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人榮,楊冬梅,蒙云,陸少波
(玉林市紅十字會醫院 神經內科,廣西 玉林 537000)
腦卒中俗稱為中風、腦血管意外,是臨床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疾病,主要有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兩種,其中缺血性腦卒中略微高于出血性腦卒中,總的來說,二者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傷殘率、致死率,尤其是老年人群中,最容易發生該病[1]。隨著現代社會發展腳步的加快以及人們生活飲食結構的改變,使得腦卒中發病趨勢越來越低齡化,導致青年腦卒中患者越來越多,給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同時還加重了患者家庭負擔、社會負擔[2]。現階段臨床治療腦卒中尚無特效手段,通常以預防治療為主[3]。本研究特此以44例老年腦卒中、44例青年腦卒中作為觀察對象,通過其分析臨床資料,總結其病因、預后,為臨床針對性治療腦卒中提供可靠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88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男41例、女39例,年齡19~75歲,平均(45.8±11.3)歲,44例老年腦卒中患者為常規組、44例青年腦卒中患者為研究組。入組標準:參照《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所提出的腦卒中診斷標準,結合頭顱MRI或者是CT診斷,證實為腦卒中;在征得患者同意下收集其病歷資料,并簽署研究同意書。排除標準:顱內轉移、頭顱腫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精神異常;血液疾病;感染史。
1.2 方法。首先收集每位觀察對象的病歷資料并給予認真統計,以表格的形式體現。病歷資料內含患者性別、年齡、治療措施、護理干預,進一步分析患者臨床治療、護理效果,觀察每位患者日常進食情況、生活方式、發病狀況,以便于總結其病因,了解其預后恢復情況,具體方法為:①發病之前深入了解患者生活習慣,比如有無吸煙史、飲酒史、飲食不規律等,記錄患者身高、體重,主動詢問患者日常有無運動。除此之外,因為不良生活習慣所致的血壓、血脂、血糖過高而誘發的腦卒中也要詳細記錄。②血供障礙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病的一項主要原因,故而還要深入了解患者有無血管疾病,觀察患者血管之內有無血栓形成或者是血栓脫落。對于確診為腦卒中的患者,臨床應當加強對癥治療,夯實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并對比分析患者臨床治療、護理前后的恢復效果,以便于臨床進一步分析老年腦卒中患者、青年腦卒中患者預后。
1.3 觀察指標。①觀察腦卒中高危因素,分析其病因,比如高血壓:以WHO提出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為主,即:血壓≥140/90 mmHg。糖尿病:餐后血糖或者是隨機血糖超過11.0 mmol/L、空腹血糖超過7.0 mmol/L或既往存在糖尿病史。高血脂:甘油三酯>1.7 mmol/L、膽固醇>5.7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64 mmol/L。②以臨床治療效果作為評價腦卒中預后的依據,即:臨床體征以及癥狀表現徹底消退,可自理生活,為顯效;臨床體征以及癥狀表現有所減輕但是尚未完全消退,需要他人照顧日常生活,為有效;未達顯效、有效標準者,一律視為無效。總體療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匯總并分析觀察主體的研究數據,并利用SPSS 22.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用均數±標準差()表達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用例數或構成比(%)表達計數資料或等級資料并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設置為0.05,當P<0.05時,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老年與青年腦卒中患者患病情況、生活習慣分析,見表1。

表1 老年與青年腦卒中患者患病情況、生活習慣分析
2.2 老年與青年腦卒中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青年腦卒中患者總體療效88.64%顯著高于老年腦卒中患者77.27%(P<0.05),見表2。

表2 老年與青年腦卒中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3.1 病因分析。老年腦卒中病因雖然十分特殊、復雜,但是主要病因還是以血脂血壓過高為主,血壓持續過高的情況下,腦血管通透性增加,極易引起血栓,最后使得腦血管破裂出血;而血脂過高極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血糖長時間過高會形成高凝血,進而提高中風幾率[4]。
青年腦卒中病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不可控因素,另一個則是可控因素,其中血壓血脂血糖水平過高屬于可控因素,同時也是腦卒中患者發病的主要高危因素。本研究深入調查,發現血壓過高占比最高,有27例,占比61.36%。由于現代青年人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劇增,飲食不規律、不節制,偏好高熱量、高脂食物,加之缺乏運動鍛煉,極易引起高血壓。臨床深入實踐認為情緒大幅度波動也會誘發高血壓,比如情緒過激、興奮過度等等,這些表現在青年人群中普遍常見[5]。高血脂是因為血脂代謝失衡所致,主要表現為高膽固醇,與青年人喜好高熱量、高脂食物有關,這需要青年人改變不良飲食習慣,按時監測血壓,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活動、少熬夜,可在一定程度有效防治腦血管意外事件[6]。日常生活中盡量少攝入高糖食物,以免紊亂血糖代謝,定期測量血糖、血脂水平。睡眠呼吸障礙中,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居多,是導致青年人發生腦卒中一個主要因素,睡眠呼吸障礙時,會導致人體缺氧,進而誘發高血壓、冠心病,增大腦卒中患病幾率,故而臨床應當積極幫助患者查找睡眠呼吸障礙的原因,及時對癥處理。一過性黑蒙為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的主要癥狀,是因為諸多原因而使得腦血液循環障礙所致,這需要引起臨床以及患者的高度重視,及時入院接受診治。口味偏咸、偏油屬于不良飲食習慣,口味偏油有可能會引起高血脂,導致冠狀動脈硬化,故而日常生活過程中,應當讓患者深入了解科學合理飲食習慣對防治腦卒中的意義,使其自覺改變不良行為習慣[7]。腦血管畸形屬于不可控因素,這就需要患者按時參加身體健康檢查,以便于早發現、早治療,降低腦卒中發病風險。
3.2 預后分析。老年腦卒中患者與青年腦卒中患者發病之后的臨床癥狀大致相同,具體表現為顱內壓過高、語言交流障礙、四肢活動受限等,通過臨床對癥處理后,大多數患者自理生活的能力會慢慢得到恢復。但是相較于老年人而言,青年人發病更急,且血流速良好,一旦發生出血情況,便會加快血流速,使其病情進一步加重,相反,經過臨床有效治療后,也會因為良好的血流速而快速得到恢復。本研究對照發現,青年腦卒中患者總體療效88.64%顯著高于老年腦卒中患者77.27%(P<0.05)。表明老年腦卒中患者預后欠佳。
總而言之,腦卒中病因多、涉及范圍廣,總體來說青年與老年腦卒中的主要病因大致相同,均以血脂、血壓過高為主,經過對癥處理后,青年腦卒中患者預后恢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