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摘要:疫情之下,一線小學教師及班主任,應該怎樣有效組織“空中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受益?本文從“空中課堂”的準備工作、疫情知識和德育的滲透、課堂教學的實效、關注身心健康四個方面淺談一點自己的想法。通過線上教學期間班級里發生的一些小故事,帶大家走近“空中課堂”里的學生和老師。希望在這特殊的背景下,我們既能抓實抓牢教學實效,又能關注孩子的價值取向和身心健康。
關鍵詞:責任擔當強化德育教學實效身心健康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所有寧靜,也讓一切歸于寧靜。一邊是全國各地的醫護精銳馳援武漢,夜以繼日奮戰在抗疫一線;一邊是全國人民響應國家號召,全部居家隔離不外出,大街小巷一片死寂。這一年,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如火如荼地開始了。我們心潮澎湃的同時,是否思考過:中國人可貴的精神是什么?怎樣做才能無愧“中國人”三個字?我們為什么能取得抗疫的勝利?因為責任與擔當、團結與奉獻!
也許你我不是醫護,無法深入武漢,抗疫在第一線。但是,我們可以各司其職,發揮自己的力量。
而我,是一線教師。我應該竭盡所能,為隔離在家的孩子們送上高質量的“在線課堂”。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自“空中課堂”開展以來,雖然部分師生與家長都對此心生抵觸,但是,我認為在未來,“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并存是可能的,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我們應該學會適應,而不是排斥。只有提升自身適應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全民都在抗疫,我們一線教育人更應該把心力放在祖國花朵的教育上,這是我們的使命和擔當,因為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那么,如何落實我們的責任,有效組織“空中課堂”的教學,讓學生受益呢?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全面覆蓋,一個都不能少
得知3月2日開始,中小學即將開始“空中課堂”,在線教學新課,許多家長開始陷入焦躁與恐慌。因為疫情阻斷了孩子們的腳步,許多孩子滯留農村老家,缺乏網絡設備。孩子沒有網聽課怎么辦?家長白天上班,孩子沒有手機定時看課怎么辦?即使設備齊全,沒有父母監管,孩子貪玩假學怎么辦?……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來。對此,我們芙蓉小學經過深思熟慮,前期反復試驗,決定給孩子們三種上課方式自由選擇。在老家沒有網的同學,可以按時觀看全省統一的電視教學視頻;父母回家時間不定的同學,可以觀看網絡電視轉播,不受時間限制;擔心孩子缺少監督從而假學的,可以選擇我們學校獨創的直播方式——自己的老師帶著你按照課程表時間一起看視頻。老師當起了主播,學生當起了粉絲,在線互動,不亦樂乎!
二、滲透疫情知識,強化德育
在這個特殊的背景下,我想,作為老師,我們如果只傳授課本知識,無疑太過膚淺了。孩子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有責任去認識這場疫情,并對此進行思考。所以,在“空中課堂”里,除了教學課本知識,我們還應該隨時滲透疫情知識,只有先了解,才能會防范。當課堂上說到有關疫情的話題時,孩子們很感興趣,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一只蝙蝠引發的血案,真不明白為什么有人會吃蝙蝠”。“這是環境對人類的懲罰,人類該覺醒了。”……看到孩子們課堂上滔滔不絕地發言,我感到欣慰。雖然他們的想法很稚嫩,但有了認識和思考總歸是值得慶幸的。
三、牢抓課前、課中、課后,保證教學實效
認真的課前預習、高效的課中教學、及時的課后輔導,三者有效結合,才能保證在線教學的實效。
課前:給學生精心設計預習單,讓孩子們有方向可循。教師認真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備學情,切不可只依賴統一的教學視頻,偷懶假教,不負責任。
課中: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組織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不能只關注一部分優秀的學生。有時候,直播平臺里,申請連麥的學生不斷,平臺上的發言也不停,一片欣欣向榮、課堂氛圍活躍的景象。但是要警惕,不能這么恍恍惚惚一節課就上完了,除了那一部分發言積極的同學,可能屏幕的背后,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發言,沒有交流。他們在不在認真聽?能不能聽得懂?為什么不發言?這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我們可以隨機指名發言,這樣既可以監督到每位同學,也可以關注到學情,適時指導。
課堂教學中,除了要盡可能關注每位學生的狀態,還要提前調試好自己的直播設備,避免跳出不可描述的畫面,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我們可以把電腦里自帶廣告的軟件卸載,盡量少下載軟件,直播前提前一會兒開機,等廣告窗口彈完。同時,還要檢查好網絡,避免直播中斷,耽誤時間。記得有一次,我正在直播,突然斷網了,有的孩子連連驚呼:“卡住了!卡住了!”還有的孩子說:“小場面,別激動,等老師修好。”……場面一度尷尬又好笑。在孩子們耐心等待和安慰中,我們重新上線。這真是一次難忘的體驗。
課后:線上教學的課后輔導也是一大難題。與在校一樣,大多同學課后作業是沒有大問題的,網課學習給后進生輔導問題增加了不小的難度。我們的堅持,經常到最后會敗在“找不到孩子”上。對于這個問題,我想應該堅持兩個原則。一是不離不棄原則。不管多難,都不要放棄任何一個。不然開學后,你放棄的那個就會成為你最大的難題。二是因材施教原則。對于個別情況,我們可以一對一輔導,仔細講解。有的同學確實完成作業困難,不能一刀切,可以根據孩子情況,適當放寬要求。讓孩子在作業中,先找到成就感,再一步一步拔高。
四、換位思考,關注學生和家長的身心健康
“空中課堂”對于學生、家長、老師三者之間的配合度要求更高了。在見不著面的情況下,想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真的難度很大。自從開始了網課學習,一部分家長和老師成了親密的戰友。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長與孩子、家長與老師,彼此之間關系“惡化”。家長抱怨:“都讓家長自己教,還要老師干什么?”老師不滿:“家長不管不問,孩子怎么能學好?”孩子:“我不清楚你們在氣什么,先玩一會兒再說。”這種時候,我們不妨設身處地、換位思考。老師雖然不用到校,但是每天忙碌在培訓、開會、備課、上課、改作業等繁雜工作中,并不輕松;家長每天除了上班,還要操持家務、輔導孩子,也實屬不易;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到網課,頭暈眼花,還要抵擋“玩”的誘惑,同樣艱難。困難時期,我們彼此理解,才能成為真正的“戰友”。
2020,這個特別又漫長的寒假,是“空中課堂”給孩子們送去了知識的甘霖;2020,溫暖的家,成了課堂;忙碌的家長,成了班主任;辛勤的老師,成了“主播”。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守望相助,只因我們有著共同的夙愿:孩子安康、祖國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