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為什么腦梗死發生后患者會出現進食嗆咳
吞咽是一種復雜的身體反射動作,需要面部頰肌、舌頭、硬腭、咽、喉、環咽肌、食管、食管肌互相配合。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要通過舌根、咽喉壁上的外周感受器接收有關吞咽的信號,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要通過三叉神經、迷走神經、舌咽神經、舌下神經發出信號,控制相關肌肉運動,順利完成吞咽動作。
腦梗死發生后,患者的感覺功能、舌肌功能、軟腭部肌肉功能、咀嚼肌功能、咽喉肌功能均會減退。當患者吞咽固態食物或半流質食物時,它們會刺激患者咽部的外周感受器,引起吞咽反射而引出吞咽動作;而水、流質食物對咽部外周感受器的刺激較輕,無法引起吞咽反射,因此常發生嗆咳。
腦梗死后減輕患者進食嗆咳的方法
1.心理方面
進食嗆咳后,患者往往會出現緊張、焦慮、絕望等情緒,不愿主動配合功能訓練,使吞咽困難無法緩解。因此,醫護人員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要親切、耐心地與患者攀談,了解患者的情況,對患者表示同情,取得患者的信任。要巧妙地改變患者所處的環境,在病房內為患者播放輕音樂,使患者意識到生活中依然有希望,從而逐漸擺脫負面情緒。然后,醫護人員要向患者詳細講解功能訓練的相關知識,告訴患者:只要反復進行功能訓練,就可以重新恢復正常的進食、飲水,不會再發生嗆咳。
2.功能訓練
(1)準備活動? 讓患者端坐在椅子上或床上,把左右雙手放在腹前,然后讓患者完成以下動作:先吸氣3次,再呼氣3次。呼氣后,先向左搖頭3次,再向右搖頭3次。搖頭后,先向左側轉頭3次,再向右側轉頭3次。轉頭后,先聳肩3次,再放松3次。放松后,先把上半身向左側傾斜3次,再把上半身向右側傾斜3次。做以上動作時,力度要輕。
(2)唇運動? ①患者緊閉嘴唇,然后醫護人員將自己的食指與中指分別壓在患者的上唇和下唇,再用力掰開患者上下唇,以促進閉唇力量。②囑患者用力噘嘴,然后把自己的食指放在患者的唇角上,輕輕向外拉,給予一定的阻力。③叫患者微笑,然后將自己的中指放在患者的口角上,給予一定的阻力。醫護人員再拿起一個冰塊,沿患者的口角一直擦向患者的面頰(速度要快),這樣可以給予患者冷刺激,并促進患者唇角上抬。
(3)頜運動? 醫護人員叫患者張頜,然后把自己的右手放在患者的下頜下,向上推下頜,給予一定的阻力。張頜動作結束后,醫護人員叫患者用力咬合,然后用自己的右手向下拉患者的下頜,施加一定的反向力。
(4)舌運動? ①醫護人員叫患者盡可能向外伸出舌頭,然后拿起一根一次性壓舌板,把壓舌板放在患者舌頭中間,快速向內壓,給予一定的阻力。②醫護人員面對患者,在患者右前方舉起一根吸管,讓患者伸出舌頭去舔吸管。患者的舌頭便向左側伸出,這時,醫護人員拿起一次性壓舌板,頂住患者的舌頭,給予一定的阻力。③醫護人員讓患者把舌頭縮回口腔,然后叫患者用自己的舌頭將左右兩側的面頰頂起來。然后,醫護人員將一次性壓舌板伸進患者的口腔,頂住患者的舌頭,給予一定的阻力。④醫護人員手持一塊果凍,將果凍置于患者唇角的左側,再叫患者伸出舌頭舔果凍。而后,醫護人員把果凍移到患者唇角的右側,叫患者繼續伸出舌頭舔果凍。⑤醫護人員叫患者用自己的舌頭清掃自己的牙齒,先作順時針動作,然后作逆時針動作。⑥醫護人員把一次性壓舌板伸進患者的口腔,用力、快速向下壓患者的舌根部,然后叫患者盡量將舌根部向上抬。⑦醫護人員讓患者反復發出“k”音,這樣也可以幫助患者抬高舌根部。
(5)寒冷刺激? 醫護人員從冰箱中取出一根冷凍的棉簽,用這根棉簽觸碰患者的軟腭、腭弓、舌根、咽喉壁,這樣可以提高患者外周感受器的敏感度,使患者重新建立吞咽反射。
有的醫院還將維生素C片研成粉末,然后用冰棉簽蘸上維生素C粉末,再去刺激患者的外周感受器,給予患者酸刺激,這樣更容易使患者產生吞咽反射。
以上是腦梗死發生后,如何減輕患者進食嗆咳的幾種主要方法。最后,請各位讀者朋友平時主動減肥,主動預防高血壓,這樣可以降低腦梗死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