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
前些時候熱播的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以及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在社會上引發了一波“年齡”爭論的熱潮,新劇《四十剛好》更是借著這股“年齡浪潮”未播先火。在朋友間、家庭里、社會中,關于年齡的話題總能成為中心,在這個加速前進的時代,似乎各種焦慮都隨著年齡增長悄然而至,學習、工作、生活、感情中的焦慮問題越來越多,90后開始奔三,80后開始奔四,“年齡焦慮”赤裸裸擺在每一個人的面前。不可否認,我們逐漸地開始恐懼年齡的增長,抗拒關于年齡的討論,“年齡焦慮”已然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狀態。
“年齡焦慮”指的是因自然年齡增長而感到憂愁、焦慮、恐懼的心理狀態,是現實生活狀態、自然年齡和心理年齡之間產生矛盾的主觀感受。在人們相對固定的社會文化觀念中,一定的年齡階段似乎對應著一套固定的行為模式和精神狀態,心理學上把社會對個體的這種期待叫“社會時鐘”,簡單來講就是到了什么年齡就該做什么事情,比如求學、婚嫁、工作等,“18歲考上好大學了嗎?”“30歲結婚生子了嗎?”“40歲有車有房了嗎?”如果沒有,外界就會有很多聲音不斷提醒,你應該加速做好這些“應該”的事了。“年齡”已經成為伴隨當代人終身的焦慮來源,它對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提出了具體嚴肅的標準和要求,人們被社會時鐘設置的時間線捆綁,在所謂的社會標準的審視和壓力下,在夢想和現實之間來回奔跑,因為“年齡”到了而產生的焦慮越來越多,常常令人陷入迷惘、苦惱而不能自拔。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Commitment?Therapy,簡稱ACT)對于緩解焦慮具有深刻意義,為我們接納年齡、遇見真實從容的自己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接納承諾療法是21世紀初由美國海斯博士等人創立的。它的含義是接納生活中不可避免、無法控制的事實,然后作出承諾并采取行動來幫助我們開創豐富、充實且有意義的生活。ACT療法鼓勵人們識別自己應對焦慮的方式,接納任何負面的情緒體驗,并且去實踐真正符合自己價值導向的事情。用ACT療法處理年齡焦慮情緒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尊重生理規律,接納年齡帶來的真實變化;另一方面,要堅決拒絕心理成見,選擇并踐行自己真正的生命價值。
人生大部分的痛苦都源于對抗,而對抗往往帶來焦慮體驗,在ACT中,第一步就是放棄對抗,選擇接納。接納是對此時此刻體驗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容納,即為焦慮的感受和情緒讓出空間,允許它存在,不去抗拒和逃避它們,不帶批判地將其作為客體去觀察,接納年齡焦慮,學會與之共存。所以,試著接納年齡帶來的身體變化、焦慮情緒和恐懼體驗,也接納外界的提醒和挑剔,只有接納年齡的變化,我們才能去擁抱它。
面對回不去的過去和終會到的未來,最好的年齡正是當下,當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當下發生的事情,就會開始發現每一個年齡段都有它獨特的美麗,生命中出現的每一件事都是讓我們學習怎樣使人生變得更好的機會,每份情緒都有其價值和意義。當我們能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年齡”時,才可以戰勝年齡焦慮,繼續向前走,去過有意義的生活。
對于大部分有年齡焦慮的人而言,他們總是待在由社會時鐘設定的“年齡框架”和“社會標準”中,一邊忙著自我焦慮一邊尋找社會認同,反而忘記了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自己有權選擇以何種視角來看待自身的年齡并賦予其價值。其實,束縛住自己的不是年齡,而是越來越泛化的焦慮,因此,我們要想不被“年齡焦慮”拖累,就需要密切專注于當下,找到自己內在的價值,做出承諾和選擇。
ACT療法強調在這一階段,首先要澄清“當下年齡”的價值。ACT中的價值并不是為了逃避暫時的焦慮而設立的目標,而是基于自身長遠發展方面找出自己最關注或最有意義的事情,從而使個體獲得長期積極主動的生命力。試著問問你自己:“我現在可以做些什么來幫助提高我長遠的生活?我真正想要什么?我想要成為哪種人?”其次,在價值的指導下做出承諾和選擇,直面年齡焦慮并規劃未來發展,更好地應對年齡帶來的變化,重塑積極適應的行為模式,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標準里去尋找認同。
想得多、做得少向來是產生焦慮情緒的根源。在ACT療法中,單純的認知方面的調整并不能直接帶來行為上的改變,年齡從來不是真正的問題,只是焦慮情緒的出口,一旦我們明確了年齡的真正價值所在,接下來就要積極主動采取行動。采取行動處理了困擾,情緒便消失了,處理了情緒,能力就顯現了。
因此,ACT更強調立足于此時此刻,在實際情境中通過主動作為尋求更靈活有效的應對“年齡焦慮”的方式。行動需要設置具體可實現的目標,而且目標不是為了暫時逃避焦慮或者取悅他人,而是與我們承諾并選擇的價值方向保持一致,此外,要根據生活狀態適時評估,并根據反饋情況不斷進行調整,一步一步地實踐更加靈活的行為模式,在接納與改變之間實現平衡,讓生活變得豐富而有意義。

著名心理學家埃瑞克森曾經從畢生發展的角度說過:“每一個人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生命計劃,而非被簡單粗暴地被定義”。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時間表”,每個年齡段的境遇帶來的都是內心的豐盈與充實,而不是焦慮和傷害。我們要做的就是拋開社會刻板印象帶來的年齡焦慮和對年齡增長的污名化,接納當下最好年齡的自己,感受成長帶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