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嬌 王萍

【摘要】本研究運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近十五年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文獻進行分析發現,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熱點包括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內涵與測量、前因變量、結果變量以及干預措施。未來應當關注教師情緒勞動對幼兒影響的研究,加強教師情緒勞動因果關系的研究,豐富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方法,拓展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視角。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研究熱點;趨勢;展望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4604(2021)05-0033-04
情緒勞動是與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并存的第三種勞動。幼兒園教師是高情緒勞動者,其情緒勞動策略的選擇不僅會影響自身身心健康和職業發展,而且會對幼兒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本研究運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近十五年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梳理,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為文獻來源,以“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為主題詞,對2006年至2020年上半年間的文獻進行高級檢索,在剔除會議通告、工作報告等文獻后,共獲得有效文獻56篇。本研究運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收集到的研究文獻進行梳理分析,以知識圖譜的方式闡述近十五年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研究的熱點領域。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高頻關鍵詞
本研究運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繪制出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研究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圖1中的十字圖案代表關鍵詞節點,十字圖案越大、顏色越深,說明關鍵詞在文獻中出現的次數越多、中心性越強。由圖1和表1可知,“情緒勞動”“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等關鍵詞的頻次較高、中心性較強。在此基礎上,本研究結合文獻的內容分析發現,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研究的熱點領域包括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內涵與測量、前因變量、結果變量以及干預措施四個方面。
(二)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研究的熱點領域
1.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內涵與測量
已有研究對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內涵的理解可大致分為三種。第一,情緒勞動是可以觀察到的一種情緒表達行為。第二,情緒勞動強調人際互動過程中個體所付出的心力。第三,情緒勞動強調個體內在心理的動態加工過程。基于不同的視角,情緒勞動可劃分為不同的維度。孫陽等人從情緒勞動策略的角度將教師情緒勞動劃分為表層行為、深層行為和自然行為。〔1〕李俊剛等人從情緒勞動要求和策略的角度將教師情緒勞動劃分為情緒勞動察覺、表層偽裝、深層偽裝和真實情緒表達(李俊剛、郭蘋,2013)。已有的情緒勞動測量研究中,張一楠最先關注到了幼兒園教師群體,他從表層扮演和深層扮演兩個維度對教師情緒勞動進行了測評。〔2〕孫陽在此基礎上,編制了教師情緒勞動量表,從表層扮演、深層扮演和自然表現三個維度測量幼兒園教師的情緒勞動。〔3〕冷元元從工作分析的視角出發,從頻率、強度、多樣性、努力程度、失調程度和持續時間等因素對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進行測評。〔4〕
2.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前因變量
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前因變量包括個人、組織和情境因素。在個人因素方面,教師學歷、〔5〕情緒智力、〔6〕自我效能感、〔7〕職業價值觀、職業歸屬感、職業行為傾向、〔8〕職業承諾〔9〕等均與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具有相關性。在組織因素方面,劉萱提出采用認知重評團體輔導法對幼兒園教師的情緒勞動進行干預,可以使幼兒園教師表層扮演策略減少、深層扮演策略增加。〔10〕在情境因素方面,園長的支持行為和教師的敬業行為均可以正向預測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11〕
3.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結果變量
有關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結果變量的研究主要包括正向結果及負向結果兩方面。在正向結果方面,肖麗君認為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與工作績效顯著相關。〔12〕孫陽的研究證實了這一觀點,即幼兒園教師使用較多的深層扮演策略和較少的表層扮演策略有利于降低情緒耗竭水平,進而提高工作效率。林嬌嬌發現,自然表現策略和深層扮演策略均與幼兒園教師職業自我效能感呈正相關。〔13〕在負向結果方面,尹姍姍的研究表明表層扮演策略與教師職業倦怠有關,〔14〕表層扮演策略正向預測教師職業倦怠。〔15〕譚艷華等人的研究也發現,教師表層扮演策略越多,工作滿意度越低。〔16〕
4.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干預措施
對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干預可以從幼兒園及教師自身著手。時媛等人認為幼兒園應當幫助教師重新認識、評價情緒事件,建立和諧的組織氛圍,提升教師的薪酬福利。〔17〕余勝美強調幼兒園應當幫助教師設定合理的情緒目標,降低其工作壓力。〔18〕同時幼兒園也應當建立人本化的管理體制,運用問卷、訪談等方法了解幼兒園教師的負面情緒并進行干預。〔19〕宋智佳認為幼兒園教師應當正確定位自身職業性質,積極運用閱讀、與他人溝通等方式調控自身情緒。〔20〕此外,秦旭芳等人提出相關院校應當設立情緒勞動相關課程,推動幼兒園教師將理論層面的情緒勞動策略運用到實際教學情境中。〔21〕
三、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趨勢
