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煦
(梧州市工人醫(yī)院 婦科,廣西 梧州 543000)
上皮性卵巢癌是婦科中的常見惡性腫瘤,該疾病主要起源于上皮,易播散至子宮、輸卵管等盆腹腔臟器,導致多數患者被發(fā)現時即為該病的晚期,預后極差。肥胖與卵巢癌發(fā)病相關;血清白蛋白(Alb)與多種惡性腫瘤術后生存密切相關[1];附睪蛋白4(HE4)和糖類抗原125(CA125)對卵巢癌的診斷有輔助作用[2]。然而,目前超重/肥胖、Alb、HE4、CA125是否會影響卵巢癌預后,目前均未達成共識。本研究探究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術前WHtR、BMI及血清Alb、HE4、CA125水平與預后的相關性,以為上皮性卵巢癌的預后研判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9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和隨訪資料完整;②符合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指南(第4版)標準[3],經術后病理確診為原發(fā)性上皮性卵巢癌,且為初診患者;③術前未進行任何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等。排除標準:①伴有有心、腦、肺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②伴有結核感染、全身感染、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血清Alb、HE4、CA125檢測:在術前抽取受試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處理(轉速為2000 r/min,離心時間為10 min,離心半徑r=15 cm),提取上層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血清Alb的表達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HE4表達水平;采用免疫發(fā)光儀器及配套試劑檢測血清中CA125表達水平。
1.2.2 WHtR和BMI的計算:根據患者的腰圍、身高、體重,分別計算出WHtR和BMI。公式:WHtR=腰圍(cm)/身高(cm);BMI=體重(kg)/身高m2。參考“中國超重/肥胖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專家共識(2016 版)”標準[4],以WHtR 值0.5為切點,WHtR值<0.5定義為正常,WHtR值≥0.5定義為肥胖;以BMI值<24 kg/m2定義為正常,BMI值≥24 kg/m2定義為超重。
1.2.3 術后隨訪與分組: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術后進行為期2年隨訪(隨訪截止時間為2020年6月),隨訪以每3個月門診復查1次,對隨訪期間有有客觀證據證實的疾病進展或任何原因導致死亡的患者納入預后不良組,而疾病轉歸、無疾病進展的患者納入預后良好組。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將與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相關的指標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預后良好組和不良組的臨床資料比較。19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術后2年隨訪,出現疾病進展和死亡的患者共79例(不良組)、未出現疾病進展的患者共119例(良好組)。對兩組的臨床資料分析發(fā)現FIGO臨床分期、WHtR、BMI、Alb、HE4、CA125指標與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相關(P<0.05),見表1。

表1 預后良好組和不良組的臨床資料比較[n(%)]
2.2 影響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WHtR≥0.5、Alb≤35g/L、HE4≥200 pmol/L、CA125≥200 u/mL是影響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影響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上皮性卵巢癌發(fā)病隱匿,早期缺少典型癥狀和體征,易發(fā)生腫瘤細胞轉移和擴散,使病情加重,預后不佳。因此,尋找與上皮性卵巢癌預后相關的生物學標記物或體征指標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對19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術后隨訪,發(fā)現有79例預后不良。經對比預后不良組與良好組的臨床資料,發(fā)現FIGO臨床分期、WHtR、BMI、Alb、HE4、CA125指標與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存在相關(P<0.05)。將這些相關指標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發(fā)現WHtR≥0.5、Alb≤35 g/L、HE4≥200 pmol/L、CA125≥200 u/mL是影響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其原因分析:脂肪組織過多,易介導炎癥介質和細胞因子產生,誘導機體慢性炎癥,慢性炎癥恰好是卵巢癌發(fā)生發(fā)展的一種機制[5]。肥胖可能導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機體長期慢性炎癥狀態(tài),從而對預后產生影響。低水平Alb被認為是各種婦科癌癥類型術后并發(fā)癥和生存的危險因素。20%的婦科癌癥患者中存在營養(yǎng)不良,其中卵巢癌最高,占67%[6]。營養(yǎng)不良會使機體各種功能減弱,長期營養(yǎng)不良不僅會引起機體慢性炎癥狀態(tài),還會影響機體各項功能發(fā)揮,不利于患者疾病轉歸。HE4作為一種核心表位蛋白,在診斷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度。因為HE4是經腫瘤組織分泌進入血液,可使血清中出現高水平HE4[7]。腫瘤組織越大,其分泌HE4蛋白可能越多,水平也隨之升高,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CA-125指標檢測已成為診斷上皮性卵巢癌的常用指標,其由MUC16基因編碼的高分子量跨膜糖蛋白,在人體正常情況下極少分泌或不分泌[8-9],當卵巢出現惡性病變,其血清水平可異常升高。
綜上所述,術前WHtR、Alb、HE4、CA125與上皮性卵巢癌預后存在相關性。結合術前WHtR、Alb、HE4、CA125指標,可能有助于上皮性卵巢癌的預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