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師德師風是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核心與靈魂。近年來,各地學校一直注重師德師風建設。但當前,在網絡信息和市場經濟利益的沖擊下,部分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職業學識和仁愛之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與新時代“四有”好教師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筆者認為,教師需從傳道、授業、解惑等方面涵養師德師風,爭做新時代教師楷模。
做堅守信念的傳道者
教師要把堅定信念作為教師的應明之道、應信之道和應守之道來信奉,作為師德師風修養的內生動力來對待,作為培育“四有”好教師的人格基石來鍛造。
始終保持對遠大理想的無限憧憬。有理想、有抱負的教師,才可能在學生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教師要樹牢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思想,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一系列重要論述“勵志補鈣”,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點燃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勤奮學習的激情。
始終保持對教育事業的無上追崇。教師要深切感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中蘊含的對廣大教師的政治關愛、殷切希望和實踐要求,增強對教育事業的敬畏感;要深刻認識教育事業是黨和人民的事業,強化教育強國、教育為民的使命擔當,增強對教育事業的神圣感;要深入學習教師中的時代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先進事跡,增強從教的自豪感。
始終保持對廣大學生的無比仁愛。每個學生有著不同的出身和家庭環境,但教師要一視同仁;每個學生的基礎有強弱、成績有好壞、性格有差異,教師要自覺端正對學生的根本態度,善于用信任、欣賞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堅持愛心育人、耐心育人、包容育人。
做精業敬業的授業者
于教師而言,專業素質與敬業精神,如同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缺一不可,集精業敬業于一身,方能教好書、育好人。
勤于充電。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不能滿足于裝滿“一桶水”,而要時時有“活水”,不斷強化本領恐慌意識,樹立勤奮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把自己打造成博學多才的“大先生”。每天擠一點時間學習、留一點時間思考、分一點時間修心,注重向書本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學生學習,堅持在學中教、在教中學、在探索中精進。
勇于革弊。教育理念上防“偏”,克服“只教書、不育人”的片面教育觀、“追求高分值忽視高素質”的唯升學率論、“我的課時我負責,課堂紀律我無責”的不擔當陋習。教學課堂上防“俗”,積極推進課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優化教學方法,走自主式、菜單式、共享式的學習路子。教育時空上防“窄”,既重視正課也重視自習,既重視課上也重視課下,既重視校內也重視校外,確保學生走到哪里知識就傳播到哪里,育? ? ? ? ? ? ? ? ? ? ? ? ? ? ? ? ? ? ? ? ? ?人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
甘于奉獻。教師要保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心態,多與同學比價值,多與同事比貢獻,多與同齡比成長,名利面前不悔從教初心、得失面前不改從教恒心,始終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
做熱心走心的解惑者
現在許多學生是在防盜門里長大的、在虛擬世界中玩大的、在父母溺愛下寵大的,出家門就進校門,求知欲望強、現實困惑多。教師要為他們指點前行的迷津,廓清心中的疑惑。
增強解學習之惑的精度。教師要用心觀察每名學生的學習習慣、認真分析成績曲線、全面看清各科差異、準確了解課堂表現,根據每名學生的不同實際,強化針對性指導、個性化引導,努力使后進生想學學得了、中等生愿學學得進、先進生樂學學得好。
增強解生活之惑的溫度。教師要自覺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用愛心撥動學生的心弦,用自己的成長閱歷來解答學生生活的煩惱,熱心幫助學生規劃好校園生活,促進學生陽光面對生活、學會獨立生活、融入集體生活。
增強解做人之惑的高度。教師要明大德、守公德、重私德、嚴師德,恪守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堅持規范從教、清廉從教,做在日常、嚴在日常,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用健康的人格引領學生成長成才、成人成器。
(作者單位:湖北省廣水市永陽學校)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