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生
人的世界觀是通過活動體驗,在一系列的情感與意志交織中不斷升華的,包含理想與現實、理性與情感、成功與失敗、幸福與痛苦、興奮與沮喪等過程。這對于人格的發展、個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體育與健康課程包括運動認知成分,不論是掌握體育概念的認知過程,還是掌握運動技能的身體實踐過程,都離不開認知。但是,體育健康課程又不僅僅指認活動,還包括進行運動性認知的過程中涉及的發展人的情感、情緒、態度、價值等內容,尤其在人的意志力的培養方面,體育與健康課程具有其他課程無法取代的作用。因此,體育健康課程是情感性課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體育也是一門藝術,也追求與美的和諧,它強調把教學資源、學生心理、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內容、師生關系、學生之間關系有機地統一起來,使體育教學成為師生和諧共創情理交融的雙邊活動。體育教學藝術價值與其他藝術又不一樣,它對社會投入的回報是多方面和長效的。
所謂“美育”,就是在正確的審美觀的指導下,以美為教,以美育人。美育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對促進學生去昂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培養社會主義思想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
美的本質是和諧,在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幽默的語言、鮮明的對比、栩栩如生的比喻、引人入勝的故事描述、恰如其分的笑話、惟妙惟肖的表演以及創設角色的游戲、比賽等手段,使學生心境愉快、樂學、好學,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
比如:在每一個教學單元安排一節多媒體課,一是欣賞,二是學習體育基礎知識。讓學生觀看中外優秀體育明星在比賽中表現出來的高超技藝,體驗和感受各種體育美,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力、判斷力、評價能力和創造力。
體育教學藝術的美,它表現在教師對學生心理活動的激發、誘導、感染和對教學形式、方法運用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使教學成為師生共創和諧的美,情感交流的雙邊活動。以教師的審美、尚美,培育學生知美、塑美,以師德育生德,用語言的美、形式的美、姿態美、行為美,培養學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展示美、傳播美和創造美。
比如:在一節課的準備部分情景導入,通過“貓捉老鼠”、“石頭、剪子、布”游戲,一方面既有手腳的配合,又通過自由組合練習體現團隊意識,學生在一種愉快的心境下進行游戲,達到運動準備活動的目的,為后面的教學內容做好準備就是一種心境美。
美育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包括增強審美的感受力,培養文明良好的道德情操,傳承民族文化的審美品格,提升文化自信的心理認同。美育是以美育人的教育過程。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核心是啟迪心靈,塑造人格,在審美的自我行動中實現自我發現、改進、完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我們懷柔就有著非常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底蘊,滿族文化底蘊極其深厚,特別是滿族體育運動項目多達十幾種,為學校體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充分發揮學校教學的優勢,傳承和發揚滿族傳統文化和體育技能,提升學生對滿族文化的尊重與了解,弘揚滿族體育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體育美德,使學校體育特色更加突出。通過調查、研究、總結、整理滿族傳統體育活動項目,選擇出與學校體育聯系密切的項目并將其引入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性進行了嘗試。從而促進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術的掌握,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協調發展。
比如:懷柔區大部分為漢族、滿族,湯河口鎮、長哨營滿族鄉和喇叭溝門滿族鄉是北京市特有的滿族鄉鎮,這三個鄉鎮的滿族人口也占很大的比例。滿族特色項目有霸王鞭、楊木竿舞,二魁摔跤、珍珠球、賽威呼、角球、推鐵撞拐、角球、插雞尾翎、押加 抽冰尜、打雪仗、天下太平、拍手歌、翻繩、掰腕子、射箭、冰嬉、溜冰車、登高賽跑、拔河、踢毽子、打水仗、動物棋、解九連環、踢口袋、打口袋、打彈弓、拉大鋸、爬犁、跑冰、打滑子、老鷂子捉小雞、騎射、點五官高蹺、蹴球、狩獵、夾包、爭帥旗等等。
美育是以美育人的教育過程。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核心是啟迪心靈,塑造人格,在審美的自我行動中實現自我發現、改進、完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比如:為了發展學生的體能,促進肌肉的勻稱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姿態,提高學生身體的靈敏性、協調性、柔韌性及動作的韻律感。我們利用影像資料和圖片相結合等手段啟發學生對美的追求,在學練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動作的表現力及對美的鑒賞能力;提高學生在集體練習中統一動作的興趣,增強集體意識,學會同學之間相互尊重增進友誼。
在體育與健康教材內容與滿族體育活動項目整合使教學目標順利達成的同時,激發和培養了學生們運動興趣與參與意識,從而增強了學生體質。實踐證明,《夾包》、《推鐵環》項目融入體育課堂教學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得到了學校領導及老師們的支持,促進了學生體質。
滿族體育運動項目具有趣味性、競爭性為了使體育教學真正的發揮其育心、育體、育人、育美,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的宗旨,我們將一些滿族體育項目進行了加工創造,以體育游戲的方式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如:跳遠項目的教學中融入夾包練習內容設計了“夾遠”、“攔截”等游戲項目,既鍛煉了學生的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又提高了學生的體育學習和鍛煉的主動性、積極性。在籃球教學中,借鑒籃球與珍珠球相似的技術與方法,如定球,躲閃、掩護、傳、接、配合等。使學生在愉悅的體育練習中掌握了籃球的知識,習得了籃球的技能。健身性、文化性等特點,與學生生活、體育學習緊密相關,展現體育的競技美。滿族體育活動項目經過簡化規則和技、戰術,并在原有的形勢的基礎上加以合理化改造,極大地激發了學生體育學習、鍛煉積極性和自我魅力的展現,體現出學生的行為美。
美育,不僅是了解美、欣賞美的重要途徑,更是對心靈的影響和塑造,是審美體驗的內化與積淀,從而喚起對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