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可

根據國內外流行病研究,女性抑郁癥患者為男性的2倍,大約有15~25%女性一生中會罹患抑郁癥。抑郁癥的發生與大腦功能不穩有關。從大腦結構來看,女性大腦的容量比男性小,但腦部“灰質”(腦細胞)的比例較高,掌管情緒的腦部神經細胞功能也比男性發達,情緒反應更敏感。這種差異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各年齡層的女性皆然。
為什么找上我
常穎是一位非常開朗活潑的女子,是一名高校心理學教師。然而,沒有人會想到常穎會得抑郁癥,而且還是重度抑郁癥,差點就自殺死去了。確診抑郁癥后,常穎積極配合治療,用近兩年的時間走出抑郁癥,這一段宛如從地獄走回來的經驗,不堪回首,但卻讓她成為一個更加善良、平和、感恩的人。她主動講述自己克服抑郁癥的兩年經歷,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我到現在都沒有搞清楚為什么會得抑郁癥。我出生于1986年,從小就愛學習,順利考上大學,考上研究生,再考上博士,順利進入高校就職。3年前,抑郁癥悄然無聲到來,我成為重度抑郁癥患者。
抑郁癥為什么找上我?不但是身邊眾人的疑問,也是我自己的疑問。有些抑郁癥患者找到觸發抑郁癥的事件及時間點,比如女性產后、中年失業、老年孤寂,但有些抑郁癥患者沒有明顯的發病源,比如我。我和老公是大學同學,在讀博前進入婚姻殿堂,婚后,兩人繼續奮斗,給自己未來的事業爭取更多的籌碼。
多數抑郁癥患者對自己的病情不自知,我卻是自己發現自己不對勁。一開始我的狀況是懶懶的不太想動,也不太想出門,我以為是工作太累所致。但有一天我突然發覺自己一直維持在那個狀態沒有辦法掙脫,還變得易怒、腦中充斥負面想法,別人無心一句話都會讓我產生很多負面聯想。我是學心理的,我很快意識到自己出了問題。情緒是一個波浪,人都有低潮的時候,但通常可以從低潮回到正常狀態,但若一直處于低潮且腦中充滿負面想法就有問題,沒有受過訓練的人一般察覺不到這些問題。
我自我檢測,發現自己已達臨床上抑郁癥的程度。怎么會?為什么?我驚訝困惑、百思不解。后來我用自己的專業解析,認為最大的可能是壓力長期累積但不自知,我大概沒有意識到,壓力一直在侵蝕我的心理健康,可能是我自我要求高,凡事都希望做到最好。
心理咨詢曲折,不斷想到死
發現自己不對后,我去外面做心理咨詢,我愛面子,不想讓同事及主管知道我的狀況,所以到外面做心理咨詢。
接受半年心理咨詢,情況并沒有好轉,腦袋中各種負面念頭始終揮之不去,我自我否定、自我懷疑,還有很強的罪惡感,我是不是做錯了什么才罹患抑郁癥?我沒辦法專心做任何事,健康也亮紅燈,吃不下、睡不著,內分泌失調、高血壓……身體各種大小毛病接踵而來,整個人暴瘦。
我想告訴大家心理疾病可能造成身體多大的負擔,當你的身體一天24小時一直處于高壓狀態,就像沒熄火的壓力鍋,滾燙的熱水不停地在你的體內燒,怎么可能不生病?你可能一直感冒、一直過敏、一直頭痛、一直腸胃出狀況,身體哪里比較脆弱,哪里就容易出問題。
最可怕的是,我腦子里曾一度塞滿了活著沒意思,死亡很美的想法。我腦中常常出現一個畫面:跨出這一步,就可以結束一切,就可以不再去想要不要活著……我知道,自己病得很重了,必須求助醫生,這也是我的職業帶給我的禮物:理性。理性告訴我,我的這些想法是暫時的,通過治療,這些想法會得到改變。
求醫是最正確的路
我做了重大決定:求助醫療。但治療是另一個艱辛的開始,過程很痛苦。痛苦來自用藥,藥物是治療抑郁癥重要武器,但也有很多副作用。
治療抑郁癥的藥物吃了不會馬上發揮作用,需要兩星期時間,在藥物發揮效用前,必須忍耐強烈的副作用,對我來說,副作用包括頭痛欲裂、整天惡心及干嘔不止,副作用無法緩解,所以我非常理解為什么有人在副作用那關就打退堂鼓。但中斷用藥的病人常常會感覺更絕望,連醫療都幫不了我,還有什么能幫我?那種沒有東西可以救自己的無望感,殺傷力非常大。但也因為自己見識過,我知道吃藥是有用的,請大家(抑郁癥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熬過前面兩周,就會明顯好轉了。
我在抑郁癥期間,睡不著是最可怕、也是最躲不掉的痛苦。睡不著時,我就哭、寫日記、看書。不只住院期間每天哭,我出院回家后也天天哭。我完全不出門,也不想見朋友。我常哭,連換個衣服都哭,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連跨出家門都做不到。過后覺得好笑,但當時真不是矯情,而且,我建議抑郁癥患者想哭就哭吧,試著把讓自己哭的東西記下來,讓憂傷具體具象化。
家人的支持是最好的藥
我的幸運不只在于我從事心理學工作,我更大的幸運是擁有家人的愛和支持。我生病后,坦然告訴家人。或許我以前多年的科普,家人對抑郁癥并不茫然不知,也不視為洪水猛獸,他們很平和包容我的行為,無聲地給我支持。
我尤其認為老公為抑郁癥病患的照顧者做了很好的示范。我跟老公認識十幾年,他清楚我什么樣子,他努力帶著我走回原來的路,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很穩定,不會被我的負面情緒干擾,這非常不容易。抑郁癥患者家屬常因心疼不舍,很容易被病人的情緒感染,自己也陷入憂郁狀態。照顧者一起下去就完蛋了,抑郁癥是要長期奮戰的,你要一直陪伴、帶著病人做可以幫助他的事,怎么能垮掉?
比如每天都哭這件事,我老公不會跟我說“你要看開”“你要樂觀”之類抑郁癥患者很討厭聽的話,而是跟我說“出去走走”,或說“我們一起聽聽音樂”。我說我不要,我要繼續哭,他會溫柔堅定重復之前的話,轉移話題。
很多人認為抑郁癥病患無病呻吟,以說教的口吻跟抑郁癥病人說“你想太多了”“你要看開”這一類的話,甚至責備病人“人在福中不知福”“不愿意努力好起來”。我自己走過這一段,知道作息正常、吃好、睡好對抑郁癥者很重要,我老公這一塊做得很好,照顧者首要任務不是開導病患,而是協助病患維持正常作息,尤其是飲食及睡眠。
走過重度憂郁,我現在很容易快樂!生病時不管餓不餓都吃不下,現在能夠重新感受飲食的美味與喜悅,以及晚上能夠好好地睡覺,是多么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