插秧之前可以先對土壤施加底肥,確保營養供應均衡;在水稻抽穗時期,還要及時進行追肥,適當灌溉氮素化肥。除此之外,在進行施肥的同時,還要注意調節灌水量,保證水稻具有充足的水分供給。
1.5灌溉技術
對拋秧后大田進行淺水管理,從而達到立苗、促根、促蘗的目的。在每畝田塊內出現10萬株左右總苗數以后開始曬田控苗。在孕穗期,由于氣溫較高,蒸發較快,此時必須做好保水工作,以防因缺水而導致穎花發育不良,因空秕率較高而導致減產。在抽穗期保持淺水,使抽穗具備更高的整齊度,提高結實率。灌漿期進行干濕交替管水,收割前7天斷水,使根系始終具備較高的活力,進而提高籽粒的飽滿度,提高單產。
2.病蟲害防治措施
2.1防治稻瘟病
稻瘟病主要出現了我國的北方區域,因為南方和北方其余的氣候差異性非常大,加之地質條件所產生的影響,導致南方區域經常會出現稻瘟病。由于南方地區的濕度以及溫度等條件,非常容易發生稻瘟病,因此,需要做好相應的防治工作,防止水稻產量不斷降低。稻瘟病的表現主要是稻苗出現斑點,需要噴灑三環唑溶液,該溶液的濃度主要維持在23.5%。
2.2防治紋枯病
對于水稻農作物而言,紋枯病影響比較嚴重。一方面對水稻產量起著不良的影響,另一方面對水稻質量起著嚴重的影響。在對紋枯病進行實際防治作業的時候,應該做好預防管理工作,使用相應的防治措施與方式方法。與此同時,種植人員要提高水稻種子的抗病性能,在實際選擇的時候避免菌核的殘留,有效降低此疾病的實際發病概率。除此以往,種植人員也應該增添磷鉀肥,保證水田排水工作的順利展開,讓田間十分干燥,并且將藥劑直接噴灑其中,保障紋枯病的實際防治質量與成效。
2.3防治稻飛虱
針對水稻種植而言,稻飛虱屬于病蟲害,由于其體積比較小,并且會跟隨其后改變情況出現遷移。在此病蟲害實際防治作業的時候,要保障水稻種植的優良性,結合各個區域季節的實際改變情況,加強對稻飛虱的預防以及管理。在此以外,應該對化學藥劑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盡量不會對水稻的健康生長,選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對稻飛虱進行全面防治。
2.4防治白葉枯病
在水稻患有白葉枯病的時候,最開始的時候會呈現出半透明的黃色斑點,由于病情的逐步發展,這樣的病斑會展現出黃綠色或者是綠色等現象,局部特征十分明顯,導致病蟲害的入侵情況非常強。相關人員應該做好水稻種子的實際檢疫作業,需要做好質量方面的檢疫工作,進而有效降低防治白葉枯病的困難程度。在實際選取種子的時候,要保證植物檢疫作業的標準化以及規范化,將患有病癥的種子直接篩選出來,加強水稻種子多個方面的管理,將檢疫作業所具備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如若某些水稻出現了白葉枯病現象,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與方式方法,在將稻草直接焚燒以后,做好相應的消毒工作。經過育肥以及灌溉等工作,查看水稻是否正常以及健康成長,將物理和化學等方法整合起來,將白葉枯病直接消除掉,避免病情逐步拓寬,導致嚴重的不良影響。
2.5防治稻螟蟲
在水稻正常生長過程當中,稻螟蟲也會對其產生嚴重的威脅。此類病蟲非常容易造成水稻出現枯心的現象,并且也會出現白穗,針對這樣的現象,為了更好的防治稻螟蟲,應該使用水和可濕性粉劑進行混合,之后使用噴霧處理方式。才能更好的防治稻螟蟲,避免水稻白穗或者是枯心,保證其正常生長。
3.結語
水稻屬于至關重要的農作物,種植人員在對水稻作物進行管理以及種植的時候,應該將先進的種植技術廣泛運用其中,對水稻病蟲害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防治。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效提高了水稻的實際產量,保障水稻的品質。只有這樣,才可以保障水稻的高產,實現優產的重要目標,這樣可以和人們對水稻作物的實際需求相滿足。
參考文獻
[1]胡達平。水稻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204(12):205.
[2]李曉偉。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9,39(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