為探討近十五年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趨勢,本研究通過CiteSpace可視化軟件生成了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研究文獻的關鍵詞時區可視化圖譜,發現近十五年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主題在三個時段比較集中。一是2006年至2011年。該時段研究文獻的關鍵詞主要包括幼兒教師、情緒勞動、職業倦怠、影響因素等。二是2012年至2016年。該時段研究文獻的關鍵詞主要包括情緒勞動策略、情緒耗竭、工作滿意度等。三是2017年至2020年。該時段研究文獻的關鍵詞主要包括情緒管理、教師發展、情緒健康教育等。我國對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主要表現為如下幾方面。一是探討情緒勞動及情緒勞動策略的內涵;二是探討教師情緒勞動現狀及影響因素;三是探討情緒勞動與情緒耗竭、工作滿意度等的關系,主要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四是探討教師情緒勞動的干預措施。
四、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展望
(一)關注教師情緒勞動對幼兒影響的研究
目前已有研究主要探討的是情緒勞動對教師的影響,而教師情緒勞動對幼兒影響的研究較少。未來研究應當多關注教師情緒勞動對幼兒的影響機制,明確教師情緒勞動對幼兒的正面及負面影響。
(二)加強教師情緒勞動因果關系的研究
有關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大多為橫向研究。該類研究只能表明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不能證明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未來研究可以選擇已經證明存在相關關系的變量,并進一步開展縱向追蹤,分析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如高情緒勞動是否直接導致了幼兒園教師離職等。
(三)豐富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方法
目前有關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大多采用量化的研究范式,難以揭示教師情緒勞動產生、調控以及表達的內在過程。未來研究應當多采用訪談、觀察等質性研究法,深入剖析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心路歷程。需要注意的是,質性研究應當將收集到的研究資料運用三角互證法進行檢驗。例如,除收集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訪談資料和觀察記錄外,還可以對家長、幼兒等進行訪談以輔助驗證。
(四)拓展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視角
目前有關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多從心理學層面分析教師情緒勞動的現狀,研究視角相對局限,從而導致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應當拓展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視角,從社會學、管理學等視角開展更為豐富和深入的研究,以推進我國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研究的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孫陽,張向葵.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與情緒耗竭的關系:心理資本的調節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3(2):256-262.
〔2〕張一楠.幼兒教師情緒勞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8.
〔3〕孫陽.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發展特點及與情緒耗竭的關系〔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4〕冷元元.基于工作分析視角下的情緒勞動研究〔J〕.中州學刊,2011(4):64-66.
〔5〕〔18〕余勝美.幼兒教師情緒勞動表現及管理策略:基于對廣州市部分幼兒園教師的問卷調查〔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7(7):66-69.
〔6〕〔8〕姜趙威.基于Meta分析的教師情緒勞動相關因素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8.
〔7〕袁婷.幼兒教師職業倦怠、一般自我效能與情緒勞動的關系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7.
〔9〕孫陽,王元,張向葵.幼兒教師職業承諾與情緒耗竭:情緒勞動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4):497-502.
〔10〕劉萱.認知重評團體輔導對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的干預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5.
〔11〕王唯一.幼兒園組織氣氛與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關系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9.
〔12〕肖麗君.幼兒教師情緒勞動、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13〕林嬌嬌.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與職業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
〔14〕尹姍姍.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與工作倦怠間的關系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5.
〔15〕徐楠,張金榮,葉鑫苗,等.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對其職業倦怠的影響〔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11):18-24.
〔16〕譚艷華,彭程.情緒勞動與員工越軌行為的關系:工作滿意度的中介機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67-72.
〔17〕時媛,金月.幼兒教師情緒勞動及其管理策略的實踐探索〔J〕.新西部(理論),2018(5):122-123.
〔19〕〔20〕宋智佳.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現狀及對策探析〔J〕.成才之路,2019(1):36-36.
〔21〕秦旭芳,丁起名.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使用現狀及改進措施〔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