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男,孫大偉,王 威
(吉林省公安廳安康醫院精神科,吉林 長春 136100)
精神分裂癥患者患病后,會導致個人意識、感知覺、情緒、行為等方面出現扭曲,通常表現為妄想、幻覺、焦慮等癥狀,甚至會出現攻擊行為,不僅對家屬成員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也影響社會治安與社會穩定。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起病較緩,病程遷延,具有慢性化傾向。氯氮平是臨床上治療精神疾病的一種常用藥物,主要用來控制精神疾病中的幻覺、幻想和興奮躁動等癥狀,但單一效果不佳,為提高其治療效果,本研究采用聯合用藥的方式以觀察其治療效果。利培酮主要用于治療精神疾病,其具有鎮靜與改善睡眠的作用;阿立哌唑是新型抗精神病藥物中的一種,主要被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1-2]。基于此,本研究選取了吉林省公安廳安康醫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10例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分析氯氮平聯合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療的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吉林省公安廳安康醫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10例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分為對照組(55例)與觀察組(55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4、21例;年齡24~65歲,平均(38.17±3.24)歲;病程 1~10年,平均(7.52±1.46)年。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5、20例;年齡23~66 歲,平均(38.42±3.18)歲;病程1~9年,平均(7.57±1.20)年。將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納入標準:符合《臨床診療指南:精神病學分冊》[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均伴有感知、情感、行為、思想障礙者;近5年服用過3種不同種類的抗精神疾病類藥物,且治療效果不佳者。排除標準:有嚴重性自殺傾向者;合并其他系統感染,未得到控制者;對藥物、酒精有較強的依賴性者?;颊呋蚣覍賹Ρ狙芯恐橥獠⒑炇鹬橥鈺已芯吭诩质」矎d安康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進行。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氯氮平聯合利培酮治療,氯氮平片(揚州中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858,規格:25 mg/片)口服,初始劑量為25 mg/次,2次/d,之后逐漸緩慢增加劑量至150 mg/d;利培酮片(北京天衡藥物研究院南陽天衡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61072,規格:1 mg/片)口服,1 mg/次,2次/d,服用兩周后將劑量增加至4 mg/d,再維持用藥兩周后根據患者的治療效果適當調整劑量,但最大劑量為8 mg/d。給予觀察組患者氯氮平聯合阿立哌唑治療,氯氮平用法同對照組,阿立哌唑片(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502,規格:5 mg/片)口服,5 mg/d,服用兩周后將劑量增加至10 mg/d,再維持用藥兩周后根據患者的治療效果適當調整劑量,最大劑量為30 mg/d。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8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效果,采用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4]評估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各療效標準以減分率進行計算,顯效:減分率>?75%;有效:減分率30%~75%;無效:減分率 < 30%。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糖脂代謝指標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手指末梢血,使用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檢測空腹血糖(FBG);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操作(3 500 r/min,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與三酰甘油(TG)水平。③炎性因子水平,血液采集與血清制備方法同②,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白介素-13(IL-13)、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④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頭痛、失眠、體質量增加等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糖脂代謝指標、炎性因子水平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2.73%,較對照組的78.18%顯著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糖脂代謝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者FPG與對照組患者TC、TG水平均顯著升高,但觀察組升高幅度較對照組顯著縮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指標水平比較(±s, mmol/L)
表2 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指標水平比較(±s, mmol/L)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FPG:空腹血糖;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
組別 例數 FPG TC T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前對照組 55 4.94±1.51 6.58±1.43* 3.82±0.43 4.85±0.94* 1.17±0.24 1.79±0.38*觀察組 55 5.14±1.02 5.83±1.22* 3.87±0.46 4.12±1.17 1.19±0.26 1.24±0.31 t值 0.814 2.959 0.589 3.607 0.419 8.317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3 炎性因子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L-13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升高,且觀察組上升幅度較對照組顯著增大;而兩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下降幅度較對照組顯著增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pg/mL)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pg/mL)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IL-13:白介素-13;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 例數 IL-13 TNF-α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5 0.33±0.07 0.42±0.08* 19.95±2.50 11.36±1.97*觀察組 55 0.31±0.06 0.54±0.09* 20.36±2.55 8.25±1.62*t值 1.609 7.391 0.851 9.04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2.4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2.73%,較對照組的32.73%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精神分裂癥在臨床上被定義為一種慢性、嚴重的精神障礙性疾病,包括個人意識、感知覺、情感與行為方面的異常?;颊甙l病后,通常難以分清真實與幻覺,同時會出現反應遲鈍、行為退縮或者行為過激等表現,對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社交活動等造成嚴重影響。氯氮平是一種非典型性抗精神藥物,對多巴胺受體、腎上腺素等具有較好的親和力,但是會產生惡心嘔吐、失眠等不良反應,加重患者不適感[5]。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病程較長,難以完全治愈,且易復發,給患者家庭帶來較大負擔。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抗精神病藥物,例如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進行治療?;颊呓涍^治療后,相關癥狀可得到一定控制,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利培酮也屬于非典型性抗精神藥物,該藥物對于人體5-羥色胺2A、多巴胺D2等具有較高的親和力,通過發揮拮抗作用達到治療精神分裂的目的[6]。阿立哌唑屬于喹啉類衍生物,是第3代非典型抗精神分裂藥物,與利培酮的藥理作用相似,能夠有效阻斷多巴胺D2受體,對5-羥色胺2A產生拮抗作用,使低興奮的多巴胺能神經元上調,進而改善精神分裂相關癥狀[7]。上述數據結果得出,觀察組患者FPG、TC、TG水平下降幅度較對照組顯著增大,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顯著上升,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對照組顯著下降,提示相較于氯氮平聯合利培酮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氯氮平聯合阿立哌唑治療可有效增強治療效果,穩定患者糖脂代謝水平,安全性較高。
IL-13是一種抗炎因子,具有免疫抑制與抗炎作用,其水平升高,可減輕炎癥反應對機體的損傷,加快病情恢復;TNF-α是一種促炎因子,可促進T細胞產生各種炎性因子,損害患者機體功能,使患者病情加重。阿立哌唑不僅是突觸后多巴胺受體的阻滯劑,也是突觸前自主受體的激動劑,主要通過對5-HT1A受體的部分激動和5-HT2A受體的阻滯來產生抗精神分裂癥作用,對機體刺激小[8]。上述數據結果得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IL-13上升幅度大于對照組,TNF-α水平下降幅度較對照組顯著增大,提示氯氮平聯合阿立哌唑治療可通過調節炎性因子水平,促進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
綜上,氯氮平聯合阿立哌唑可通過調節炎性因子水平,促進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提高臨床療效,維持糖脂代謝水平穩定,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的進一步研究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