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芝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紅軍長征的原因、路線;
2.通過“長征路線圖”、相關文字、數據、圖片資料、長征故事等體會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
3.理解長征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感悟不怕犧牲、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在生活中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紅軍長征及其偉大意義,感悟長征精神。
三、教學內容
本課內容來自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第 9 課《中國有了共產黨》。本課為第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敘述:美國時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人類1000年》一書,公布了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1000年間人類歷史進程中發生的100個重大事件,中國入選了3個,其中之一就是1934年的長征。這場長征,可謂是一場浩浩蕩蕩的人類壯舉!
2.提問:你是否了解長征呢?關于長征,你有什么疑問呢?
3.過渡:許許多多的疑問,可見同學們探究這段歷史的熱情和決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征程,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二)踏上征途
1.長征的背景原因
介紹: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后,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國民黨為了阻止共產黨逐步壯大,一次次“圍剿”革命根據地。然而,第五次反“圍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紅軍與優勢兵力的敵人硬打硬碰,損失慘重,1934年10月,紅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踏上了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
2.長征的路線
觀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視頻,了解長征路線
提問: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視頻,留意長征的起點和終點。
小結:從1934年開始到1936年結束,經歷了整整兩年,工農紅軍從江西瑞金徒步跋涉到甘肅會寧,轉戰了14個省,路線有二萬五千里的距離,最終實現戰略大轉移。
(三)征途漫漫,困難重重
1.呈現《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圖》和相關文字、圖片材料,要求:在地圖上找一找紅軍經過的地區,并結合課件上的補充資料,想一想紅軍當時可能面臨怎樣的困難。
2.從數據看紅軍長征:閱讀課本64頁上文本,完成表格
1.在長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 600 )余次戰斗。
2.跨越近( 100 )條江河。
3.攀越 ( 40 )余座高山險峰。
4.其中海拔( 1000 )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
3.學生交流并發言
4.小結:正如大家所說,漫漫長征路上,紅軍戰士面臨著缺衣少食的艱苦生活,同時還要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作斗爭,不僅如此,國民黨設下重重包圍和封鎖,紅軍時刻與數十倍于己的敵人進行戰斗。長征,是在極端艱苦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場歷經艱險的遠征!(板書: 路途遙遠 環境險惡 敵人圍堵 生活艱苦)
5.過渡:然而,紅軍遇到的困難遠不止這些,在長征初期,紅軍還面臨著極其危急的局面。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后,在錯誤路線下,紅軍和具有優勢兵力的敵人硬打硬拼。短短 2個月,中央紅軍由 8萬多人銳減到 3萬余人。再這樣下去,紅軍將會面臨怎么樣的境地呢?
6.學生交流并發言
7.過渡:就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了一個重要的會議。請同學們閱讀課本63頁文本,并回答以下問題。
8.小結: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它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的黨走上成熟的黨的標志。從此,中國革命就在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走上勝利發展的道路。
(四)感悟長征精神
1.過渡:毛澤東曾在《七律·長征》詩中說:“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征程漫漫,艱險難料,紅軍為何不怕“遠征難”呢?
(1)借助資料,感悟長征精神
(2)閱讀角《回憶偉大征程》
3.小結:長征路上,所有的困難都會被信念踩在腳下!正是源于心中堅定的革命信念,紅軍戰士們才能面對無數艱難險阻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勇往直前,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板書:革命信念 長征精神)
4.呈現“國慶老兵方陣”,全體學生起立敬禮
師:現在,讓我們全體起立,用我們最莊嚴的敬禮向這些革命老前輩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謝!
5.學生分享長征故事
提問:你還了解哪些長征故事?這些故事中哪些地方最打動你?
6.小結;正如毛主席所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 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它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實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 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長征又是播種機。它將革命的種子散播在十幾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
(五)學習長征精神
1.過渡:紅軍長征,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如今,長征已經過去80多年了,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我們的生活和平幸福。當年紅軍戰士們的心愿已經達成了。
2.提問:那么,今天的我們還需要長征,還需要長征精神么?
3.學生交流
4.敘述:80 多年前,紅軍戰士們用堅定的信仰,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走完他們的長征;解放后,也有如鄧稼先,錢學森這樣的老一輩共產黨人,攻堅克難,用自己的才華去踐行長征精神;如今,在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更有如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以及千千萬萬的醫務人員、各行各業的普通人用他們的最美逆行,踐行著他們的長征精神。
5.提問:你會如何在你的生活中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呢?
6.學生交流
7.總結:同學們能夠用長征精神激勵自己戰勝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這就是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的方式!課后,請你也像他們一樣,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打算如何戰勝它,寫在“我的‘長征”卡上,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