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會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燕達醫院急診科,河北 廊坊 065800)
哮喘是一種呼吸系統常見疾病,按發病程度可分為輕、中、重3種,其中中、重度均屬于重癥哮喘,該疾病隨病情發展易引起肺氣腫、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重癥哮喘患者病情危急,臨床癥狀明顯加重,急性發作期患者還會伴隨意識障礙等癥狀,因此需對其進行急診搶救[1]。氨茶堿、甲潑尼龍作為常規搶救藥物,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呼吸困難、氣促等癥狀,但部分患者使用之后治療效果欠佳,需要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腎上腺素屬于搶救藥品的一種,近年來被廣泛運用于哮喘疾病的治療中,其可分解糖原、脂肪,降低血壓,緩解病情的嚴重程度[2]。本研究旨在探討小劑量腎上腺素聯合急診搶救對重癥哮喘患者肺功能與生命體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燕達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重癥哮喘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A組(33例)與B組(35例)。A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病程1~5年,平均(3.15±1.12)年;年齡23~66歲,平均(44.59±15.42)歲。B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病程 1~6年,平均(3.52±1.23)年;年齡24~66歲,平均(44.66±15.4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支氣管哮喘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3]中關于重癥哮喘的診斷標準者;其他支氣管擴張藥物治療無效者。排除標準:處于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屬于心源性哮喘者;合并難以控制的高血壓疾病者。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1.2 方法 A組患者實施常規急診搶救:接到患者后立即開展解痙平喘、抗炎、糾正水及電解質紊亂等常規處理,控制好吸氧濃度并加強心電監護;開通靜脈通道并靜脈滴注50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揚州中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123,規格:10 mL∶1 g),口服氨茶堿片(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327,規格:100 mg/片),500 mg/次;后將80 mg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727,規格:40 mg/支)進行肌肉注射。B組患者在A組的基礎上實施小劑量腎上腺素治療:常規搶救措施和用藥同A組一致,同時皮下注射0.3 mg腎上腺素注射液(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685,規格:1 mL∶1 mg),注射后10 min內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若患者癥狀未改善,則繼續追加等劑量的腎上腺素,但須將總注射劑量控制在1 mg內。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顯效:經搶救和對癥治療后咳嗽、呼吸困難癥狀基本消失,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恢復正常;有效:經搶救和對癥治療后上述癥狀出現改善,心率、呼吸頻率趨于正常,但仍存在呼吸困難;無效:上述癥狀無明顯改善,部分患者癥狀加劇[3]??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 100%。②臨床癥狀積分。評估患者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的改善情況,每個癥狀分值0~4分,分值越低表示癥狀越輕。③肺功能指標。借助肺功能儀檢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④生命體征指標。采用心電監護儀對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及血氧飽和度進行監測。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以(±s)、[例(%)]表示,分別采用t、χ2檢驗。以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B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臨床癥狀積分 治療后B組患者胸悶、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積分均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胸悶 咳嗽 呼吸困難A 組 33 2.00±0.36 2.52±0.55 2.33±0.10 B 組 35 1.02±0.22 1.00±0.12 1.05±0.15 t值 13.633 15.959 41.144 P值 < 0.05 < 0.05 < 0.05
2.3 肺功能指標 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均升高,且B組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
組別 例數 FEV1(L) FVC(L)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 33 1.06±0.45 1.45±0.22* 2.02±0.99 2.45±0.77* 52.56±2.42 58.55±4.47*B 組 35 1.06±0.41 2.01±0.52* 2.00±0.88 3.14±1.02* 53.10±2.32 63.66±4.33*t值 0.000 5.721 0.088 3.134 0.939 4.788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4 生命體征指標 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降低,且B組低于A組;而兩組患者血氧飽和度均升高,且B組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1 mm Hg = 0.133 kPa。
組別 例數 心率(次/min) 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 血氧飽和度(%)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 33 102.23±9.56 90.36±7.55* 146.25±4.23 112.52±2.23* 97.23±10.23 84.23±5.23* 85.48±1.15 91.23±1.33*B 組 35 102.33±9.56 75.23±6.56* 146.12±4.45 95.52±1.23* 97.33±10.45 76.23±4.23* 85.23±1.33 95.56±1.85*t值 0.043 8.836 0.123 39.225 0.040 6.954 0.827 11.02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哮喘是臨床最為常見的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會增高氣道反應性,從而導致患者出現喘息、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以上癥狀易反復發作,尤其在夜間、凌晨最為嚴重[4]。臨床以往對重癥哮喘患者開展急診搶救,多借助抗炎、解痙、平喘等基礎治療措施,以減輕患者炎癥反應;同時也解除氣道痙攣。氨茶堿、甲潑尼龍為臨床常用藥物,氨茶堿用藥后可調節呼吸功能,甲潑尼龍抗感染、免疫抑制作用顯著,但對于部分重癥患者來說,其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腎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可改善患者低血糖癥狀,且經皮下注射后,可在5 min 左右起效,擴張重癥哮喘患者支氣管的同時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減緩心率。腎上腺素還可以減輕黏膜充血、水腫等癥狀,從而很好地緩解氣道堵塞,降低氧耗,改善氧合[5]。但臨床研究證實,大劑量的腎上腺素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因此建議使用小劑量治療[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B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與血氧飽和度均高于A組,胸悶、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積分,以及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A組,提示小劑量腎上腺素聯合急診搶救治療重癥哮喘,可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改善生命體征。
FEV1、FVC、FEV1/FVC是肺功能典型指標,當患者出現阻塞性肺通氣障礙時,其水平降低,表示患者哮喘發作,病情嚴重。小劑量腎上腺素可舒張患者支氣管,抑制血管內皮通透性增加,同時降低肺部過度膨脹,改善通氣血流比例的失調,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困難情況,改善患者肺功能[7-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B組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A組,提示小劑量腎上腺素聯合急診搶救治療重癥哮喘,可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促使患者病情轉歸。
綜上,小劑量腎上腺素在急診搶救重癥哮喘過程中可以平穩降壓并改善患者肺功能,從而提升臨床療效并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