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梓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智力和認知水平,依據不同層次的教育教學目標和學習需求,采用分層教學策略,整合教學資源和內容,創設教學環境,設定課程目標,幫助學生構建道德與法治知識新體系,提升學生的課程素養,培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農村中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是提升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業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準確分層課程主體
1.靜態分層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農村中學道德與法治分層教學是畢業班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我把接手的班級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成績、不同的學習興趣、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個性進行分組。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他們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層次的練習。這樣,他們各自既有得學,又不至于學得很困難。例如,在教學《深深淺淺話友誼》時,可以根據日常對學生的觀察,把握好他們之間的差異,對他們進行合理的分組,以此來開展課堂實踐。課堂的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能夠正確處理交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點,教師可以充分開展課堂實踐活動,對于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把他們分為一組,讓他們自主去挖掘和探究“君子之交淡如水”以及“多個朋友多條路”兩種觀點,讓他們在小組討論中探討出結果。而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思考任務,讓他們討論:你們所認為的友誼應當具有哪些性質?在交朋友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問題?這樣一來,既能開展分層教學,又能提高學生對課堂實踐活動的參與度,促進課堂教學的發展和提升。
2.動態分層
學生是一個動態的學習群體,學習狀態和成績在時刻發生變化。我們要引導學生有進步,學生也應該有進步。如果學生進步了,作為教師要及時提升他的層次。教師要做到逐步調整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目標,實現合理的發展,將他們置于最有利于他們發展的環境中。例如,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勇擔社會責任”,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可能還沒有認真思考或面對過這方面的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打破分層限制,為全體學生創設一個共同的教育情境,讓他們一起去探究這個情境背后所反映的問題。
3.管理分層
根據學生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學習目標和水平,授予他們充分的學習選擇權和自主權,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學習水平和進步的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如根據全班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分為ABCD四個檔次,A為優,B為良好,C為好,D為一般。再把ABCD四個檔次,平均分設五至六個學習小組,A為學習小組長,其他為成員。在日常學習中,A自主學習和負責指導小組成員學習,B在A的輔導下自主學習,C在B的輔導下自主學習,D在C的輔導下自主學習。在這種辦法下,達到精準管理分層,形成“兵教兵,兵帶兵,齊步前進”的良性學習局面。
二、科學分層課程目標
農村中學教師要實現良好的分層教學,應該設定分層教學的具體目標。在詳細研究教材和標準的基礎上,根據農村中學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況,將教育目標設定在不同的層次。基本教育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具備道德和法治基礎知識,改進和提高學生道德和法治水平。最高的教育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質疑的能力,使學生充分利用道德與法治知識,增強邏輯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例如在學習《法律護我成長》這一課時,可以設計以下三個目標,對成績優秀的學生,應該引導學生主動獲取法律幫助,找到維護自己權益的方法以及途徑,系統的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對于中等生,需要了解未成年人做好自我保護工作的必要性,結合實際情況,能夠就法律現象正確分析;對學困生要求初步了解國家對未成年人的特殊關愛,正確區分特殊保護的四道保護防線,了解特殊保護工作開展的價值,逐步提高自我的法律意識,做遵紀守法和具有社會公德的好公民。
三、合理分層教學內容
教師應根據課程內容和標準,創設適合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
一是在學習概念知識方面,教師應幫助學生突破理解障礙,為學生創造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水平,根據學生和不同思想之間的差異進行教學。二是在培養綜合能力方面,教師應根據已知條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加強分析和綜合技能。三是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教師要使用多層次的靈感和多層次的練習,以滿足各級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以深化道德與法治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多方位解決方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四、精準實施分層評估
學生在分層次教學中的評價,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首先,實施過程評估。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準備、課堂表現和家庭作業完成等情況,給學生客觀性和激勵性的評估,讓學生充分了解當前的學習情況。其次,實施分級評估。教師根據學生的單元、期中和期末考試的結果以及日常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全面評估,讓學生清楚地把握他們當前的階段和未來的努力情況。最后,實施個人評估。對于學習狀況和學習成績較低的學生,對于學習狀況和學習成績迅速提高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優秀感,進行高度評價和鼓勵。
實踐證明,農村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把握學生學習現狀,深入研究教學規律,通過分層教學策略,才能調動農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提高各個層次的學生的學業水平。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