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波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不僅是學業上的一門功課,而且是幫助學生初步認識社會的一個重要工具。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知識點本身較為抽象和晦澀,教師們在日常教學實踐上更應多進行“生活化”教學,以免學生們在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中失去動力。本文主要探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生活化”教學策略,以為相關的教育工作和研究人員,開展更高效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提供有用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7-0115-02
A Brief Analysis of Living Teaching Strategies in High School Political Teaching
HUANG HongBo ?(Yongding Qiaoyu Middle School,Longyan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rtact】high school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not only a subject of study,but also an important tool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society.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are abstract and obscure,and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more "life"teaching in their daily teaching practice,so as to avoid students losing their motivation in the study of bor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life" teaching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and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educational work and researchers to carry out more effici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Key words】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ing ;"life"teaching;teaching strategy
思想政治課程始終在高中教育中占據較為重要的一席之地。“生活化”教學,在形式上把以往傳統課堂教學內容更多的置身在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背景中,從而用更富有親切背景感受,將生活和學習內容有機融合在一起,提升學生們參與教學活動的欲望,讓學生更容易從教學活動中體會到樂趣,進而能從教學活動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因此應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更深入地開展“生活化”教學。
1.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現實意義
(1)加強學生對時事政治信息的理解能力
高中時期,是一個學生即將踏入大學校門或社會的特殊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們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小朋友,他們開始有意識的關注時事政治信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為將來進一步的人生規劃和參與社會分工做好常識準備。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提供的很多常識和認識論方法,是學生們認知社會和理解時事政治的有用工具。例如哲學中,主次矛盾的判斷、透過現象看本質等理論,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們分析其閱讀時事政治信息時遇到的疑難問題。但思想政治課的知識點太過于抽象和晦澀,必須要教師進行足夠深入的“生活化”教學拓展,才能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這些信息,來為學生們理解時事政治信息做好基礎準備。
(2)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積極性
“生活化”教學的優勢在于,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較為抽象或枯燥的知識點,拉入一個學生們更加熟知的背景之中,拉近他們和知識點的距離,幫助他們更容易理解這些抽象和晦澀知識點的深層次含義,進而提升他們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積極性。和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生活化”教學擁有更加豐富多變,貼近人們日常生活情境的可變教學形式,形式上更加豐富,感知上更加親近,更容易激發學生積極性,更容易讓更多數量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教學過程中。高中學生們開始真正喜歡并下意識地去關注時事政治,便是從一堂精彩的有具體抓手的“生活化”教學開始。
2.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對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認知不夠充分
新課標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要進行“生活化”教學,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真的開展“生活化”教學的老師實屬鳳毛麟角。這里面原因較為復雜,總結而言就是對“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認知不夠充分。具體而言,有的教師是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高考,只要學生成績上去了就行;有的教師則是認為“生活化”教學實行起來太過繁瑣麻煩,不如按照老法子照本宣科來的省事,因此多數教師對“生活化”教學只是淺嘗輒止,沒有真正在課堂上積極推進“生活化”教學;有的教師則是因為缺少對“生活化”教學素材的日常積累,嘴上喊著要進行“生活化”教學,真開展起來只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開展的所謂“生活化”教學,也是缺少對時事的敏感性,和真正的生活場景存在脫節現象。
(2)“生活化”教學和課程教學內容存在偏差
很多老師表面上也在積極推進“生活化”教學,但認真觀察發現,他們采用的具體“生活化”教學內容和思想政治課本身的教學內容存在偏差。具體而言,就是在教學實踐上,因為老師自身業務能力的問題,選取的“生活化”背景素材和思想政治課知識點本身的匹配度不足,導致老師自說自話,學生不知所云,甚至嗤之以鼻。最后“生活化”教學目的沒達成,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理解沒深入,反而是教師進行“生活化”教學的“儀式”完成了。然而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是要不得的,它的確滿足了部分教師完成“生活化”教學的業務指標,但更深深傷害了學生們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熱情。很多學生多次遭遇“生活化”教學和課程教學內容偏差后,對思想政治課開始興趣匱乏,往往會出現教師在臺上講的“口吐白沫”,臺下學生睡著一大片。
