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然
良好的班級建立離不開有效的班級管理,而班級管理,班長是關鍵。幼兒園班長全面負責班級各項事務,如教育教學、各類計劃的制訂、環境創設、安全、衛生消毒、家長工作、開展各類主題活動等。如果班長沒有管理的意識和能力,班級管理工作勢必出問題,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也將受阻。
一、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班級管理中,班長遇到的問題會隨著所在班級幼兒年齡段的不同、搭班教師的不同、幼兒家長配合度的不同、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和人生閱歷的不同等因素發生改變,但歸納起來,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對人的管理出現問題,從而影響了發展。筆者歸納了以下幾點問題:
(一)班級教師之間的不和諧
幼兒教師的職業選擇和社會對幼教行業的偏見,決定了女性在幼兒園的主導權。幼兒園里穿梭的身影,除了幼兒,大部分是女性老師。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幼兒園里女同志多了,歡聲笑語多,樂趣也多,伴隨的矛盾也逐漸增多。
(二)教師不愿或不敢管幼兒
看到某些幼兒有行為問題,教師批評教育幾句,第二天孩子就哭鬧不愿來幼兒園。
看到孩子的反抗、家長的沉默,教師心里會立刻產生不安,懷疑自己對孩子的言行是否存在過錯,開始閃電般在大腦里過一遍自己頭一天和孩子之間發生的所有事情,在完全排除自己沒有過錯后,心才算落地。
也有教師存在這樣一些心理:下班回家就怕手機響,尤其看到是家長打來的電話,心里就犯怵,思維定式地認為家長打來的電話準沒好事。如此之類的不良情緒和復雜心理嚴重影響著幼兒教師的身心健康,導致部分教師出現對幼兒管理上的解息:多事不如少一事,只要孩子安全就好。
二、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
(一)針對教師之間的不和諧,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
1.崗位職責不明確引發的不和諧
之所以發生保育教師和主、副班教師存在矛盾;主班教師和副班教師之間存在矛盾,究其原因還在于教師對各自崗位職責不明確,不能清晰地認識到哪些事是自己分內的事。要理解崗位的不同,工作內容也不盡相同,但是大家是一個集體,都在為班級的發展貢獻各自的力量,所以一定要團結,要有“分工不分家”的大局意識。
2.教師之間溝通交流少引發的不和諧
班長除了做好教育教學,抓好常規,還要考慮許多其他的事情,如主題活動策劃、安排周/月計劃、環創、催繳托兒費、關注生病帶藥幼兒和班級出動率、安全工作、家長工作等,對班級各項事宜整體操心多、思考多。副班教師因為沒有主班教師的深切感受,不能站在主班教師的崗位上考慮問題,所以出現上班到崗、下班離崗,一切聽從主班安排,很少主動過問班級其他事情的現象。主動意識和能動性不能很好地發揮。因此,主班教師要多和副班教師溝通,讓副班教師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或者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協助和配合主班教師工作。
(二)對幼兒管理出現的問題
1.社會外界對幼教工作者的態度
虐童事件的頻發,悲劇的產生,引發社會各界對幼教行業的高度關注,導致幼兒教師顧慮重重,出現想管孩子但不敢管的局面。但凡教師聲音大一些,態度嚴一些,敏感的幼兒就哭同不愿來園。如果家長不能很好地引導幼兒,一味縱容孩子不良情緒的滋生,又對教師產生懷疑和不信任感,一不小心教師也會被家長扣上體罰或變相體罰孩子的“帽子”。
2.家長的引導
家長的引導對孩子的影響作用非常大。積極正面的引導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處事態度,讓孩子學會包容和理解。相反,消極負面的引導則會加重幼兒的負面情緒,讓幼兒更加自私、悲觀、軟弱。家長要能正確引導孩子,理解教師對待孩子的態度是“嚴愛有方”,體會教師內心的愛。家長要明白不能一味縱容孩子,該嚴則嚴,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區分對錯。相信如果在這樣的氛圍渲染下,教師一定會更加愿意付出真心對待家長和孩子,也更加努力地投入對幼兒的管理工作中。
三、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針對教師間的不和諧,教師管理幼兒出現的諸多問題,筆者提出以下解決對策。
(一)明確崗位職責,用規章制度約來教師行為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園也一樣,對教師有嚴格的教師行為規范和崗位職責約束。教師一定要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責,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要崗位段該做什么事情。理解每個時刻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盡管分工不同,但是一個集體有共同的目標,所以要有大局意識。另外,教師要學會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趕走負面情緒,用積極的心態迎接工作
(二)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班務會議,及時溝通
教師之間的不和諧、配合不默契,大部分原因是教師間的溝通出現了障礙,教師之間沒有將自己所想所思恰當地表達給對方,所以對方接收不到“信號”。因此,班長在做班級管理工作時,要及時召開班務會議,傳達園務會議精神和近期工作安排,使班內教師能目標一致地投入工作。并且通過班務會議的召開,教師之間坦誠、民主相待,反思班級工作不足,溝通各自感受,排解不良情緒,更透明、更熱心地為班級發展做貢獻。
(三)加強教師自身專業素養,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分
相信每位幼教同行都有深切體會:干幼教不容易,要有口才、文采和能力,還要有唱、跳、彈、畫等基本技能,更要會巧妙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和家長之間的關系。但是社會外界對幼兒教師還存有許多偏見,誤認為幼兒教師普通學歷不高,素質一般,除了哄孩子玩還是哄孩子玩。所以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專業素養,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認同度。除此,相關部門也要適當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
(四)用真誠對待家長,用專業引領家長
教師要用真誠打動家長,用專業引領家長。教師要和家長真誠相待,主動溝通幼兒在園進餐、喝水、午睡、聽講等情況,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孩子的關注與關愛。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各種社會體驗活動等向家長展示幼兒的點滴進步和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給出家長專業的解答和建議,引領家長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學習專業的育兒知識,增進家園共育。
總之,班級管理出現的諸多問題,需要各位主班教師的經驗積累和不斷反思,相信許多幼教工作者正和筆者一樣,都走在探索、成長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