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夢婷
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基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閱讀的培養對學生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教學中不可忽略的關鍵環節。一方面讓學生通過閱讀積累相關知識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培養思維認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現代社會,各種干擾因素,造成學生的普遍閱讀下降,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利用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一、科學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策略是以分組的形式進行的。因此,應首先指定分劃小組的方法,確立小組團隊。基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都有很大差異。在進行分組訓煉時,教師應往意確保小組內部的和諧與學習能力的差異。與此同時,還要兼顧小組之間的平均水平的接近,通常,團隊成員的數量保持在3到6人之間。一方面,它確保了小組中的每個人都能充分參與,另一方面,教師也容易管理。此外,教師應制定一系列課堂任務,要求每個小增努力完成課堂任務。將任務中各個細節匹配一定的分值,最后統計總得分.得分最高的小組成為優秀小組的榮譽稱號。借助分值與小組榮譽的激勵,敬發小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從而促進小組內積極合作。自主分析閱讀內容,積極討論文章寫作意圖,加深個人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互助精神,形成合作意識。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較好階段,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正是學習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階段。將閱讀的教學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小組中自由閱讀和探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致的提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閱讀教學,注重發揮團隊合作的作用,使得學生的閱讀更加的細致和完善,讓學生能通過自已的分析和思考解決閱讀難題。例如,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小組內的學生們針對文章提出一些問題,然后自主進行思考和分析:讓學生的閱讀思維得到訓練。因此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教學課堂”,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對課文進行教學,給小組的學生安排各自的任務,一部分學生負責教學資料的準備,一部分學生進行課堂講解以及一部分學生負責教學記錄。通過這樣的學習形式,可以促進學生對閱讀教學內容的研究,讓學生對備課時的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和分析,這樣既讓學生參與了課堂,又促進學生自主進行閱讀學習,促進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教師指導強化
把小組合作學習引人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并不是說要完全拋棄獨立學習的方法,而是要把兩者結合起來,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意見。對于沒解決的問題,或者是在對問題解決方法有不同看法的可以進行討論,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教老師。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做好對學生的細心觀察,關注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情緒變化,同時確保自己不能過多地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但是在學生合作閱讀探討迷惑的時候,教師必須進行有效的指導。解答學生的困惑,讓學生正常討論下去,教師指導并不是教師主宰,而是教師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互動交流,對學生在討論中提到的觀點認真傾聽,明確學生課文學習的爭論點,對學習積極學生進行啟發激勵,對基礎弱的學生、內向的學生進行慢慢的引導。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要積極鼓勵小學生在閱讀的快樂中,拓展學生的理解思維,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糾正小學生閱讀中的問題,樹立正確的閱讀模式。
四、課外合作延伸
設計課外閱讀活動,將合作學習延伸到課外可以打破課堂的局限,在人類精神文明的歷史中暢游,見識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全新提升學生感知,理解,鑒賞的閱讀能力,構建具有積極意義的深層次閱讀思維。教師可以幫助小組學生確定閱讀內容,鼓勵學生自主閱讀,進行自由的情感釋放,進而發現問題,大膽質疑,之后進行合作討論。從學生各自獨特角度思考問題,活躍氣氛,激活思維,既是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教學,也是培養創造力的搖籃。教師也可以定期組織小組課外讀書會,學生可以將自己近期閱讀的好書推薦給大家、分享自己的營各心得,朗讀自己喜歡的文學片段,甚至可以提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大家一起分享經驗,切實作為閱讀主體感受閱讀的快樂。學生們在書香中靈魂碰撞,探討閱讀的科學方法,把握文字運用的精巧,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助力全面長遠的發展。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應用到小學閱讀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水平,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優化學習情感,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課堂中,采用合作教學的教學方法,也可以更為高效更迅速地完成新課標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任務,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