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時常聽到有老年人述說腰腿痛,臀部、大腿酸痛、麻痛、脹痛,或有放電樣或燒灼樣疼痛;有的老人走不了多遠的路就痛得受不了,得趕緊找個地方坐下來,歇一會兒疼痛就消失了,但再走不遠又感到疼痛;還有的老人腰腿疼痛與大小便障礙相關……
許多老人認為,這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有時去做檢查,也確實能發現有腰椎間盤突出的跡象。很少有人會考慮到椎管狹窄的問題,而前面所述的癥狀恰恰是腰椎管狹窄的表現。其實,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管狹窄在某些情況下是一對“姊妹病”。因為椎間盤的突出肯定會占用椎管的空間,從而導致椎管狹窄。
正像椎間盤突出有頸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一樣,椎管狹窄也有頸椎管狹窄、胸椎管狹窄、腰椎管狹窄之分。狹窄部位不同,引起的相關癥狀也有所不同。椎管狹窄不一定是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因為除了椎間盤突出會引起椎管狹窄外,椎間關節骨質增生、椎體滑脫、椎管內韌帶增厚、外傷等都可以造成椎管狹窄。我們知道,椎管內走行著脊髓,脊髓雖然只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分,卻起著不可或缺的傳導功能與反射功能:來自軀干、四肢以及大部分內臟的各種傳入神經沖動需要通過脊髓才能傳導到腦,而腦的指令也要通過脊髓才能下達給身體各部;某些軀體運動和內臟活動的基本反射活動如屈肌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是在脊髓完成的。椎管狹窄會讓脊髓或神經根受到壓迫,從而誘發疼痛、麻木、肢體無力、活動受限、大小便功能障礙等一系列神經功能問題。
雖然我們目前沒有椎管狹窄在人群中發病率的確切數據,但椎管狹窄作為一種公認的退行性病變,肯定與年齡相關。隨著我國的老齡化,椎管狹窄對中老年人的危害不容小覷。因此,為了老人的生活健康,我們約請有關專家給大家普及一下有關椎管狹窄的預防、治療、康復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