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胸外科,江蘇 蘇州 215006)
肺癌為目前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對于該病的治療,臨床主要手段為放化療、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等,隨著胸腔鏡技術的發展應用,已成為肺癌的首選治療方式。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主要強調減輕患者手術應激反應,促進圍手術期恢復,該理念在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具有良好的應用。本文將我院治療的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74例為探究對象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模式進行研究,進一步評價了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價值,以下為具體研究內容。
1.1 一般資料。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18年11月30日至2019年11月30日我院收治的74例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研究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46~71歲,平均(58.05±3.49)歲。常規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47~70歲,平均(58.14±3.77)歲。經統計學評估后,確定兩組入院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實驗可比。
1.2 方法。常規組:主要內容為術前準備,例如消毒、物品準備、器械準備等,術前告知患者配合措施,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手術治療,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術后給予鎮痛、營養支持等。研究組:主要內容為:①術前干預。責任護士在實施手術前對患者展開健康宣教,主要內容涉及合理飲食、戒煙戒酒、充分休息等的重要性。同時詳細講解肺癌的誘因、發病機制、進展、發展過程、治療、預后等內容。宣教期間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取HAMA以及HAMD量表分析焦慮、抑郁情況,保持護患間密切的溝通交流,及時給予心理疏導,使其積極、樂觀的接受治療,有利于實現預期護理效果[1]。②術中干預。術中調節手術室適宜的溫度與濕度,提前預熱沖洗液和輸液,維持患者體溫為36.5℃左右。給予患者丙泊酚等短效麻醉藥物,嚴格掌控給藥速度與劑量。以VAS量表評價患者的疼痛情況,依據疼痛結果合理使用鎮痛藥物[2]。③術后干預。術后叮囑患者臥床6-8h后盡量下床活動,以促進術后排氣,術后早期護理人員可幫助患者進行床上被動訓練,逐漸過渡至主動和床旁訓練。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實施胸部X線片檢查,對于存在肺部感染者及時采取治療。術后加強營養干預,保證患者充足的營養攝入,以促進康復[3]。
1.3 觀察指標。觀察指標包括以下3點內容:①護理滿意度。護理結束后為患者發放我院科室自制的滿意度問卷表,患者通過護理期間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與常規護理進行評定,共包括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三個等級;③護理療效指標。記錄兩組患者的拔管時間、首次下床時間、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分析護理療效;②生活質量。通過美國醫學局研究組開發的SF-36量表進行評價,主要內容為肢體疼痛、心理衛生、情緒角色、軀體角色、總健康5項,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研究所采用的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 22.0,計數資料采取例數及百分比進行表示,即“[n/(%)]”,組間比較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采?。ǎ┍硎?,“t”為檢驗方式,將P<0.05視為數據存在研究價值。
2.1 護理滿意度。表1結果顯示,兩組護理滿意度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表1 護理滿意度表[n/(%)]
2.2 護理療效指標。統計兩組的護理療效指標數據發現,研究組的各項護理療效指標均優于常規組,P<0.05,具體見表2。
表2 護理療效指標量表()

表2 護理療效指標量表()
住院時間(d)組別 例數 拔管時間(d)首次下床時間(h)排氣時間(d)研究組 37 2.31±0.75 22.18±1.59 1.73±0.85 7.16±2.36常規組 37 3.79±0.62 25.07±1.73 2.14±0.87 9.07±2.41 t - 9.2514 7.4815 2.0504 3.4443 P - 0.0000 0.0000 0.0440 0.0010
2.3 生活質量評估。兩組間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具有差異,P<0.05,詳細比較情況可通過表3分析。
表3 生活質量評估量表()

表3 生活質量評估量表()
組別 例數 軀體角色 情緒角色 肢體疼痛 總健康 心理衛生研究組 37 88.68±4.36 84.16±2.52 89.53±4.05 87.25±4.37 88.61±3.28常規組 37 85.38±4.32 81.39±3.19 87.26±3.73 84.39±4.66 86.64±3.85 t-3.2704 4.1446 2.5078 2.7231 2.3692 P-0.0016 0.0001 0.0144 0.0081 0.0205
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無法回避手術應激,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手術應激能夠增加激素分泌量,提升交感神經興奮性,從而引起一系列的反應。這一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增加護理工作難度,同時還會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因而目前已經受到了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主要是圍手術期的強化處理手段,在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促進康復方面具有重要意義[4-6]。
經本研究證實,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研究組拔管時間、首次下床時間、排氣時間均早于常規組,住院時間短于常規組,研究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這一結果表示,經給予患者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后,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護理療效指標均有所提高,可凸顯護理價值。分析原因可能是,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中,術前健康宣教能夠給予患者全面的健康指導,可幫助正確認識疾病,通過心理干預可建立積極、樂觀的治療信息,從而以最佳的身心狀態接受手術治療[7-10]。術中護理加強疼痛、體溫的護理工作,可避免過度疼痛和低體溫引起應激反應,從而影響手術安全。術后干預可促進患者全面康復,有利于生活質量的改善。
綜上所述,與基礎護理效果相比較,給予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可有效提高生活質量,改善肺功能,值得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