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燕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中醫院,山東 聊城 252300)
腎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展至后期引起的腎臟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的一種病理狀態,是各類腎臟疾病的終末期,腎衰竭患者機體內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泄出體外,因此,多合并有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預后較差,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維持性血液透析是臨床上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常用手段之一,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實施細致、精細、科學的護理也十分重要[2]。本院將精心護理干預路徑應用于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將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應用精心護理干預路徑對改善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探討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間于我院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80例慢性腎衰竭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其中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43~69歲,平均(56.25±9.36)歲;研究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43~68歲,平均(56.11±9.17)歲。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
1.2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遵醫囑對患者實施飲食、環境、病情觀察、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精心護理干預路徑,具體如下:①制定護理干預路徑。制定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路徑,建立以護士長、護理人員為核心的路徑小組,對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制定護理目標和護理措施,通過參照循證醫學、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護理規范、專家訪談與個人護理經驗等方式制定護理路徑。②護理路徑實施。實施、控制和衡量,根據所制定護理路徑為患者提供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相關診療護理服務,路徑小組管理人員對護理路徑實施情況、應用效果、變化情況等進行監測、分析與反饋。具體措施:心理護理干預,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較重、治療費用高,因此,多數患者伴有焦慮、煩躁、抑郁和擔憂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疏導、鼓勵患者,并指導患者進行自我情緒調節,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治療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合理控制情緒;健康教育,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講解慢性腎衰竭相關知識、血液透析治療相關事項等,提高患者對疾病和血液透析治療認知度,增強其治療信心,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飲食護理干預,根據患者營養需求、營養狀況以及具體病情為患者制定適宜的飲食方案,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以高蛋白、易消化、高維生素食物為主,并指導患者定期自我評估營養狀況和體重;預防并發癥護理,行透析治療時,密切監測患者滲透壓,確保血容量充足,避免急性溶血事件的發生,根據患者血壓波動情況和體質量,嚴格控制脫水量,以防止脫水、低血壓等現象的出現,對內瘺、外瘺等穿刺針導管進行妥善固定,防止打折、脫落、堵塞等情況的發生[3]。③護理路徑修正和完善。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和實施效果對護理路徑進行修正、完善,持續改進精心護理干預路徑質量。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通過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評估,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19.0軟件分析數據,采用t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SF-36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對比()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對比()
組別 例數 SF-36評分(分)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40 70.74±4.36 75.21±6.29研究組 40 70.69±4.58 86.47±5.14 t - 0.050 8.767 P - 0.960 0.001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臨床上治療慢性腎衰竭的常用手段之一,可有效清除患者體內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并糾正水電、酸堿紊亂,治療期間實施合理有效的護理也十分重要[4]。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精心護理干預路徑以系統理論、循證醫學依據為基礎,制定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路徑,將護理工作系統化、常規化、精細化,深化整體基礎護理,更為精細、細致和科學[5-6]。
本研究中,精心護理干預路徑對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干預、健康教育、飲食護理干預并發癥預防護理,顯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護理前兩組SF-36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精心護理干預路徑對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切實有效的,究其原因可能與精心護理干預路徑更為科學、精細有關。
綜上所述,在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中,采用精心護理干預路徑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