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舒雯
【摘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教學過程中注重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寫作與閱讀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但在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中,各種原因導致了英語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的分離。繪本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學生對于繪本有很大的興趣。在小學高年級實施以繪本閱讀促進寫作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提升英語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寫作水平。本文從繪本的選取、以讀促寫的教學等方面切入,提出具體的基于繪本閱讀的以讀促寫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年級;繪本閱讀;以讀促寫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前,大部分小學的閱讀教學僅局限于閱讀理解的講解和分析,重點在于解決閱讀后的選擇題、判斷題或是簡單題,缺乏對于閱讀欣賞、能力培養和興趣的激發。同時,在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中,寫作課也是局限于分析寫作要求,結合課堂所學內容,進行語言輸出。雖然有部分學校采取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但閱讀的材料主要源于課文,內容具有局限性。因此,本文針對小學英語高年級學生,提出基于繪本閱讀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以構建高效的寫作課堂。
一、以繪本提升閱讀能力
(一)繪本閱讀的意義
閱讀是運用已有的知識對閱讀材料進行理解和分析的過程。閱讀是對文字符號進行解析并最終領會其表情達意功能的過程,通過對其內容和意義的理解,從而發展閱讀理解的能力。繪本兼具文字和圖畫,更受到學生的關注和喜愛。它對于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繪本的選取和使用上應更加細心。
(二)繪本的選取
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已積累相當的語言知識,無論是想象力、領悟力,或是交際能力都有了較豐厚的堅實的基礎。因此,在選擇繪本時,可選擇圖文并茂,圖片細節生動,圖少字多,適當有描述性語言段落的素材。而內容的選擇應更加寬泛和具有文化內涵,選取與課文話題相關的繪本素材。就教科版英語高年級教材而言,在每個模塊復習課中,選取一篇與模塊話題相關的繪本。如,在廣州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第六模塊Festivals這一主題教學后,教師選取繪本The Legend of Nian進行閱讀。通過閱讀形象生動的配圖及簡潔的文字,學生了解了更多關于春節的故事,拓展了他們的語言積累,提升了文化意識。
(三)繪本閱讀教學方式
在繪本教學中注重教授閱讀方式,指導學生正確閱讀。同時,注重重復率高的重點句型和詞匯,進行歸納練習。教師應將教學重點放在繪本的整體理解中,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通過有趣的繪本學習,降低學生的焦慮感,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首先,在閱讀前,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繪本的封面、標題、作者及圖片信息等猜測繪本故事大意,降低閱讀難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整體感知繪本,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從繪本故事的整體入手,抓住故事的主線,從而進行細節閱讀。
其次,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學生進行深入的細節閱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根據不同的繪本結構,設置不同的任務,提升學生的不同閱讀能力。比如,通過觀察圖片,培養學生猜測推理能力;通過找關鍵詞句,培養學生的篩選信息的能力。
最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通過閱讀繪本,發現故事中的語言規律,將其進行歸納和總結,輸入到大腦中,形成自己的語言結構,從而進行輸出。如,與教科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六年級上冊第三模塊Health話題相關的繪本“Going to the Doctor”中,學生歸納出句型“My mom/The doctor/The nurse/… checks my blood pressure/my heart and breathing/…”通過對醫生或者護士檢查身體的語言的學習,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并在寫作中進行輸出。
二、以繪本閱讀促進寫作能力
在學生提升了閱讀技能的基礎上,將輸入的知識有效輸出,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教師可通過將繪本的知識點與每個單元重難點知識進行結合。在閱讀繪本時,教師引導學生提煉出繪本的句型和結構,歸納總結寫作的方法和注意點,進行寫作輸出,從而以讀促寫。
(一)扎實語言基礎
在選取繪本時,結合教材,選擇與其相關的話題。通過復習單元的重難點知識引入繪本的教學,將新舊知識相結合。學生運用扎實的語言基礎進行寫作。在這一階段,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習作模仿。通過多種形式的操練,逐步讓學生掌握和靈活運用重難點詞、句法和段落。以此克服學生對于寫作的恐懼,樹立學生對于寫作的信心。
如,在廣州版五年級下學期第一模塊Seasons這一主題教學后,增加繪本In winter的閱讀。通過繪本的閱讀促進“My favourite season”主題寫作。首先,學生通過復習cold, warm,snowy,put on等一些已學詞匯及句型“My favoutrite season is...”和“I like...”引入到繪本的學習,減輕繪本學習的難度。再通過將課文知識點與繪本的知識點的相結合,訓練學生通過詞句的練習,積累寫作的語言基礎。
(二)搭建寫作腳手架
學生寫作的源泉大多數來自于他們在閱讀中的積累。因此,在閱讀繪本時,教師可通過問題的呈現和故事結構幫助學生理清繪本的寫作層次。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繪本的結構進行梳理。教師通過范文引領學生在寫作框架的幫助下進行語言的輸出。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寫作,教師為其搭建的寫作框架應該是由易到難,由課內到課外、層層遞進的。
如,學生在學完廣州版六年級下學期 Animals話題后,進行繪本Animals,Animals的閱讀。通過課內和課外的閱讀進行Animals話題的寫作。在教材內,學生主要學習動物的飲食、居住地和保護動物等相關的語言結構。如“My favourite animal is the panda.”“It's black and white.”“It lives in China.”及“It's eats bamboo.”等。繪本Animals,Animals中介紹了麋鹿、駱駝、狐貍和斑馬等動物,主要學習表達動物的特征、棲息地及能力的語言結構。如“Foxes have bushy tails.Foxes live in holes in the ground.”學生在繪本閱讀后,增加了對不同動物特征和生活習性的認識,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從課內外的閱讀中,總結出寫作的語言支架,減輕學生寫作的畏難情緒。
(三)小組合作輸出語言
針對小學生年齡小,寫作能力薄弱的特征,教師在進行基于繪本閱讀以讀促寫的教學活動中,可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形式,發揮小組討論、集思廣益的作用。在寫作框架下,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做好思維導圖,提取出大腦中的相關知識點,將輸入的知識合理地進行輸出。
就廣州版六年級下學期Animals話題的寫作而言,教師將課內和課外閱讀結合,引導小組學生對動物的特征、居住地、飲食、能力及提出保護動物的建議等方面進行頭腦風暴,完成思維導圖,并根據梳理好的語言支架進行寫作。
三、結語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雖相對于中低年級學生,儲備了更多的知識。但由于他們年齡小,理解能力也受年齡的限制,接觸的英語知識十分有限。因此,基于繪本閱讀的以讀促寫策略能夠切實地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應采取圖文并茂的繪本進行閱讀教學,促使他們能夠拓寬思維,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交際能力和文化品格等,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英華.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實用指南[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9.
[2]陳立平.從閱讀與寫作的關系中看寫作教學中的范文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7):24-28.
[3]尤其達.輸入與輸出并舉,提高英語應用能力[J].外語界,2001(6):40-43.
[4]張麗麗.以繪本閱讀激發學的讀寫興趣[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5(12):59-62.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示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