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宵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襲來,對全體中國人民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這也預示著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樣的情況下,幼兒園教師更應該秉承著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充分利用網絡工具,與家長溝通、合作,使家園有效互動,促進幼兒的和諧、健康發展。孩子的發展如一輛車,幼兒園和家庭就是這輛車的兩個車輪,兩者必須相互協調車才能前進,孩子的發展是家庭和幼兒園共同的重任。
關鍵詞:家園共育 新冠疫情 家庭 幼兒
作為兒童社會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兒童社會化的進程,而父母在這發展過程中的角色尤為重要。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斷了幼兒返園的歸程。期間教育部下發了中小學開展“停課不停學”的通知,隨即又提出嚴禁幼兒園開展網上教學活動的要求。為此,我園從幼兒出發,從家庭生活實際出發,立足當前居家隔離的抗疫形勢,遵循幼教規律,積極探索積極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利用網絡互動開展家庭教育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嘗試構建教師、幼兒、家庭三者之間互動協同的教育機制。
一、把握教育方向 建立合作關系
積極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對于兒童的社會化進程百利而無一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可以規范兒童社會化生活的基本行為;第二,可以培養兒童積極主動融入社會的習慣;第三,可以幫助兒童建立友善和諧的關系群體圈;第四,可以引導兒童建立正確的角色意識。當突然不能面對孩子開展教育活動時,老師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教育活動如何開展?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些什么?如何不觸碰網上教學的紅線又能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如何看待家長在家園共育中起到的作用……為此教師的在線研討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研討,大家逐步明確了線上教學活動的方向和內容:
1.豐富幼兒假期一日生活,“停課不停玩”。
2.積極開展適合居家的各類游戲活動,只要有助于幼兒成長進步的內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
3.合理安排游戲時間,鼓勵、引導親子參加活動,不做硬性規定和強制要求,不給幼兒和家長增加負擔;
4.活動的開展要積極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便于家長指導。
因為教師看不到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也不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只有教師與家長建立起合作關系,才能使幼兒教育具有針對性和一貫性,才有利于孩子在健康輕松的環境下成長。從幼兒成長發展的角度看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合作關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廣泛征求意見 挖掘教育資源
家長,對于我們幼兒園教師來說是一個特殊而且龐大的群體。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發展最主要的兩大環境,家長和教師分別是這兩大環境中的施教者。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與家長本來就應該是一種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因此,首先應該向家長發出線上互動活動倡議,廣泛征求家長意見,將一日大時間段活動計劃推薦給家長,由家長根據家庭和幼兒情況自主選擇調整。接下來,老師們廣泛搜集整理活動內容,利用微信公眾號或制作美篇的形式定時向家長推送。比如:疫情期間,我們通過制作經典的繪本故事閱讀,指導開展親子小游戲,錄制律動操帶領幼兒一起運動,結合傳統節日進行親子小制作等多種形式,拓展了教育內容,老師們還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不斷創編教育主題,如:《神奇的水》《玩轉紙漿畫》《我身邊的英雄》《紙杯大變身》等,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我們還利用征集家庭志愿者的方式,請孩子和家長一起推薦家庭親子小游戲,充分調動了幼兒和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只有幼兒園與家庭建立密切聯系,經常相互溝通,才能達到配合一致教育幼兒的目的。實踐表明,現在有不少幼兒家長不僅有較高的文化層次和閱歷,而且具有較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此,因此家長和教師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信任、共同提高,這是實現家園共育的基礎。
三、加強溝通交流 轉變家長觀念
疫情期間,教師無法直接面對幼兒,很多的教育活動必須要通過家長以及家庭教育來實施,家長既要照顧幼兒生活,還要關注幼兒學習,所以實際上在疫情期間,我們應注意到家長角色的轉變,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對家長進行指導,充分發揮家長在親子互動活動中的主體價值。
首先教師要從細處入手,取得家長信任,是開展家長工作的關鍵。取得家長對幼兒園、對教師的信任,是做好家長工作重要的一環,只有信任,才能有理解;只有理解,才會有配合。因此,要做好家長工作,要從細處入手。建立家長微信交流群,通過音頻、文字、電話等方式引導家長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知道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不僅僅需要知識的學習,還需要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衛生習慣、安全防護以及自理能力等。孩子是學習的主體,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只是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學會傾聽、鼓勵孩子,為孩子創造更多地自由選擇和自主游戲的機會,多一些耐心與堅持,努力將陪伴孩子的意愿轉化為實際行動。
其次提高家園共育的實效性,為了達到家園同步地配合教育,家園雙方圍繞著孩子的發展經常聯系、相互溝通情況做到家園相結合。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關注,教師哪怕就一兩句話,也會使家長感覺到教師在關注自己的孩子,也會覺得滿意。我們通過線上互動交流,給家長解疑答惑,通過個別關注、具體指導的方式,幫助家長解決問題。
此外,知識來源于生活,疫情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話題,我們可以就疫情設計一些問題,讓幼兒思考。
總之,在疫情背景下要想開展高質量的家園共育工作,就必須實現家長、幼兒、教師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疫情期間家庭教育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里,為了共同的目標,我們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探索線上家園共育新舉措的過程中,不僅更新了家長的育兒觀念,提高了他們科學育兒的知識與技能,更促進了孩子的各種能力的發展。當然,疫情的陰霾終將散去,幼兒園的教育也必將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