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超
中風又稱腦卒中,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國內年均新發患者約200萬,死亡人數近150萬,存活患者超過75%存在各種殘疾,給家庭及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腦卒中有個治療時間窗,即在發病后3小時內是緊急搶救的最佳治療時間。因此,發現中風患者要爭分奪秒送醫院急救,每提早一秒,就會加大患者的生存希望。在治療時間窗內,如何急救不僅決定著患者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后遺癥出現概率。
大多數人認為,中醫對于急癥救治沒有辦法。實際上,中醫不但能夠治未病和大病,還可以很好地治療急癥。中醫治療急癥主要采用針灸(即針與灸,急救時更多應用針刺),對一些病癥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昏迷、痛癥、痙攣等,效果遠遠超過某些西醫藥品。
對中風患者進行急救時,針刺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患者中風時,患者腦部毛細血管發生出血,表現為口歪、暈倒、四肢軟弱摔倒,而且還會出現頭暈、頭痛等表現。一旦發生這種情況爭取時間開展搶救,最好的時間周期是剛發病的半小時內。隨著時間延長,患者致殘率與死亡率都會快速升高。
如果患者出現中風癥狀,千萬不能隨意移動,尤其是不能夠移動患者的頭部,否則會造成毛細血管快速破裂,出血量增加,使患者病情更加嚴重。
急救方法一
迅速找到一支三棱針或注射針頭或縫衣針等頭部尖利的物品,如果這些都沒有,可以使用細小的竹簽(牙簽亦可)。先用酒精或開水消毒,然后在患者十指指尖(即十宣穴)淺淺地刺一下,刺入后馬上拔出,只要能擠出血即可。操作時也可以一邊刺一邊擠,每一個指尖要擠出3~4滴血。隨后在患者鼻尖刺一下,擠出血。經過這樣的操作,患者可能會逐漸恢復意識。若患者還未蘇醒,就在每一個腳趾尖針刺。或用針刺患者人中穴,入針時針尖向上斜刺入,使用捻轉手法,增強刺激作用,使患者恢復意識。
發生中風時,患者氣血上行至頭部,手腳轉涼。按摩搓揉患者雙手和雙腳直到發熱為止,使患者氣血平穩,為之后的搶救爭取時間。
針刺救治急癥患者,古人具有相當多的經驗。明朝著名針灸大師楊繼洲在《針灸大成》中記載:“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延壅滯,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棱針刺手十指十二井穴,當去惡血。又治一切暴死惡候,不省人事,及絞腸痧,乃起死回生妙訣。”
十二井穴的位置在十個手指指甲末端,如果不能確定穴位位置,可以針刺手指尖替代,具有同樣效果。人體的十二條經絡大部分起源于手與足,針刺此位置出血能夠使人頭腦清醒,尤其對各種原因造成的昏迷具有良好效果。手指與腳趾尖的位置針刺放血,能夠消除淤血、虛熱下行、活血通竅。通過針刺放血,使氣血更加通暢,達到全身經絡均衡,能夠加快患者恢復意識、減輕甚至完全恢復中風后遺癥。
急救方法二
若患者出現口角歪斜的癥狀,可在耳垂上針刺放血。中醫全息理論認為,耳垂和人體頭面部相對應。患者腦內出血造成腦壓不斷升高,導致面神經損傷而出現嘴歪的現象。在患者耳垂針刺放血能夠減輕腦內壓力,使面神經得以修復。具體操作方法是先用手揉搓一下患者耳垂,使其微微發紅;每個耳垂中間分別用針刺兩下,擠1~2滴血,能夠快速減輕口歪癥狀。
急救方法三
人中穴為人所熟知,昏迷的患者都可以掐按人中,或是用針向上斜刺。如果找不到針灸針,可以用注射針頭、縫衣針、牙簽等尖利物品替代。人中穴屬于督脈,是陽脈之海,具有醒腦通竅、通達陽氣、調節氣血的作用,使昏迷患者轉醒。人中穴還能夠救治心肌梗死和中暑昏迷等。
在進行針刺急救時,要及時撥打120,把患者快速送至醫院。以上所述急救措施都是為患者的搶救爭取時間,使患者達到良好的救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