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霞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基礎。家庭作為幼兒教育過程中的特殊力量,更是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綱要》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重要職責。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幼兒園家園共育卻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缺乏溝通,二是教師不能以尊重的態度對待祖輩家長與自己觀念上存在的差異。
家園共育成功與否,取決于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教師的態度和行為是家園合作成功的關鍵。教師態度認真負責,工作細致到位,對家長態度可親,對家園共育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
實現有效家園共育我園是這樣做的:
一、教師培訓,做好家園共育理論知識的準備
溝通能力是幼兒教師的一項基本功,與家長溝通并不是簡單地向家長匯報或者回答家長的問題。它的全部秘密在于德魯克所說:“一個人必須知道該說什么,一個人必須知道什么時候說,一個人必須知道對誰說,一個人必須知道怎么說。”所以為了使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更順暢,更有效,我園在每學年開學初都會組織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主要通過案例,學習與家長溝通的心理效應,與不同類型家長溝通的側重點,與不同性格、不同職業的家長溝通的注意事項,遇到不同教養誤區的家長溝通的方法,與不同年齡班的家長如何溝通,與有特殊需求的家長如何溝通,與難以溝通的家長如何溝通等。教師通過學習,在理論知識上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在實際工作中會更從容的應對。
二、多種渠道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內容
為了更有效的實現家園共育,我園會通過多種形式,讓家長全面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包括:
(一)召開新學期家長會
每學期初,我園都會安排各班召開家長會,教師會將前一學期班內及幼兒的各項工作進行反饋,同時向家長介紹本學期的教育內容,目標,重難點等。這樣有利于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工作安排,也能更有目的的關注幼兒的成長,配合教師的教育。新小班的家長會,我園會從園所的角度召開。園長,保教部門,保健部門等會將園所的各個方面工作要求標準告知家長,幫助家長正確面對分離焦慮及幼兒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
(二)充分利用家園聯系櫥窗和微信群,向家長公布班級月計劃,周安排
使家長明確班級的工作內容和重點,做好配合工作如大班在開展主題活動“神奇的工具”之前,會提醒家長配合幼兒準備好家中能找到的各種工具帶到幼兒園,如廚房工具,維修工具等。春天到來時,教師會提醒家長帶領幼兒進行種植活動,并留下影像資料等。
(三)充分利用園外櫥窗,樓道走廊,教室主題墻,園所公眾號等空間
將幼兒的學習生活情況和各種藝術作品展示給家長同時向家長推送科學育兒知識,幫助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豐富育兒經驗。
(四)多種主題活動邀請家長參與,使家長成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包括
1.家長開放日活動。我園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有計劃的開展不同內容的家長開放活動。針對新入園小班幼兒的分離焦慮,會進行半日親子活動,目的在于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園所環境,班級環境,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及要求,及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中大班會分別開放用餐,集體教育活動,戶外活動等環節,讓家長通過觀摩,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學習、運動等方面的情況。
2.親子運動會。每學期我園都會組織一次親子運動會。通過有趣的親子運動
游戲,除了向家長展示幼兒各項運動能力和技巧,更主要的是促進家長與幼兒,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更默契的開展家園共育工作。
3.慶六一親子游藝活動,慶新年親子游藝活動。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和元旦,我園都會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和孩子一起通過共同進行游藝活動,歡度六一,慶祝新年。
4.家訪活動。新小班入園前,我園會組織帶班教師對全班幼兒進行家訪活動。教師會事先與家長取得聯系,針對家訪提綱,與家長幼兒見面交流。目的是了解幼兒的家庭教育情況,同時讓幼兒對本班逐漸熟識,減輕分離焦慮的困擾。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教師沒有親自到幼兒家中,但教師采用了開通直播間,為家長幼兒拍攝園所視頻的方式,讓家長幼兒了解幼兒園的環境,認識所任教的老師。
5.爐邊時光,雙師課堂。我園特色課程為社會領域的品格教育。平臺為家長提供了家園共育內容,包括育兒指導,活動任務設計,可以親子閱讀的繪本。并分月提供在家庭中與幼兒共同完成的任務清單。教師會根據班級情況,組織家長線上召開家長會,明確階段幼兒教育任務,家園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幼兒各方面成長。
6.家長講座請進來。園所會有針對性的請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講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7.一封信的溫暖。我園會在寒暑假和節假日來臨之際,做好“給家長的一封信”宣傳工作。除了提示假期的起止時間,還會在食品安全,出行安全,規律作息時間等方面進行宣傳。
8.重視家長滿意度的調查。每學期末,我園會對全園幼兒家長進行家長滿意度調查工作。家長通過掃調查二維碼,進入平臺,針對班級教師的工作,食堂工作,財務工作等項目進行匿名評價。園所會虛心接受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將所有信息進行匯總,并逐條反饋,給予答復,確保家長能聽到回聲,并努力解決家長提出的問題。
9.日常溝通。教師會利用早晚接送時間,幼兒成長記錄冊,班級微信群,電話等形式,及時將幼兒在園的情況反饋給家長。如:新小班吃飯,睡覺等生活情況,中大班各環節學習活動情況。讓家長通過看到幼兒的狀況,感受到幼兒的進步和成長。
總之,家園共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幼兒受益,但反過來利用幼兒影響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只要老師平時的家長工作細致一點,深入一點,專業一點,就一定能使家園共育產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