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翠榮,藍娜
(宜州區中醫醫院,廣西 河池 546300)
B族溶血性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鏈球菌,此種菌種在直腸組織和女性陰道中十分常見。一般情況,陰道中微生物菌群、宿主體內周圍環境處于平衡狀態,如女性懷孕后,其體內雌激素水平明顯提升,其乳酸桿菌、陰道內糖原等菌種會大量繁殖,進而使機體內原本微生物平衡狀態予以損壞,一般在妊娠晚期十分明顯,受陰道黏膜水腫影響,極易出現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進而出現相關不良妊娠結局,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1-2]。在妊娠晚期采取B族鏈球菌檢測,具有重要價值?,F對孕婦實施B族鏈球菌檢測,現分析結果對妊娠結局造成的影響。
1.1 臨床數據。2018年1月到2020年5月為納入時間,在我院就診的圍產期孕婦中抽取1806例,其年齡介于19~40歲,平均(30.21±2.15)歲。采取統計學軟件對本組涉及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比較,組間差異性不明顯(P>0.05)。納入標準:①妊娠周期為35~42周之間的孕婦;②不存在生殖道畸形的孕婦;③均為單胎宮內妊娠孕婦。排除標準:①另一半存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孕婦;②近一周進行抗生素治療的孕婦;③短時間內存在性交的孕婦;④存在認知、溝通障礙和精神異常的孕婦;⑤存在肝腎臟器嚴重損傷或者病變的孕婦。診斷標準:①產婦存在胎膜早破、宮內感染等情況,其新生兒體溫升高,精神萎靡、膚色蒼白、嘔吐、拒奶等情況,末梢血液白細胞計數在25×109/L之上。②子宮壓痛;③羊水存在異味的產婦。
1.2 方法。分別采集了陰道分泌物和肛拭子做培養,將孕婦的外因分泌物清除,取一根無菌棉拭子放入陰道1/3部位,旋轉一周獲取陰道分泌物,隨后再取另一根無菌棉拭子放入肛門,在伸入括約肌3 cm左右旋轉取出分泌物。將兩根棉拭子作為標本進行送檢。接種陰道拭子標本/直腸拭子標本,每個拭子接種一塊平板。分三區劃線,第三區占平板大部分面積,以利于單菌落的分離。注:如果拭子標本干燥,可加0.5 mL左右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浸潤,以保證樣本中微生物混勻。35~37℃溫箱中培養18~24 h觀察結果。結果陰性者,可延長培養至48 h,再觀察一次。需嚴格依照藥物說明書操作,由專業的檢測人員進行,在體外診斷中應用較廣。培養后進行涂片干預,采取革蘭染色鏡檢。在鏡下可以看到革蘭陽性呈鏈狀排列,采取觸酶試驗陰性,確定為鏈球菌屬,表現為B族鏈球菌陽性。全部B族鏈球菌陽性孕婦在臨產前后均使用抗生素進行預防,首選抗生素為青霉素,取2 g氨芐青霉素靜脈注射治療,直至分娩,如孕婦對青霉素存在過敏情況,可使用克林霉素對孕婦進行靜脈注射,每8小時注射900 mg,直至分娩,見表1。

表1 結果判定
注意事項。B群鏈球菌顯色平板添加的顯色底物對光照敏感,注意避光保存。未用完的平板及時放在包裝盒內于2-8℃冰箱保存。存放時盡量不要靠近冰箱壁,每次用幾塊就打開幾塊,未用完的平板及時放在包裝盒內,可以盡可能的減輕出水情況。一份標本接種一塊平板,三區劃線,盡可能的分離出單菌落。B群鏈球菌顯色平板可以抑制大部分雜菌的生長,但仍然無法全部抑制,因此,規范的劃線方法,保證單菌落的分離,可以更好的避免雜菌掩蓋。
1.3 判定指標。B族鏈球菌檢測結果對孕婦的妊娠結局(胎兒窘迫、宮內感染、胎膜早破、早產等)造成的影響。
