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培
摘要: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英德市職業技術學校借鑒國內職業院校實施現代學徒制的經驗,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專業建設需要,中餐烹飪專業實施了現代學徒制的探索。本文從現代學徒制的內涵與特征出發,通過對當前中職烹飪專業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基于現代學徒制,在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師資隊伍、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創新,為專業建設開拓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中職學校;烹飪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
現代學徒制是傳統學徒制融入學校教育元素,由學校和企業協同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的一種職業教育育人模式。核心內涵是校企育人“雙重主體”,學生學徒“雙重身份”,充分利用企業優勢幫助學生提高實戰能力。
(一)教學以課本為中心,學科為體系,老師為主體
課程體系單一,專業知識比較書本化,缺乏實踐性。教學過程中老師主導課堂,以學校課堂講授為主,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削弱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老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違背了職業教育的理念,不符合教育的要求。
(二)教學理論與實操脫節,過程與評價不掛鉤
教學過程理論講授與實際操作時間和內容不統一。先理論講授,再實操練習,學習與實踐的不同步,不利于學習知識的掌握。評價方式也往往停留在學生的工作層面上,缺少過程評價,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實訓項目不貼合企業生產實際,隨意性大
對于中職學校而言,雖然一直致力于實際技能操作,但是仍然面臨教材、設施設備更新周期較長,教學內容相對滯后的問題,實操項目設置隨意性大,不能貼合企業生產實際,學生沒有質量意識。這樣一來,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實操完成了不少,似乎可以獨立承擔具體的工作,但一進企業,情況卻大打折扣。
(一)課程體系的創新
成立中餐烹飪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以餐飲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標準為導向,由行業專家、
企業師傅和學校教師共同召開烹飪專業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研討會,從典型工作任務入手,細化課程結構,構建了“公共基礎課+專業技術技能課+專業核心課程”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同時,學徒制模式做到學校課程與企業實踐的內容有效銜接,工學一體。
(二)課程內容的創新
在現代學徒制的培育模式下,改革課程內容使其與崗位標準對接,通過課程整合,將烹飪課程分為校內課程和企業課程,第一學期企業現場認識實訓1周,第二學期開始,對在校專業課程學習內容和企業實踐內容進行重新設計,技能實操課程實行校內實訓和企業現場實訓相結合。每一階段學校和企業在熱菜、冷菜冷拼、雕刻與盤飾、廣點等教學內容上都認真規劃,并落實到具體專業課教師和企業師傅中。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
中餐烹飪專業課程主要由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構成,專業理論課實施真實項目化教學、模塊化教學、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而專業實踐課實行“講、演、練、品、評、理”六步實訓教學法。“講”即教師講解菜肴結構、食材特點和營養,并對操作安全規范、制作流程、出品質量等進行系統講授。“演”是指教師進行操作示范,使學生直觀地感受菜肴的烹調方法、制作步驟和質量標準;“做”是指在學校老師或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動手進行菜肴制作練習;“品”是指品嘗菜肴,讓學生明確菜肴質量,了解所做菜肴的出品特點;“評”是教師對學生菜品完成質量、操作標準和工位責任進行點評和評價;“理”即整理、清掃、清潔,就是對實訓設備、工量用具、物品材料的歸位擺置,對實訓場所進行清掃、清潔,斷電、斷水、關燃氣和關門窗。實踐證明,烹飪六步教學法的實施規范了實訓教學流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整潔安全高效的實訓環境,提高了實訓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四)課程資源建設
為使教學效果與崗位需求對接,校企雙方聯合開發粵菜制作、粵點制作等地方特色教材,實訓工作手冊,制作《粵菜學堂》小視頻等,以適應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需要。建設“粵菜烹調技術”“粵點制作”精品課程,完善了課程標準、電子課件、考核方案和考證試題庫,錄制視頻、微課等資源,滿足教學。
(五)師資隊伍建設
現代學徒制試點的重要抓手是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提升教師團隊的職業素養。加強校內教師與企業的溝通,由行業專家、企業崗位技術能手和學校骨干教師組成校企聯合導師團隊,負責對學校課堂教學和企業實踐進行過程管理和質量監督,推動了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
(六)考核機制的創新
現代學徒制的考核涉及學校與企業兩個層面,在考核評價方式上,由企業、學校共同參與對學生(學徒)的工作進行考核評價。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制定學徒制學生考核方法,構建教師、師傅、學生三方評價體系,凡教學計劃開設的各門課程均需要進行考試或考查,考核方式有理論考試、任務考核、崗位考核、現場操作與答辯,使考核標準與企業評價標準對接,增強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忠誠度,也為其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現代學徒制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一種新型育人模式。這種模式將學校教育延伸到了企業,它不僅是“教”與“學”的形式之變,更是其內容的重構和內涵提升。一是重構課程體系,打破傳統學科型課程體系,重構文化課和專業課及各項基本操作技能;二是重組教學內容,打破以學科知識為邏輯主線的教學內容,使崗位工作任務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三是質量評價,質量評價是檢驗現代學徒制模式成效的重要指標,對學生學徒的評價要貫通校企,體現現代學徒制過程中各個學習環節。
基金項目:
本文是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學校烹飪技術專業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0YQJK53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