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摘要】“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和幫助,使學生實現知識與能力自如銜接.“3+2”中職銜接教育模式就是在現代化的建設體系中,進一步為學生搭建多元化的“立交橋”.數學知識應用比較廣泛,在中職教育的各個專業領域中都存在一定的服務性.但是,在建設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盲區和短板,只有通過不斷地改革,才可以促進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之后,結合現狀,整合“3+2”模式的改革思路,有針對性地制訂出有效的改革路徑.
【關鍵詞】“3+2”模式;中職數學;教學改革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3+2”模式的推進,部分公共課程的弊端也呈現出來.以往的教學模式在內容難度設置上存在一定的弱化現象,需在保持專業教學的內容比例上,提高對應的實踐能力.在中職集體授課的過程中,不少學生對實數分類部分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相對偏低,很難加大對其的應用性.還有部分學生對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基礎認知不足,需要加大鞏固性,保持銜接性.從目前的形勢上看,大部分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偏低,學習的目的性不強,生源的質量差異性較大.“3+2”中職銜接模式實施之后,不少學生對于部分內容出現了基礎知識匱乏的問題,為了保證學習的順暢,需要對“3+2”中職銜接模式進行改革,以此來滿足企業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鑒于此,如何從知識的銜接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3+2”模式下中職數學教學改革路徑如何,就成了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重點.
二、基于“3+2”模式的中職數學教學改革思路
(一)縱向貫串中高職數學基礎知識延伸
數學的學習和教學屬于系統性的工程項目,中職數學是高職數學的基礎,只有打通教學障礙,整合教學內容,才可以保持數學知識的連貫性.“3+2”教學模式呈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后,需要分析的問題就是中職學生在進入高職之后,是不是需要將公共基礎課程取消.在數學知識完備性不足的情況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一定的困境.從現實的角度看,初中數學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需要最大化降低重復的比例,為以后的數學知識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從另外一個視角看,數學屬于基礎性的學科,需要保持中職數學和高職數學之間的銜接性、聯系性和完整性.中職數學的學習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一種驗證,也為高職數學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橫向拓展現有的數學基礎知識覆蓋率
中職生的基礎知識相對比較薄弱,如果僅僅使用補齊數學知識的方式進行教學,那么就會存在一定的困難.中職生初中階段的知識掌握相對比較薄弱,加上專業課程的貧乏,不利于中職生的有效實踐.針對上述問題,首先,需要在科學的知識結構中,建立符合專業體系的數學知識,增強中職數學教育的針對性.其次,中職數學具有較高的應用性價值,符合應用數學的范疇,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找到適合的制約條件.這需要教師根據現實的社會需求,加大專業的覆蓋面,延伸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對于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教師在進行中職數學構建的過程中,就可以選擇一些立體性較強的相關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對于會計專業和營銷專業的學生來說,對統計學方面的知識需求較大,此時,就需要相關教師結合現實的需要,選取針對性強的內容進行教學,如等差數列、隨機事件及概率等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數學知識的覆蓋面,還可以將數學的學習和職業化的發展方向結合起來,為高職數學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基于“3+2”模式的中職數學教學改革路徑
(一)初步考查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完備度
中職教育更加傾向專業知識技能數學教學的建設.在初期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分析專業的重點和側重方向,結合分析筆試與面試的不同,制訂出科學的考查范圍.例如,學習物流專業的學生可以更加傾向數學代數方面的相關知識學習,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更加傾向數學幾何方面的相關知識的學習……在此種方式建設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加大對基礎知識的學習量,還可以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面試的過程中,中職數學教師需要和對應的專業教師相互配合,提出數學知識的建設需求,從而加大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加大基礎能力的有效建設,提高中職數學知識的應用性價值.
(二)及時了解高職數學基礎知識的接受度
從實踐的角度看,中職數學和高職數學之間存在一定的共性,中職數學是高職數學的基礎,高職數學是中職數學的延續.“3+2”模式建設的重點是解決中職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較差的問題,加大集合與函數,導數與微分,直角坐標系下二重積分和不定積分等內容的旋轉性構建.在這些知識點當中,還有一部分內容處于重復的狀態,在學習的時候,就會造成時間的浪費.因此,教師在構建知識點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這點,加大專業的輔助性,增強對應知識的延伸性價值.在教學規劃中,教師需要先明確延伸的內容,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對知識進行梳理和判斷,解決知識的盲區,保持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例如,在實施中職數學授課的過程中,中職教師需要向學生滲透專業化的知識,為學生下一步的學習提供前進的動力.在學習概率的時候,中職數學教師可以深化統計學的相關知識,延續高職數學的深度原理,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擴大知識的應用性價值.
(三)重新規劃橫向拓展與縱向延伸的評價體系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會有學生存在等著畢業的心理.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認真學習,也不努力,不僅浪費了時間,并且荒廢了學業.此時,就中職教師需要結合中職生的主要特點,融合正向的發展思維,提高學生汲取知識的精神與力量,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保持其前進的動力.另外,教師還需要根據現實的建設需要,對學生以后的學習進行鋪墊,讓學生不僅學習到基礎的數學知識,還可以提升其應用性價值,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根據高職數學和中職數學之間的關系,打通教學障礙,整合教學內容,保證知識的連續性,從本質上,將更加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形象的具體案例.在實施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在“3+2”模式的實際需求下,加大教學內容的覆蓋面,保證其良好的評價性.在實施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形成高職數學知識的延伸,還需要保證數學大綱的建設需要.最后,還需要教師結合現實的需要,形成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中職生在每一個階段中,都可以得到數學知識的延伸,并且使每一個不同階段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數學教師需要在“3+2”模式的引導下,靈活使用教學方式,增加數學基礎知識的實用性價值.從教學覆蓋面的角度看,教師可以使用形成性的評價方式,提高內容本身和專業知識之間的契合度.評價的內容需要數學教師和專業教師協商之后共同制訂,一方面需要思考精確化的信息近況,另外一方面需要在資金的支持下,提高數學知識的判斷性,以便在“3+2”模式的基礎上,重新對中職數學進行合理規劃,保持有效的延伸性,以滿足現代化的發展需要.
總 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在中職數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3+2”模式的基礎上,減少數學基礎知識授課的時間,保持有效的目標性,將數學知識和專業知識相互關聯起來,實施有效的整合規劃,保持知識的完整性和知識的接受程度,提升對應的靈活度與合理性,并以崗位銜接為前提,目標銜接為基點,數學課程銜接為核心,加大改革教育力度,引導中職生快速適應中職數學學習的節奏,幫助中職生調整學習方式,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增加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保持中職數學和高職數學的銜接性,促進學生職業化的發展,滿足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蘇宗敏.基于需求層次理論的“3+2”高職階段課程體系:以財經類專業為例[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4(16).
[2]劉高吉,丁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微計算機信息,2019(24).
[3]林建軍,黃瓊環,曾尚德,黃朵.關于優化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幾點思考[J].科技視界,2019(35).
[4]王敏杰.創新“寓教于研”高職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6).
[5]王春娜.高職院校財會專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智庫時代,2020(05).
[6]趙晏鶴.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策略探析[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6).
[7]郭長龍.高職院校招生、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分析[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4).
[8]汪國輝.基于聯盟學院的適應性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模式[J].教育觀察,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