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教學面對的要求和任務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進而推動教師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新。互動性教學是新課標教學中的重要課堂教學理念,在互動性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學習、共同發展,通過積極的互動實現高效的教學。在新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需要利用好導入以及教學的環節,通過創設互動環境、引導互動思維以及培養互動默契等方式構建高效率的互動性教學課堂,實現學生英語互動交流習慣的形成和能力的強化。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性教學
【作者簡介】呂引玲(1979.01-),女,漢族,甘肅靜寧人,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第三中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
引言
增強英語課堂的互動性,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是當前教育教學環境下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所以教師需要針對當前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的問題以及學生自身的英語學習習慣等因素來創新開展互動性的英語教學,構建高質量的互動英語課堂。
一、新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教育教學環境下,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逐步得到了社會各個方面的認可,所以學校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也越發重要。隨著教學環境的變化,教學的任務和要求也在不斷地更新和發展。但在這樣的整體環境之下,部分教師所秉承的教學理念以及所采用的教學手段卻并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從而導致了英語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對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而言,最主要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英語教學應用的現實需求與應試為主的課堂教學之間的矛盾是影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水平的核心問題。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使得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越發頻繁,所以日常英語交流與表達才是當前社會下英語學習的現實需求。但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考試仍然為考查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最主要手段,所以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仍然將應試作為教學的核心目標,將語法知識的機械記憶和背誦作為最主要的教學內容。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必然會忽視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強化以及英語寫作、閱讀等現實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所以,使得英語教學與新要求以及新環境產生矛盾,最終影響了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其次,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忽視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主動性的培養,也是當前教學中存在的重點問題。對于英語這種語言性的學科而言,學生如果以被動的心態參與學習,不僅影響其對于知識內容的學習質量和效率,而且影響其英語能力的切實強化。所以,教師有必要將初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作為首要的教學目標。
基于這些問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仍然需要教師不斷地努力創新,構建高效率高質量的初中英語教學。
二、新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新教材的互動性教學策略
1.強調課堂導入,創設互動教學環境。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缺乏表達和交流的機會本身就是當前最主要的問題,也是影響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強化的關鍵。而開展互動性的課堂教學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式,也是新教育背景下符合新教學要求的課堂教學模式。在互動性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參與互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對于英語課堂的互動教學而言,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提問,更是需要學生的回答和配合。只有在學生充分配合,主動參與的情況下,才能夠使課堂互動實現更好的效果。所以,在初中英語課堂的導入環節,教師需要借助豐富的手段和活動來創設輕松愉悅、平等交流的課堂氛圍和環節,從而起到調動學生互動積極性的作用。具體來說,教師在進行英語的課堂導入時既可以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能夠通過游戲手段活躍課堂氛圍。針對創設情境的方式而言,教師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多媒體的作用。結合教材中的話題和內容,創設學生熟悉的,或者是比較感興趣的情境背景故事,然后通過圖片或者是視頻的方式為學生進行展示。教師可以針對情境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簡單的提問,起到引導學生思考的作用,讓學生能夠逐步熟悉主動互動,互動回答的課堂學習方式。而游戲教學則主要是結合本節課的核心教學內容或者是上節課的重點教學內容開展接龍、配對、角色扮演等等小游戲,使得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參與度以及英語表達交流的積極性,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通過這樣的導入活動,教師才能夠創設輕松、平等、愉悅的英語課堂教學環境,進而降低學生對于英語互動的排斥,為英語互動教學的開展創造環境條件。
