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和,游育東,盧秋華
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院內分泌科,福建龍巖 364000
糖尿病為終身性慢性代謝疾病,部分病例病情控制難度較高,血糖穩定性差,即為脆性糖尿病[1]。脆性糖尿病在1型糖尿病中較高發,2型糖尿?。═2MD)作為主要糖尿病病型,也可見此類分型。在2型糖尿病中,脆性糖尿病多見于晚期病例,該類病例胰島功能基本喪失,受功能衰竭影響,血糖呈現不穩定狀態[2]。因缺少內源性胰島素,此類病例通過外源性胰島素進行血糖控制,但與機體自然胰島素相比,外源性胰島素對血糖的調控機制具有特殊性,能動性較差,輔助調節作用較低,常見血壓顯著波動,故而對于此類病例,必須尋求更具實效性的用藥方法[3]。該文從2019年5月—2020年10月脆性T2MD中選取87例,說明達格列凈與西格列汀的聯合用藥方法,觀察藥效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87例脆性T2MD病例,按用藥方法分為兩組,A組44例,性別:男/女=26/18,年齡41~57歲,平均(48.83±7.42)歲;BMI(26.67±2.31)kg/m2;病程3~10年,平均(6.24±1.13)年。B組43例,性別:男/女=27/16,年齡41~55歲,平均(48.81±7.39)歲;BMI(26.65±2.27)kg/m2;病程2~9年,平均(6.22±1.09)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2型糖尿病確診;②尿糖3.0 g/d,FPG指標波動>5.55 mmol/L,血糖波動>11.10 mmol/L;③不定期出現低血糖;④尿酮體陽性較多發;⑤糖化血紅蛋白(HbA1c)指標6.5%~10.0%,FPG指標<11.1 mmol/L;⑥聯合用藥治療>6個月,未見預期效果;⑦同意參與且配合持續治療。
排除標準:①短期(1個月內)DPP抑制或胰島素相關用藥;②糖尿病病史>10年;③精神異常;④ALT指標>3倍常規指標;⑤總膽紅素>2倍常規;⑥TG>6.78 mmol/L;⑦合并并發癥;⑧妊娠哺乳期;⑨違禁用藥、酗酒;⑩惡性腫瘤及心臟病。
全員進行胰島素治療,科學管理飲食。
A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達格列凈治療:①西格列?。毫姿嵛鞲窳型∑盟帲▏帨首諮20140095),選用100 mg片劑,1片/次,1次/d。②達格列凈:達格列凈片用藥(國藥準字J20170040),10 mg/片,10 mg/次,1次/d。③持續用藥12周。④以糖化血紅蛋白儀進行血糖監測。
B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療,西格列汀用法用量及療程同A組。
①血糖控制水平:治療前后檢測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與HbA1c指標。②病情穩定性:觀察即餐后血糖波動情況(PPGE指數)與即日間血糖均差(MODD指數)。③炎癥反應:測評IL-4指標、IL-6指標、TNF-α指標。④不良反應:頭暈、惡心、低血壓、心率過緩等不良反應。
以SPSS 24.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血糖指標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s)
項目A組(n=44)治療前 治療12周B組(n=43)治療前 治療12周t組間治療后值 P組間治療后值FPG(mmol/L)2 hPG(mmol/L)HbA1c(%)9.72±0.6014.56±0.9510.89±1.736.53±0.419.07±1.027.10±1.349.74±0.5614.53±0.8910.90±1.686.91±0.549.61±1.019.69±1.837.9587.1267.6230.0210.0190.013
治療12周后,A組PPGE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MODD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PPGE、MODD指標比較[(±s),mmol/L]

表2 兩組患者的PPGE、MODD指標比較[(±s),mmol/L]
階段A組(n=44)治療前 治療12周B組(n=43)治療前 治療12周t組間治療后P組間治療后值值PPGE MODD 3.60±1.492.25±0.341.39±0.741.05±0.303.61±1.372.27±0.412.20±1.301.51±0.317.2647.3220.0100.012
用藥后,A組炎性因子指標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指標比較(±s)
項目A組(n=44)治療前 治療12周B組(n=43)治療前 治療12周t組間治療后值 P組間治療后值IL-4(pg/mL)IL-6(pg/mL)TNF-α(U/mL)14.93±3.927.64±1.3213.50±4.166.97±2.364.18±0.535.54±1.2214.95±3.877.66±1.3513.48±4.238.47±3.165.37±1.027.83±1.267.1037.5158.0040.0120.0140.011
