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非常的重視家長的每一句話,有時候,可能家長只是隨便的一句話或者根本不是在評價自己的孩子,可是對于孩子而言,他的內心會選擇自動認定,這樣的主動招攬,會使得孩子常常認為自己做錯事了。長久以來,他會越來越關注別人的看法別人的目光,變得更加的敏感。

懂事的孩子誰不喜歡?可孩子太懂事,其實也是個問題!孩子年紀不大的時候,很難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因此會做出一些任性的事情,這是正常的心理發展歷程。
如果他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懂事,已經超越了這個年齡該有的程度,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作祟。
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其實活得越辛苦。因為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開朗,對世界充滿好奇。不吵不鬧,事事順從家長的孩子很可能是在自卑,認為自己不配得到家長無條件地愛,只有體現自己的價值,家長才會愛他。
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先自我反思,是不是平時對孩子的愛有條件,或者對孩子期望過高。

自卑的孩子往往把自己看得太低,他們不相信自己也具有與別人不一樣的閃光點,他們總是習慣性地和身邊的每一個人進行比較,用別人的優點來進行自我貶低。這樣的對比只會讓他們越來越不舒服,更加不安、更加煎熬。自卑者經常出現“他比我好,我不如他”的想法,于是即使自己可能真的優秀,也無法從中體會到優越感。這樣的孩子總是不敢走出舒適區,不敢嘗試新鮮的事物。在沒有他人的開導疏解下,他們的自卑只會越來越重。

自卑的孩子極度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贊美,因此他們喜歡去追求超乎尋常的完美。做一切事情之前,要準備足夠完美才開始行動,如果沒有準備完美,那么寧愿從不開始。過分追求完美也就代表著過程的艱難。但是,在完成的過程,他們容易發現這樣的不可能性,這常常使得他們會不斷的否定自我,更加加重了自卑的傾向。而當他們追求完美卻沒有達到目標時,往往會極度沮喪,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而崩潰。
因此,父母在這時候一定要給孩子積極的提示或鼓勵,也要讓孩子理解“輸贏”都是正常的,只要比上一次進步就好了。

總是懷疑別人,不信任他人,又總喜歡對別人“雞蛋里挑骨頭”的孩子其實也很自卑,別看這類孩子對外可能表現得格外強勢,其實這是他們對外界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只有通過批判別人的缺點,才能掩飾自己的無能,“保護”自己不受不如的傷害。

有一句俗語“世界上只有一件事從不會失敗,那就是從不開始”。自卑的孩子因為害怕失敗,所以總喜歡拖延,不斷推遲某件事的進程,以至于最后什么事情都沒做,什么目標都沒有完成。并且會陷入惡性循環,事情拖得越久,他們越難實現目標,內心的挫折感就越強。

所有人都會有缺點,但是自卑的孩子卻無法接受自己的缺點,他們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掩飾自己的缺點,以試圖避免別人對自己缺點的評價。但這種遮掩往往會讓自卑者感受到更多的壓力。
所以,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以上7種跡象時,要及時檢視一下自己是否在日常教育中給了孩子錯誤的引導,對于孩子的自卑傾向,一定要加以重視,并給予積極引導。
(編輯/高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