2.設計課堂提問,引導課堂互動思維。新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素質尤其是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教材在內容和單元編排設置上也充分體現了這樣的整體要求。所以,教師就需要開展互動性的初中英語教學,實現學生綜合英語素質和能力的強化。而對于這樣的英語課堂而言,教師提問的內容與形式盡可能地實現科學合理是對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從當前的英語教學現狀和需求來看,教師設計互動提問要遵循兩個原則。首先就是開放性。也就是說教師所提出的互動問題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和拓展空間。例如,在“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一單元中,教師要針對本單元的動物話題設計提問,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就需要避免提出類似if you like animals這種只能回答是或否,限定回答范圍的問題。而是要借助于提問引導學生針對主題進行深入的討論。所以,教師在這一主題之下,可以設置關于動物特點的問題,或者是從學生日常生活養寵物的經歷出發來設計提問,逐步由自身的經歷過渡到對動物的描述以及不同動物特點的概括上來。這樣的互動提問才能夠真正起到拓展學生互動討論思路,增強課堂英語交流表達積極性的作用。其次,則是注重課堂提問的引導性。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并不僅僅要通過互動來引發學生的討論,還需要借助互動來實現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師在設計提問時可以圍繞一個知識點,從單元主題到語法知識點本身,再到其現實應用表達的環環相扣的一系列問題。在學生初步接觸互動性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隨機選學生來回答問題,參與活動,以此來保證課堂教學流程的順利進行,由此使得學生逐步適應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生逐漸熟悉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這樣的互動過程中,主動回答相關的問題。其他學生則可以跟著師生互動的過程引導來完成對特定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以此形成英語知識學習理解的思路。這樣的課堂互動提問,不僅逐步培養了初中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習慣,強化了學生英語交流表達的積極性,更使得學生養成了高效的英語學習和記憶的習慣,提高了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的效率和效果。所以,提問的設計對于互動性課堂教學的開展也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
3.著眼日常應用,提高師生互動默契。對于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課堂而言,實現教學過程中積極的師生互動,需要的不僅僅是環境氛圍的創設以及教學手段的創新,還需要師生之間逐步培養互動的默契。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過去的英語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往往僅限于教材范圍內的,有固定答案的內容。例如,教師在提出speak,piano等單詞時,學生能夠大聲說出單詞的中文含義,或者是教師對一般過去時等時態進行提問時,學生能夠回答出時態的定義或者是對應題目的答案。這種有著固定答案的課堂互動實際上并不能起到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甚至還可能限制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對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效果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在新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從英語語言的日常應用出發來開展互動課堂,通過這種不設范圍,不限制答案的互動形式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師生之間的互動默契。這正好符合了初中英語新教材內容編排的特點。
具體來說,教師在初中的英語課堂上要培養與學生之間的默契,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也就是說,教師需要通過日常的課堂教學以及課下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來了解學生在生活中英語的實際應用場景以及需求,同時也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尤其是在進行課堂互動時所面臨的困難,還有學生對于互動話題的偏好等等。在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的前提下,教師才能夠針對性地設計課堂互動的話題,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聯系。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于新教材中的各個教學環節引出互動討論的話題。例如,在“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這一單元中,教師可以在A部分的圖片搭配環節中結合圖片中的日常活動以及時間表來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日常計劃展開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多選擇開放性的問題來拓展學生的討論思路和范圍,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互動熱情,從而為之后的課堂活動做好鋪墊。在role-play環節中,教師則可以從教材中設計的對話內容引申出來,代入學生的日常時間安排,尤其是在假期可以安排來進行師生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即興對話互動。這樣的互動不僅能夠豐富英語課堂的互動內容,而且能夠強化初中學生英語表達交流的能力,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強化。類似這種從教材內容出發遷移到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而展開師生之間的對話互動的教學活動,能夠通過多次的互動培養師生之間英語交流互動的默契,也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助推英語課堂互動環節的高效進行。
結語
高效率、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離不開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所以,在新教育背景下,開展初中英語互動性教學是提高英語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和方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不僅要關注互動提問的設計,還要創設活躍的互動氛圍,培養互動默契來強化英語課堂互動的實際效果,如此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水平和質量得到其實提升。
參考文獻:
[1]黃錦祥.淺析新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新教材教法[J].校園英語, 2017(37):214.
[2]丁蘭燕.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的有效互動教學[J].素質教育論壇(下半月),2010(2):52-53.
[3]宋麗娜.新課程背景下淺談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J].祖國:建設版,2013(12):378.
[4]溫千紅.淺談新背景下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