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雪峰

農民進城買房,一般是在縣城買房,因為縣城住房便宜,且與農村家相距不遠。
縣城具有一個家庭所需要的公共基礎服務,卻缺最重要的就業機會。當前中西部縣域經濟發展,重點是通過房地產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來帶動,縣城買房的主要是本地農戶家庭,他們節衣縮食,將外出務工和留村務農的收入都用在縣城買房上。
但因為縣城缺少制造業,第三產業也就缺少可靠的消費人群,縣城就無法為進城買房的農民家庭提供就業與收入機會。因此,農民家庭中的年輕人會選擇外出到沿海地區或大中城市務工,而中老年父母仍然留村務農。縣城買的房子空在那里,僅僅是春節住上幾天。
中國城市化加速,城市房價包括縣城房價進入只漲不跌模式。過去買的房,雖然沒怎么住,房價卻是漲了,因此買房也是一筆恰到好處的投資。在縣城缺少就業機會的情況下,農民是斷不可能輕易放棄農村農業收入的,且農村生活成本要遠低于縣城。
農民家庭在子女教育上對縣城有強烈需要,問題是,一個農民家庭,子女在縣城讀書,家庭支出比較大,他們就越是要通過家庭分離來獲取支撐家庭支出的收入。
在缺少就業機會的情況下,縣城就不可能容納大量人口,農民進城只是為了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務的好處。縣城生活成本高,收入機會少,就不可能是長待之地,農民具備條件就到省市城市買房安居,不具備條件就退回到農村。
缺乏制造業,僅僅靠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來吸引農民進城買房的城市化,顯然是不可持續的。超前且過度投入,留下就是債務。農民雖然在縣城買房了,卻住不下來,縣城因此有很多樓盤無人居住,新區成鬼城。等到一定時候,縣城房地產飽和,基礎設施維護都成問題。很可能的后果是,缺少制造業的中西部縣城現在建設越繁榮,將來命運越令人擔憂。
從農民城市化角度來看,農民在縣城買房只是農民進城的一個階段。或即使農民在縣城買房了,他們也離不開農村這個基地,以及他們還要再經歷一個從縣城到大中城市的再城市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