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華
摘要: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為了功利性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教”的作用,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漸漸失去了學習的動機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成了“潛能生”。本文從家校合作方面探討了小學數學“潛能生”轉化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潛能生”轉化家校合作
引言
“潛能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在知識掌握、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結構性缺陷,從而導致智力沒有正常開發,能力及知識都沒有達到教學大綱要求,需要通過針對性教育才能得以轉化的學生。“潛能生”的轉化是一個古老且不斷推新的話題,必須找其形成的具體原因,進而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獲得良好的轉化效果,兌現“潛能生”的學習潛能。
一、小學數學“潛能生”的形成原因
(一)學生自身原因
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學習環境出現了很大變化,學習方式也與以往有所不同,需要適時進行調整。但是,部分小學生由于缺少足夠的心理準備,進入小學以后無法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進而導致學習問題頻發。小學數學是一門涉及面廣、知識點多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比較高的要求,而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聽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上進心不足以及學習主動性差等情況,造成學習效果較差,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久而久之就成了“潛能生”,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針對性的教育,就有可能成為差生,影響今后的學業發展。
(二)學生家庭原因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都比較高,也比較重視子女的教育,但在教育過程中存在方法不得當、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尤其是在數學教育上,一些家長認為小學數學習題都比較簡單,所以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嚴格要求子女,一旦子女在簡單的數學題上出錯就嚴加責備,而沒有站在子女的角度去審視問題,嚴重打擊子女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同時,家長在評價子女學習情況時過分注重成績,沒有看到學習方法及解題思路等的重要性,而是簡單地要求子女死記硬背。另外,家長將教育的事主要放在了教師身上,沒有認識到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很多時候對學校教育產生了深深的依賴性。
(三)學校教育原因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一個人照看一個班級的學生,不但要按照教學大綱去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要時刻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導致少部分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不適應,發生上課走神、打瞌睡等問題。為了不影響課堂秩序,教師只能通過眼神和語言對學生進行示意,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況,加上課后還有作業批改、備課等工作,不能及時與學生溝通,最終導致了“潛能生”的出現。
二、小學數學“潛能生”轉化中的家校合作策略
(一)建立家校溝通機制
小學數學“潛能生”的有效轉化,需要教師與家長的共同關注與努力,充分發揮家校合作的作用,確保“潛能生”轉化工作有序開展。教師應發揮主要作用,在家長會上與學生家長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將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確告知家長,并通過微信群、QQ群等與家長建立長期聯系,及時將學生的情況發布到群中,讓家長可以清楚地知道子女的在校表現,做好家庭教育的準備。同時,教師也可以從QQ群中及時得到學生家長的反饋,了解學生在課后的學習情況,有助于教師調整教學方案。例如,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有趣的七巧板”一課時,教師除了應在課堂上將教材的內容講授給學生外,還應在授課前將教學內容發布到班級群,讓家長根據教學內容督促子女做好預習,提前接觸并學會使用七巧板,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
(二)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和認可
小學數學“潛能生”多數都智力正常,只是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不是學不好,而是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在對“潛能生”進行教育時,決不能一出錯就批評、指責,而要給予足夠的認可和鼓勵,幫助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對家長而言,當遇到子女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不能看到成績就主觀地認為上課沒認真聽、沒按照要求完成作業,而要及時與教師聯系,詢問子女近期的在校學習表現,找到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同時要聽取教師的意見,站在子女的角度考慮問題,鼓勵子女認真學習,爭取下次考得更好。對教師而言,對“潛能生”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二的精力,鼓勵學生不要氣餒,幫助學生找出問題、做出改進,并將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及時與學生家長交流,通過雙方的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潛能生”的轉化。
(三)創新數學教學方式
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活潑好動的時期,對新鮮事物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所以,教師教學時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事物與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忌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例如,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教材中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認知水平。以“我們身上的‘尺”教學為例,可引導學生從觀察同學的身高開始,對“尺”的含義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導學生利用步伐、雙臂展開等方式對課桌、講臺的長度進行粗略的測量,最后要求學生課后對家里的一些事物進行測量,并且向家長詢問結果是否正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實踐中獲得相應的知識,并且學會如何應用,有助于“潛能生”的轉化。
三、結論
總之,小學數學“潛能生”的有效轉化需要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努力,找到成為“潛能生”的原因,并給予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促進“潛能生”的學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萬意.小學數學潛能生轉化中的家校合作.課程教育研究,2019(50):51.
〖2〗莊慧云.啟動學海擱淺之舟——關于轉化數學學習潛能生的思考.考試周刊,2019(54):116116.
〖3〗徐智年.小學數學潛能生轉化中的家校合作.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26127.
〖4〗馬寶元.“互聯網+”時代下潛能生轉化的有效策略.甘肅教育,2019(7).
〖5〗張學敏.小學數學潛能生轉化中的家校合作.中國校外教育,2018(04):1314.
〖6〗孫丹.小學數學潛能生轉化中的家校合作.中華少年,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