3.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1)用循循善誘的提問,激發學生好奇心
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文科類學科,存在大量的文字和背誦內容,學科知識本身又更偏抽象和晦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興趣匱乏,耐力消耗嚴重。作為同樣背誦篇幅較大的歷史課,很多學生往往因為其中豐富的歷史故事而興致勃勃的讀下去。相比之下,思想政治課在業余時間,往往被絕大部分學生視而不見。因此要開展好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只能從課堂教學入手。而要解決原本枯燥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困境,只能借助“生活化”教學,用循序善誘的問題,將學生引導入一個學生熟知的生活化場景中,然后在將思想政治課的知識點有機融匯進其中。
例如,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一課《神奇的貨幣》這一課,教師按照課本知識結構照本宣科,哪怕舌綻蓮花,口吐白沫,也難撼動學生們頭腦中昏昏沉沉的睡意。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換成循循善誘的提問方式,往往能收到意外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問:“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什么支付方式來支付?”“你們使用過現金支付嗎?”“見過真正的現金人民幣嗎?”“能準確快速的分辨出人民幣的各個面值嗎?”“能識別出人民幣的真偽嗎?”“除了人民幣,你們還見過哪些現金貨幣?”對于當前的成年人而言,使用現金貨幣用于支付還在頭腦中留存于記憶??蓪τ谛律母咧袑W生而言,其見到的現金支付場景可能極度稀少,甚至記憶中已經沒有了現金支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直接針對貨幣開展知識點教學,可能會讓學生們發懵。因此必須利用一些循序善誘的提問,將知識點和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結合起來,否則學生們會完全聽不懂。
(2)布置課下作業搜集素材,開展課堂討論
“生活化”教學的開展,不是平地起高樓,更不是教師在講臺上嘴巴一歪就能順口胡謅出來的。高中政治教學這種較為抽象的課程,其中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往往需要教師和學生提前收集一定量的日常生活素材,才能真正進行一堂精彩的“生活化”教學。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教師要講解其中的知識點,必須要學生先在課下分小組收集鄉、鎮、縣、區、市、省選舉的相關文字或視頻資料,讓學生們真正看到我國公民具體是如何進行政治參與的,并深入了解各個層級政府選舉會議召開順序設置的意義。如果學生不收集資料,學生們只是聽教師干巴巴的講述,根本無法體會這一公民權利的重要意義,甚至會將公民的政治參與和班級選班干部簡單的等同。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專門提前準備國內和國外進行民主選舉的視頻資料,有針對性的比較國內外公民參與政治的形式,引導學生們參與討論,并深入解析其中的優劣。本課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公民進行政治參與的方法,而是要讓學生以公民的角度去理解和認同我國公民進行政治參與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塑造學生“中國人”的認同感很有價值。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謀定而后動,要有條有理,有理有據的說服每一個同學,讓其在心中對本國公民政治參與的相關內容不反感,不厭惡,甚至是喜歡。當前娛樂至死社會現象影響下,思想政治課程對相關敏感知識點的教學,必須要特別嚴謹,要提前做好充足的資料準備,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們對我國國家制度的認可。
(3)借用情景表演,高度還原生活化場景
“生活化”教學,最好的方式是借用情景表演在課堂上再現一個濃縮的生活場景。在情景表演下,教室就是事發地,教室和學生們就是當事人和圍觀的吃瓜群眾,學生們更能深切的體會課程涉及的知識點。必修一第七單元第七課《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其在進行“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時,可以舉一個小超市老板和員工的每月收入做例子,情景表演完畢之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對各個角色拿到收入的多少進行評價,讓他們自己判斷這種收入分配方式是否公平,導致他們收入差異巨大的原因是什么?在學生們發表完各自的評價后,對評價正確的學生要給予點贊等積極鼓勵,對于回答錯誤的同學則可押后再行討論。押后討論的好處在于,既可以保護學生自尊心,又可以在學生面前留下一個懸念,讓他們帶著疑問進行之后的教學環節,從而讓學生們聽課更加投入,讓教學效果更好。
情景表演完畢之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對各個角色拿到收入的多少進行評價,讓他們自己判斷這種收入分配方式是否公平,導致他們收入差異巨大的原因是什么?在學生們發表完各自的評價后,對評價正確的學生要給予點贊等積極鼓勵,對于回答錯誤的同學則可押后再行討論。押后討論的好處在于,既可以保護學生自尊心,又可以在學生面前留下一個懸念,讓他們帶著疑問進行之后的教學環節,從而讓學生們聽課更加投入,讓教學效果更好。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開展“生活化”教學,不僅加強學生對時事政治信息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積極性。然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中,還存在對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認知不夠充分,“生活化”教學和課程教學內容存在偏差的困境。要克服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存在的問題,則必須“用循循善誘的提問,激發學生好奇心”,“布置課下作業搜集素材,開展課堂討論”,“借用情景表演,高度還原生活化場景”。
參考文獻
[1]張朝旭.在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和方法[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0(09):50-51.
[2]陳魁珠.高中政治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華夏教師,2020(17):29-30.
[3]劉飛虎.談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08):76-77.
[4]胡曉毛.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實施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20):60-61.
[5]吳秀麗.構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2020(15):266.
[6]金強善.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問題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1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