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晉賢,高鳳
(1.曲陽縣人民醫院,河北 保定 073100;2.容城縣人民醫院,河北 雄安 071700)
過敏性紫癜(HSP)是兒科一類多發疾病,患病后患兒的皮膚會出現紫癜,容易對腎臟和胃腸道造成影響,嚴重時會導致關節疼痛,甚至誘發胃腸道出血。近些年來,HSP疾病在逐年高漲,患兒的生長發育遭受影響嚴重,其發病機制至今尚不清楚,西醫對此病的治療方案不統一,分為支持與對癥兩種治療方式,但容易產生不良反應,患兒的病情容易反復發作。針對此種狀況,臨床將治療目光轉向中醫,因為中醫具備標本兼職的優勢,與西醫相比得天獨厚,自有自身的一層防護傘[1]。但中醫也存在一定不足,即藥效發揮作用時間較短,難以在短時間內控制患兒病。針對此種狀況,本研究對納入的部分患兒將中西醫結合應用,觀察治療效果,以下是治療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過敏性紫癜患兒,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成對照組(25例)與觀察組(25例)。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癥狀分析、病史詢問、皮膚活檢血常規及腎功能等輔助檢查確診為過敏性紫癜;②各項研究資料完整;③家長了解且支持本次研究,同意患兒加入研究,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對研究藥物過敏或無法耐受中醫治療者;②無法配合研究者;③存在腎功能損傷及其他器質性疾病者;④精神疾病者。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為2~13歲,平均(6.6±3.6)歲;病程3~25個月,平均(12.46±3.15)月。觀察組:男16例,女9例,年齡為2~11歲,平均(6.4±3.6)歲;病程3~26個月,平均(12.48±3.19)月。兩組患兒臨床資料分布均衡,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對照組:西醫治療。患兒一經入院,為其補液,補充維生素、營養,確保電解質平衡,并為患兒予以激素、抗血小板等西醫展開治療。抗過敏藥物可采用馬來酸氯苯那敏注射液(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924,規格:10 mg/支),每次10 mg,每日1次。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規格:0.3 g/片),5 mg(kg·d)。觀察組:西醫常規聯合化瘀降濁解毒湯治療。西醫治療同對照組。化瘀降濁解毒湯的組成藥物有:金銀花15 g、蟬蛻10 g、黃芩10 g、丹參10 g、連翹10 g、生地10 g、丹皮10 g、紫草15 g、茜草10 g、白茅根30 g。每日1劑、水煎2次,共取汁300 mL,分3次服用,療程5周。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前后,清晨患兒空腹抽取其肘靜脈血液5 mL,4000 r/min,離心10 min,篩取上層血清。檢測患兒的血清炎性因子,檢測方法:電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指標:血清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12(IL-12)、干擾素-γ(IFN-γ)水平;儀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瑞士羅氏公司,COBASe601),檢測所用試劑均是配套試劑。②觀察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判定標準為:痊愈:患兒各大體征與癥狀均消失,所有免疫指標均正常,3個月期間未出現復發;顯效:患兒全部癥狀與體征消失,全部免疫指標均恢復正常,偶爾會出現零星的紫癜。有效:患兒全部癥狀與體征明顯好轉,全部免疫指標得到改善,依然存在反復紫癜問題。無效:患兒各大體征與癥狀均未得到變化,甚至有惡化跡象。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之和與總例數占比。
1.4 統計學分析。在統計學軟件SPSS 24.0版本中錄入研究數據,計量/計數資料[()/n(%)]施以t/χ2檢驗,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判斷標準為P<0.05。
2.1 分析兩組患兒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兩組比較,治療前各項炎性因子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項炎性因子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分析()

表1 兩組患兒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分析()
組別 例數 IL-4(pg/mL) IL-10(pg/mL) IL-12(pg/mL) IFN-γ(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 71.2±15.0 32.4±6.8 20.4±6.0 7.3±1.4 77.5±19.3 143.0±44.7 81.1±16.2 153.3±47.8對照組 25 73.5±16.3 45.6±8.2 19.1±5.5 10.3±2.0 75.6±20.0 113.4±37.3 82.4±17.1 121.3±31.6 t-0.519 6.196 0.799 6.144 0.342 2.542 0.276 2.792 P- 0.303 0.000 0.214 0.000 0.367 0.007 0.392 0.004
2.2 分析治療效果。兩組比較,治療效果較優的一組是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效果分析[n(%)]
過敏性紫癜又稱出血性毛細血管中毒癥,是一種常見的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因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產生變態反應,導致血液逸于皮膚、黏膜之下,出現瘀點瘀斑,還可有關節腫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等癥狀[2]。本病多見于青少年,男性發病率多于女性,春、秋季節發病較多。其具體病因與發病機制尚未有統一標準,可能跟遺傳、感染、藥物、疫苗及一些食物等有關?;加写瞬。純和饷裁烙^會受到較大影響,部分過敏性紫癜還容易誘發并發癥,對人體健康威脅較大[3]。過敏性紫癜在嚴重時會轉化為腎病綜合征,影響預后,嚴重的腹型過敏性紫癜會產生嚴重的消化道出血與腸穿孔。
馬來酸氯苯那敏注射液屬于抗組胺藥物,主要用于抗過敏治療。臨床上主要用于皮膚粘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如蕁麻疹、枯草熱、過敏性鼻炎、藥疹、結膜炎和接觸性皮炎等。阿司匹林的功效是抑制血小板聚集,還可以解熱鎮痛[4]。雖然上述西藥均可對過敏性紫癜發揮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治療效果往往差強人意,且容易出現副作用,不利于患兒的預后。
在這種現狀下,中藥則可改善這一狀況。我國國學中醫博大精深,秉承標本兼治的原則,治療剖根問低,抓其源頭,治療徹底,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5-6]。本研究為患兒所采用的中藥是化瘀降濁解毒湯,湯劑中含有多組藥材,其中,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蟬蛻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明目退翳,祛風止痙的功效;黃芩具有瀉火、清熱的功效;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除煩安神之效;連翹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效果;生地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作用;丹皮具有抗炎、抗菌、抗凝之效。紫草具有具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功能;茜草可通經活絡、祛痰止咳、涼血活血;白茅根可涼血止血、清熱利尿。多味藥材聯用可發揮清熱、解毒、涼血功效,對過敏性紫癜作用奇佳。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好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西醫常規聯合化瘀降濁解毒湯治療能促進患者炎癥反應的改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表示以上治療方式可強化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為過敏性紫癜患兒予以西醫常規聯合化瘀降濁解毒湯治療,在改善炎性因子的同時,還可提高治療效果,應用價值可觀,值得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