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焰明
(武漢市新洲區中醫醫院,湖北 武漢 431400)
在臨床中,中藥治療是有效的治療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體治療效果。針對患者疾病,實施中醫辨證治療方案,選擇合理的藥材治療效果顯著,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合理炮制中藥材,能夠有效提高藥材的純凈度。自古以來,中藥炮制屬于我國特殊制藥技術,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以中醫理論作為基礎,充分分析藥材的不同特性,通過特殊加工炮制方法,能夠將藥材制成藥品或者湯藥[1]。實施中藥炮制方法,可降低藥材的天然毒性,且對患者的機體損傷較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體治療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炮制方法,對藥物的炮制質量具有很大的影響。通過有效的炮制方法,本院接收的中藥治療患者,觀察中藥炮制質量對藥物不良反應及藥效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于2017年12月至2020年03月接收的中藥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符合研究內容者共計80例,對其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女17例,男23例,年齡29~61歲,平均(45.41±5.62)歲,根據受教育程度可分為:小學5例、初中15例、高中12例、大專5例、本科3例。觀察組:女18例,男22例,年齡28~62歲,平均(45.39±5.63)歲,根據受教育程度可分為:小學4例、初中16例、高中13例、大專5例、本科2例。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本次研究經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患者;②治療依從性較高患者。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②排除合并嚴重精神障礙患者;③排除無法接受中藥治療患者;④排除處于哺乳期女性患者;⑤排除合并嚴重腫瘤疾病患者;⑥排除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
1.2 方法。對照組未實施中藥藥物未實施炮制方法,具體為:將中藥材進行清洗,比如:甘草、巴戟天、杏仁、當歸大黃、紫蘇、黃芪等,清洗后實施晾干處理,去除藥材中的雜質,將所有中藥藥材實施切片處理。根據醫囑煎煮和服用中藥藥材,在實際的煎煮過程中,將藥物浸泡在實施煎煮,浸泡的時間控制在30 min。將所有藥物用大火煮沸,然后溫火煎煮,時間為30 min,對濾液進行收集,加入清水后持續煎煮,也是先用大火煮30 min,再用溫火煮30 min,連續煎煮3次后,取出500 mL藥液,患者分為早晚2次服用,堅持治療1個療程,1個療程為14 d[2]。觀察組實施中藥炮制方法,首先清洗黃芪、大黃、杏仁、當歸、紫蘇、甘草及巴戟天等中藥材,實施晾干處理后去除雜質,最后實施中藥材切片。將所有藥物進行加熱炮制的方法,通過煅制方法和炒制方法,從而將中藥材的成分充分溶出,有助于降低中藥材的毒性,進一步提高中藥材的治療效果。在中藥材炮制結束后,煎煮所有藥物,先大火煎煮,然后溫火煎煮,煎煮方法和時間同對照組一致[3]。在煎煮結束后,患者分為2次服用。堅持治療1個療程,1個療程為14 d。
1.3 觀察指標。①分析治療效果,根據療效評價標準可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顯效是指患者在治療后癥狀完全消失,且無不良反應;有效是指患者在治療后癥狀有所好轉,不良反應發生例數較少;無效是指患者在治療癥狀無變化,患者不良反應較多,需實施及時處理,有效率=顯效+有效[4]。②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率,根據不同的反應類型可分為:心血管、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密切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詳細記錄并實施對比[5]。
1.4 統計學分析。利用SPSS 20.0軟件檢驗本文患者所有數據,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以()形式表述,χ2檢驗計數資料(涵蓋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率),以[n(%)]表述,P<0.05,即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1 分析治療效果。結果顯示,和對照組治療有效率(82.50%)相比,觀察組有效率(97.50%)更高,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分析治療效果[n(%)]
2.2 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顯示,和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0.00%)相比,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50%)更低,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率[n(%)]
自古以來,中醫治療都是有效的治療方式。在臨床的治療過程中,對中藥材進行炮制,具有沉浮升降的效果。針對藥方的藥物成分及作用實施合理性改變,有助于充分發揮中藥的效果。通常情況下,針對中藥材實施酒炮制的方法,可實現走神下行的目的。實施醋制方法,可有效提高中藥方劑的止痛入肝效果。通過姜制方法,可充分發揮中藥材的發散作用,有助于提高整體治療效果。大黃是常見的中草藥,在各個藥方中都比較常見,通便效果極佳。針對大黃藥物實施酒制方法,能夠將藥物下行,有助于實現清上焦濕熱的效果。在實際的炒制過程中,通過特殊的炮制方法對藥物進行加工處理,效果顯著,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從中醫的角度看,中藥的基本性能是四氣(寒、熱、溫、涼),五味(酸、苦、甘、辛、咸)。通常情況下,倘若藥物類型為溫熱,在作用機制方面和藥理機制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溫熱類藥物具有助陽散寒的效果,主要目的是幫助患者降低寒證風險。寒涼類藥物的作用機制為解毒瀉火,可降低患者熱證的風險性。平性藥物具有緩和的效果。和溫熱類藥物進行比較差異較大,但是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中藥材中,五味的作用機制:甘緩、咸軟、酸收、苦堅、辛散等[6]。從不同的藥理機制進行分析,通過不同的炮制方法,可提高中藥材的選擇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療效果。
本文研究可以發現,分析治療效果,和對照組治療有效率(82.50%)相比,觀察組有效率(97.50%)更高,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根據患者的不同病癥,實施不同的炮制方法,可提高治療專一性,進一步提高了治療效果。在實施不同的炮制方法后,可最大限度上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同時降低了人體的毒副作用[7]。通過炮制方法,能夠有效分解藥物的毒副作用。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0.00%)相比,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50%)更低,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梢园l現,將所有藥物實施炮制方法,可減少患者心血管、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方面的不良反應發生例數。如果中藥材未實施炮制方法,長期直接生用會導致藥物中毒現象,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我國的傳統醫學中實施中藥炮制,能夠提高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對照組患者未實施中藥炮制方法,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比較高,可以看出中藥炮制是中藥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提高中藥炮制質量的重視程度,在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不良反應比較少,效果顯著。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對藥物成分含量進行調整,改善中藥材的藥性,可保證患者治療安全性?,F如今,對中藥炮制質量的研究不斷深入,需根據現代炮制學發展情況,實施規范、高效的炮制方法,從而為中醫治療提供低毒高效藥物。
綜上所述,實施中藥炮制方法,有助于提高中醫治療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