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秋花
摘要: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為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根本任務。2001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作出了明確的表述:“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學生的全面能力,實施素質教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7]
關鍵詞:素質教育 ?全體性 ?全面性 ?創新教育 ?教育機制
一、農村小學素質教育現狀分析
應試教育在大部分老師和家長的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他們評價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分數的高低。許多學校還存在著片面追求升學率,課業負擔過重,只重視智育,而忽視其他教育;仍然認為素質教育不好具體操作,工作仍停留在喊口號、走過場、擺形式;農村中小學可以說是教育的最低層,容易被忽視。總之,農村小學素質教育現狀堪憂。
二、如何實現農村小學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
(一)明確素質教育的基本含義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新世紀初,世界范圍內的科技競爭、經濟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素質的高低,教育在綜合國力形成中處于基礎地位,承擔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江澤民說:“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素質教育是一種著眼于發展、著力于打基礎的教育,其根本任務是為每一個學生今后的發展和成長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1]
(二)轉變觀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提高校長的思想認識。李嵐清副總理說得好:“一個好校長帶一批好教師,就能辦出一所好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校長處于管理系統的核心、主導、決策地位。校長的教育質量觀和價值觀,直接影響教育工作和教師行為。所以,校長要建立適合素質教育的校園環境和氛圍,帶動廣大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創造出素質教育的好經驗、好成果;[5] 2、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有的老師認為,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就是放松課堂教學,增加活動課,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2]課堂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但課堂教學始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廣大教師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使每個環節都有具體的標準。特別是要適用于本地方、本校、本班級的教學;還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徹底改變束縛學生創新精神的教育模式[5]
(三)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農村小學,教育偏向于尖子生,忽視后進生。作為教師,對學生應該一視同仁,。素質教育不允許對兒童按照某種標準進行篩選。“全體性”是素質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堅持素質教育的“全體性”主要在于:第一,保證使接受教育成為每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第二,保證使整個民族的文化素養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絕新文盲的產生。小學教育應為提高全體人民的基本素質服務。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未來的合格公民奠定素養基礎。[4]
(四)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智、體、美、勞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例如:農村小學要確保學生體育課程和課外活動時間,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精神和堅強毅力。要充分利用當地文化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美育活動。全面教育決不限于德、智、體、美幾個方面,還有勞動與社會實踐。農村學校要從實際出發,加強和改進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使其接觸自然、了解社會,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總之,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8]
(五)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發展日益轉向創新驅動。只有高度重視和發展創新教育,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4]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是各種教育綜合影響的結果;智育對創造力的影響是表現出一定的創造力水平。美育所進行的審美教育,有可能遷移到發明創造過程中。體育對創造力培養不僅提供了生理基礎,而且對學生個性心理品質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思想品德、知識、智能、等要各素構成的動態系統,各方面相互影響,彼此促進。[6]
(六)構建有效導向機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保障機制是指為素質教育提供必備的條件。首先,要保證學校經費和設施達到規定標準,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9]。學校應具備基本的教學儀器、圖書資料等。其次,要盡快有效地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差、水平差、質量差的問題。否則條件好的學校人滿為患,而薄弱學校則難以為繼,不利于維護公民教育和學習權利的平等,更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3]
三、實現素質教育的意義
素質教育決定著國家的未來。興國必先興學,強國必先強教。當前我們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差距,說到底是人的素質的差距。只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造一流人才,才能促進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總之,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任重道遠,需要廣大教師不懈的努力,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改革奮進,爭取早日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 程進.《中文信息》.2014年7期.
[2]素質教育的本質.中小學教育網.2010-09-14
[3] 素質教育的機制.中小學教育網.2010-09-14
[4] 素質教育的特點.國家素質教育網.2011-10-11
[5] 提高教師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關鍵. 何愛園.中華創新教育論壇2007
[6] 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中國文明網.1970-01-01
[7]素質教育的提出與推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引用日期2016-07-23.]
[8]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教育部 [引用日期2016-07-06.]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