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鑫
麗華,是一名24歲的女大學生。自從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她就對病毒感到害怕。一直到今年8月,情況越來越嚴重。大學畢業后,她在家備考公務員期間,覺得哪里都有病菌,也不太愿意出門,買回來的菜一定要消毒,否則就不吃飯。每天都會反復洗手,不停打掃房間,可還是感覺哪里都是臟的,結果把自己弄得很累。她也不讓別人去她房間,只要有人去,她就一定要徹底消毒,要不就感覺不安全、不舒服。麗華一開始還能控制住洗滌的次數,后來越來越失控,明知道沒必要洗滌的,也不得不強迫自己去清潔。結果,沒辦法安心備考公務員,經常學到一半就去洗手。父母想帶她去醫院檢查治療,但是她不愿意去,說醫院那么多人不安全。
入冬以來,隨著氣溫逐漸地下降,境外輸入病例、本土新增病例的不斷出現,加之世界衛生組織有關“新冠肺炎后遺癥或有長期影響”的報告,人們對于新冠病毒的擔憂也隨之凸顯出來。在擔憂的驅使之下,您是否也會出現像麗華那樣反復清潔的行為?當然,適當的清潔和消毒是必要的,但麗華所表現出來的癥狀,已經呈現出強迫癥的典型特點。
強迫癥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其中,強迫思維是指個體感受到反復的、持續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沖動或意向,伴有嚴重的焦慮或痛苦;強迫行為是指個體通過重復行為(例如洗手、排序)或精神活動(例如計數、反復誦讀)來應對強迫思維或根據必須嚴格執行的規則而被迫執行的,以此防止或減少焦慮或痛苦,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件或情況的發生,然而這些行為往往缺乏現實的連接,或者明顯是過度的。麗華就表現出明顯的強迫思維,即覺得哪里都有病菌,自己的房間別人一旦進入,就要徹底消毒,否則就覺得不安全、不舒服。同時,她也表現出明顯的強迫行為,即買回來的菜一定要消毒,或者明知道沒有必要洗滌,卻不得不強迫自己去清潔。
強迫癥的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并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沖動反復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嚴重影響個體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全球疾病調查中發現,15~44歲中青年人已成為強迫癥的高發群體。而麗華正處于發病的高峰期,她一方面強迫自己洗手,另一方面又在控制自己洗手的次數,隨著強迫與反強迫的反復,她難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公務員備考上。
強迫癥的個體通常是由于引起焦慮的原始沖動與減少焦慮或痛苦的應對方式之間的對抗和沖突,從而引發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了避免或減少焦慮,強迫癥個體有時會把部分事實從意識境界中加以隔離,不讓自己意識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痛苦,例如麗華不讓別人進自己的房間,這樣從意識上覺得沒人進房間就不會有病毒,也不用害怕別人把病毒帶進來;有時會試圖取消其不合適的沖動行為,例如麗華努力控制自己洗手的沖動;有時通過采取一種生活方式來面對他們不可接受的欲望或動機,以對抗不可接受的沖動,例如麗華采取在家備考公務員的方式來掩飾自己害怕感染病毒而不出門的行為。
事實上,個體的強迫過程是相當痛苦的。當感受到的威脅加劇時,他們就會把改進措施與特定行動聯系起來。強迫癥個體認為,這種行動給了他們好運,或者可以改變目前的情況。因此,他們在類似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地執行同樣的行動,久而久之,將這一行動作為一種避免恐懼的策略,或減少由偏執思想引起的焦慮的方法。強迫癥的個體往往受困于思想,因為侵擾性的思想在他們的頭腦中反復出現,他們不能阻止思維的循環。他們也傾向于夸大不幸事件可能發生的風險,通過例行公事似地重復某些行為,來防止他們認為的可怕事情的發生。相反,適度的強迫不會被思想所統治,而是能夠在正確認識風險的基礎上,控制自己的沖動行為。
1尋求社會支持。向親朋好友傾述自己的想法和擔憂,獲得理解和認同,以免長期壓抑在心里,使自己反復體驗痛苦。至于新冠病毒,對人類身體的傷害確實很大,會有擔心是正常的,所以不要害怕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可能很多人都會有跟你一樣的擔心。通過傾訴,不僅可以有親朋好友分擔內心的痛苦,而且會發現自己并不孤單。
2接納自己的恐懼心理,分清強迫狀態和強迫癥。面對新冠肺炎,我們很容易因為害怕感染,而做出反復清潔、反復消毒等一些強迫行為。但如果這些行為只是比平常多一些,并沒有影響到你的正常工作和學習,那這可能是疫情帶來的強迫狀態,而不是強迫癥。這個時候就要接納我們內心的恐懼,小心被恐懼控制,產生過度的、不科學的清潔行為,比如每半個小時就需要反復洗手多次,用洗手液反復搓洗,甚至搓紅。如果覺得強迫思維或行為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建議您及時尋求專業的精神衛生或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幫助。
3通過官方渠道獲取信息,了解科學的防疫知識。疫情期間,出現過因為不了解消毒液和水的配置比例而中毒的情況,所以比起不斷地去重復清潔、消毒的行為,更有效的方式是去了解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清潔、消毒??谡质俏覀兡壳笆褂米疃嗟姆酪呶锲罚@就需要了解正確的佩戴方法、更換周期等。
4加強鍛煉,平衡膳食。免疫力是我們接觸最多的關于健康好壞的代名詞,我們知道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免疫力低下導致的。對抗新冠肺炎,免疫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適當的健身運動,科學的飲食調理,幾乎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增強免疫力的方法。注意每天、每餐的營養搭配,能有效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
5正念練習,放松心情。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傾訴內心的恐懼和擔憂,可以嘗試做一些正念練習、放松訓練等,感受身體的舒適狀態,體驗平靜與滿足,走出恐懼和擔憂。