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55%)與B組(11.63%)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在糖尿病中,2型占比病例具有高占比,因機體胰島素分泌減弱或發生胰島素抵抗而誘發糖尿病,病程后期,胰島β細胞顯著衰退,胰島素分泌無法支持身體血糖調節,出現血糖紊亂,穩定性降低,即發生脆性T2MD,治療難度高于常規糖尿病。飲食結構變化引起的營養攝入失衡,生活習慣不良,以及壓力增加,對2型糖尿病發病皆產生影響,在綜合作用下,糖尿病日漸高發。此類病癥當前無根治手段,核心療法為長期用藥控制。T2MD的主要危害在于并發癥高發,長期血糖異常影響,危害神經系統與末梢血管,引起心腦血管病變,同時可危害腎臟健康,降低T2MD病例生存質量,縮短生存周期,對病例自身、家庭和社會均造成壓力,長期用藥也加重經濟負擔,增加醫療壓力。病程推進以后,T2MD病例機體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日漸衰退最終喪失,常規用藥無法有效應對此階段病情[4]。
對于脆性T2MD界定,當前缺少統一標準,根據《實用內分泌學》相關定義,該次研究以血氧5.55 mmol/L為篩選指標,同時要求日常尿糖量高于3.0 g。脆性T2MD的核心表現為低血糖發作不規律,缺少可靠性預測標準,進行尿酮體檢測,常見陽性反應。日常血糖監測顯示,該類病例常見血糖大幅度波動,波動幅度常見超過11.1 mmol/L,對于此種波動,缺少確診原因。此種糖尿病較之常規病例更難控制,此時期機體對胰島素過度敏感,胰島素用藥時,血糖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小劑量調整也可誘發血糖指標顯著波動,胰島素穩定用藥、飲食運動控制良好時,也常見血糖波動[5]。
年齡對血糖控制水平有直接影響,老齡化加劇后,糖尿病也更加高發,因代謝系統異常,脆性T2MD無法提供足量胰島素維持血糖代謝,對外源性胰島素更加依賴,胰島素用量須謹慎控制,動態調節,否則會導致酮癥酸中毒發生或出現低血糖,在血糖顯著波動時,低血糖也更易發作。因血糖穩定性差,氧化反應更加活躍,在氧化作用下,血管內皮較易發生損傷,促進并發癥高發?;谝陨媳尘埃仨殢娀强刂?,縮少血糖波動幅度,促進T2MD良性轉歸。
醫學研究表明,外源性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水平降低時,低血糖發生率提升,在醫源性低血糖影響下,心血管事件較易發生。脆性T2MD病通常為長周期治療,胰島素分泌嚴重衰弱,血糖變化時,中樞神經反應較弱,該神經中負責介導作用的交感神經不足,綜合作用下,低血糖因而高發。脆性T2MD血糖不穩定,應科學調節血糖控制水平,結合血糖指標變化,觀察胰島細胞狀態,合理調整用藥,減少低血糖癥狀,緩解心血管壓力,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6]。
炎性因子可促進淋巴細胞高效率分化,在此過程中IgG釋放,降低T淋巴細胞活性,同時導致胰島β細胞迅速凋亡,進而引起糖尿病。在炎性因子中,TNF-α因子屬于多肽炎性因子,當其過度分泌時,可引起熱反應,內皮功能受其影響發生損傷,引起皮膚潰瘍,重癥可造成膿毒性休克[7]。
脆性T2MD治療時,臨床常以西格列汀用藥,但其療效較弱,常見血糖控制不良。該藥可抑制即二肽基肽酶4(DPP-4),避免其對腸促胰島激素產生水解作用,激活腸促胰島激素,改善其指標,利用葡萄糖依賴作用,提升胰島素細胞活性,促進大量釋放,同時可抑制胰高糖素。然而西格列汀存在局限性,許多T2MD病例無法通過該藥單藥控制[8]。
達格列凈可對鈉和葡萄糖的蛋白協同轉運過程產生抑制作用,作用于機體腎臟,降低腎小管對糖類敏感度,抑制其二次吸收葡萄糖,促進葡萄糖高水平排泄,進而調節血漿葡萄糖指標。受多因素影響,T2MD病例常見胰島素抵抗,表現為胰島素無法高效率攝取葡萄糖并對其轉化利用,此為T2MD發病主要誘因。在臨床監控T2MD胰島素抵抗情況時,可監測HOMA-β指標和HOMA-IR指標。T2MD病例胰島素抵抗加劇,胰島β細胞活性減弱[9],在治療時應補充胰島素,增強胰島素敏感性,但此方法對脆性T2MD患者作用有限,難以有效穩定血糖[10]。達格列凈用藥可對葡萄糖排出產生正向作用,通過減少糖分吸收促進機體血糖穩定,不受胰島素活躍性和敏感性影響[11],不僅如此,達格列凈用藥作用于腸道,加速分泌腸降糖素,影響合成葡萄糖激酶的過程[12],從而對胰島β細胞產生保護作用,促進HOMAIR減弱[13]。
聯用以上兩種藥物,對病例BMI指數無顯著影響,可穩定控制血糖,減少血糖波動[14]。分析藥物作用,西格列汀對DPP-4進行移植,降低其活性后,機體GLP-1降低分泌效率[15],胰高糖素生成延緩,胰島素加速分泌[16],在此作用下,β細胞加速修復,胰島細胞功能改善[17],可減弱饑餓感,控制飲食攝入,避免體質量過度增長[18]。達格列凈用藥后,可對SGLT2分子進行選擇性抑制[19],致使腎小管二次吸收胰島素的作用減弱[20],加速尿糖代謝,促使糖經由尿液大量排出[21]。不僅如此,達格列凈還可緩解胰島素抵抗,減少胰島組織細胞損傷[22],優化胰島素抵抗水平[23],促進血糖科學調控,促進指標平穩降低[24]。聯合用藥綜合發揮作用,通過不同機制干預,促進脆性T2MD治療,發揮協同藥效。
該次研究中,聯合用藥后,A組FPG、2 hPG指標用藥后降低,HbA1c變化顯著,降低幅度較大,以上指標是血糖變化的核心指示指標,相關變化表明該組血糖控制水平較高。PPGE是反應餐后血糖穩定性的指標,MODD統計則可反映日間血糖變化,分析其變化平均絕對差,可科學評價血糖波動情況。分析血糖穩定性,A組波動幅度較小,表明A組降糖過程相對平穩,此種情況可促進T2MD病例耐受。分析炎癥反應,A組炎性因子活躍性降低,說明炎癥反應減弱,并發癥風險降低,減少低血糖發作。抑制炎性反應,可促進內皮組織完好,保護組織功能,減少并發癥。
綜上所述,在脆性T2MD治療中以達格列凈與西格列汀用藥,發揮藥物聯用影響,對脆性T2MD有積極作用,可降低血糖指標,促進平穩降糖,緩解炎癥反應,用藥風險較低,臨床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