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
摘要:在短跑訓練過程中,通過提高髖關節靈活性,使學生掌握短跑運動技巧,有助于提升學生短跑速度。本文探討了提高髖關節靈活性的有效方法,將其與短跑訓練進行有效地結合,提升學生短跑速度。
關鍵詞:髖關節;靈活性;短跑速度
前言:
髖關節是人體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人體運動的重要部位,在短跑運動當中,通過提高髖關節的靈活性,有助于提升運動員短跑速度。聯系短跑教學的情況來看,對于髖關節靈活性的訓練還不夠,運動員髖關節的靈活性相對較差,這導致短跑速度提不上來,影響到了短跑成績。對此,本文探討了提高髖關節靈活性及短跑速度的有效方法,從而提升短跑運動訓練效果及質量,提升短跑速度和短跑成績。
一、髖關節運動力學分析
為了提升髖關節運動靈活性,要注重對髖部運動力學特點做好有效地把握,從而提升短跑運動的效果及質量。在進行短跑過程中,短跑效果的好壞與學生身體各部分協調配合起到了重要的影響,髖關節的正確運動對于短跑運動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在進行短跑過程中,送髖的目的在于支撐腿充分伸直的情況下骨盆后傾,并且擺動腿向前上方擺動時,能夠使骨盆繞支撐腿垂直軸向前轉動。擺動腿向前幅度越大,骨盆向前轉動的幅度也就越大,這使短跑時的“送髖”會更加充分[1]。
在短跑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提升短跑速度,要注重對髖關節運動做好有效地把握。短跑時,需要擺動腿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擺動,支撐腿積極前擺快速地完成蹬地,從而實現二者的有效協調。“送髖”的目的則是蹬擺配合,并且需要緊密聯系,使擺動腿擺動幅度增大,加大步長,提升短跑的速度。同時,在積極送髖時后蹬充分,使身體重心在離地瞬間與支撐點的距離加大,減少后蹬角度,獲得有水平的推理,提高短跑速度。由此可見,為了有效地提升短跑速度,要注重提升髖關節靈活性,做好針對性的訓練,促進學生短跑成績的有效提升[2]。
二、提高髖關節靈活性及短跑速度的有效方法分析
在開展短跑訓練過程中,通過提高髖關節靈活性提升短跑的速度。對此,在進行短跑訓練時,要注重對髖關節靈活性訓練工作予以把握,并做好鞏固聯系,使學生掌握髖關節運動的有效方法。在進行髖關節靈活性練習時,注重對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做好把握,并聯系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做好針對性的訓練引導,有效地提升髖關節靈活些,促進學生短跑速度的提升[3]。對此,髖關節靈活性及短跑速度訓練工作開展,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一)原地徒手練習法
原地徒手練習法應用于髖關節靈活性聯系中,主要聯系步驟及方法內容如下:
(1)兩腿左右開立,身體保持前屈狀態,兩臂伸直,手握踝,之后復原姿勢,重復進行練習。
(2)采取原地弓步壓腿的訓練方式。在訓練過程中,前后腿的大小要大于90°,后腿保持伸直的狀態,腳前掌撐地,身體重心落在前后腿的結合點上,對后腿前側的腹股溝位置進行牽拉。
(3)兩腿呈現出側分成坐姿,兩條手臂向上舉起,并進行前屈轉髖的伏地動作,從而使人員的運動能力、素養得到有效地培養和提升。
(4)肩肘保持倒立姿勢,并采取雙手撐腰,兩條腿前后交叉擺腿,提升髖部的扭轉幅度[4]。
通過對原地徒手練習法進行應用,使髖關節的靈活性得到提升,打開髖關節,使髖關節與短跑進行協調。
(二)行進間練習法
在行進間開展髖關節靈活性練習,主要練習方法如下:
(1)要求學生在行進間做弓箭步,使學生送髖幅度增加,從而提升髖關節的靈活性;
(2)引導學生在行進間進行軀體壓腿練習,要求上體盡量前屈進行有節奏的振動動作,并且膝關節充分地伸直。
(3)在行進間進行單腿屈膝外展,要求一側大腿外展,保持屈膝動作,與髖關節呈現出90度角,另外一側的髖、膝、踝三關節保持充分蹬直狀態,兩條腿進行交替運動。
(4)在行進間要求學生進行跑跳步練習,打開髖關節,增強學生髖關節的靈活性。
(5)引導學生開展高抬腿、后蹬跑練習,并且引導學生逐漸地增大運動的幅度,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有效地鍛煉。在進行后蹬跑練習時,要求學生能夠擺側骨盆的額狀面繞垂直軸轉動,提升骨盆繞三軸運動的能力。在跑的過程中,能夠使腳、膝、踝三關節充分蹬直,使支撐反作用力通過身體中心與軀干實現[5]。
(三)有效利用器械開展練習工作
在提高髖關節提升學生短跑速度過程中,注重利用器械進行聯系,打開髖關節,提升學生髖關節的訓練效果,并提升學生短跑的速度。在利用器械進行髖關節靈活性練習時,引導學生面對肋木站立,雙手扶著肋木,開展前擺腿和后蹬腿的動作,在擺動時要迅速有力,擺動幅度要大,后擺幅度相對較小,并保持一個放松的狀態。在進行后擺動作過程中,要求后擺幅度要大,挺髖,前擺幅度相對較小,并保持一個輕松的狀態。利用器械進行髖關節靈活性聯系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側對木架站立,用右手扶助木架,左腿保持支撐狀態,右腿置身于木架之上,保持挺胸狀態,頭向后仰起,重復動作練習。
通過對髖關節進行有效地練習,提升學生髖關節的令活動,使學生在短跑訓練過程中,能夠配合髖關節練習提升學生短跑速度,使學生取得更好的短跑成績。結合髖關節的練習,使學生掌握短跑的技巧,提升學生短跑運動能力,使短跑訓練的效果及質量得到有效地提升。
結束語: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在開展髖關節靈活些及短跑速度練習過程中,要注重把握髖關節對學生短跑訓練的影響,注重結合髖關節靈活性練習,使學生掌握短跑訓練的有效方法,積極地參與到短跑訓練中。結合髖關節訓練,使小學生掌握短跑技術要領,提升學生短跑運動能力,提升短跑成績,并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展。同時,開展髖關節靈活性聯系時,注重聯系短跑訓練的情況,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對小學生進行短跑訓練提供參考及指引,使小學生短跑速度得到有效地提升。
參考文獻
[1]吳鵬.髖關節在小學短跑訓練中的重要性及練習方法[J].田徑,2021(04):22-24.
[2]霍志法,郭方印.淺談中小學髖關節靈活性練習方法[J].田徑,2017(10):23.
[3]徐峰.髖關節力量訓練在短跑中的作用與練習方法[J].田徑,2017(10):14-15.
[4]郭方印.提高田徑運動員髖關節靈活性的練習方法[J].田徑,2014(04):18.
[5]來勇,和平.論短跑運動員髖關節靈活性與穩定性的重要性[J].田徑,2014(0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