1.4 統計學分析。詳細、分析研究中涉及的數據,運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資料進行檢驗,將計數資料表現為率(%)形式,并采取卡方計算,將劑量資料表現為(均數±標準差)形式,并采取t計算;錄入統計學軟件中,實施檢驗,其結果顯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B族鏈球菌檢測結果對孕婦的妊娠結局(胎兒窘迫、宮內感染、胎膜早破、早產等)造成的影響檢出陽性113例(肛拭子38例,陰道分泌物22例,肛拭子和陰道分泌物同時陽性53例)。B族鏈球菌陽性孕婦的妊娠結局(胎兒窘迫、宮內感染、胎膜早破、早產等)相比于B族鏈球菌陰性孕婦較高,組間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2。

表2 B族鏈球菌檢測結果對孕婦的妊娠結局(胎兒窘迫、宮內感染、胎膜早破、早產等)造成的影響[n(%)]
B族鏈球菌屬于常見致病菌,此菌種在1930年時期被發現,屬于無乳鏈球菌,與念珠菌相似,均屬于革蘭陽性球菌,在一般情況下與念珠菌共同存在陰道中。證實B族鏈球菌會使母嬰發生感染[3-4]。經相關臨床研究證實,B族鏈球菌的穿透力、吸附力加強,進而發生不良妊娠結局,B族鏈球菌感染會使新生兒發生敗血癥、腦膜炎等。有關數據證實,健康人群中有15~35%的人群攜帶B族鏈球菌,如女性懷孕,其感染B族鏈球菌的幾率較高[5]。B族鏈球菌感染會造成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因此需加強B族鏈球菌感染的預防和治療工作?,F今臨床常使用接種陰道拭子標本/直腸拭子標本、培養、觀察等對B族鏈球菌進行快速檢驗。有關數據證實,存在B族鏈球菌陽性結果的患者,其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增加,對新生兒具有較大的負面影響,進而備受高度重視[6]。早產屬于產科問題,是造成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宮內感染會使早產發生率增加。B族鏈球菌在宮內感染中屬于主要致病菌,使孕婦機體中IL-8、IL-1等炎性因子快速釋放,刺激子宮收縮,進而出現早產情況。感染會導致胎膜早破情況發生,其需氧菌性陰道炎感染多種病原體后,B族鏈球菌對絨毛膜具有較強的侵襲力和穿透力,可逆性至胎盤,損傷胎盤和胎膜,可吞噬炎癥細胞,使胎膜蛋白降解,發生水腫變性情況,將張力降低,進而出現胎膜早破情況[7]。
使用PCR技術對B族鏈球菌進行檢測,可在4小時內檢測出結果,對早產和產婦胎膜早破孕婦實施檢測。有關研究證實,B族鏈球菌可間歇性帶菌,孕婦在35-37周之間時,其B族鏈球菌帶菌情況相比于產時B族鏈球菌帶菌診斷敏感性較高。實施快速檢測,可準確的反映出產婦臨產時B族鏈球菌帶菌情況,防止抗生素使用過度。相關研究證實,采取PCR技術和標準細菌培養方法,其B族鏈球菌檢測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高達90%左右,進而滿足篩查標準需求[8]。有關數據證實,采取酶聯免疫分析法、實時PCR、DNA雜交、乳膠凝集實驗等檢測方法。有關數據證實,B族鏈球菌使用普通菌培養的陽性結果相比于國內外診斷較低,普通菌培養可將帶菌者漏掉,陰道直腸中存在大量細菌,對B族鏈球菌的繁殖具有抑制作用,將標本取后直接接種在培養皿上,其受環境因素、保存條件等影響。B族鏈球菌少數死亡與PCR方法檢測存在一定關系。B族鏈球菌屬于圍產期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在西方國家中圍產期感染中占比較高,重視因B族鏈球菌造成的嚴重新生兒感染,一經出現早發型感染,其病死率在50%左右。B族鏈球菌陽性孕婦發生宮內感染、新生兒感染的幾率相比于陰性孕婦較高,因陽性孕婦宮內感染情況增加,其胎兒窘迫和產后出血情況情況相比于陰性孕婦較高。
綜上所述,對于圍生期孕婦檢測B族鏈球菌陽性率,可有效的避免新生兒感染、不良妊娠結局發生,因此加強對B族鏈球菌篩查力度,可使母嬰預后效果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